陳景
[摘要]古往今來,學生成績一直都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準繩。工作中,我們經??吹接械睦蠋煿ぷ髑谇趹蝿谌卧梗虒W成績卻每年落在別人之后;有的教師課上得好,教學水平高,而教學成績卻總是差強人意。
[關鍵詞]成績標準;計算機;課堂實效;職業教育
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規模的擴大,生源的增多,社會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學生的成績,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教師的注意。有人說,教學成績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生源、班風、學風、管理等方面,這些因素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從縱向比較的角度看,一個教師如果在一段時間內不能提高教學成績的話,就是教學的失敗。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呢?本人結合本科教學經驗具體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興趣
黯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人迷,才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弓!發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二、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能力
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我在計算機教學中一般采取這種方法:“預習一聽講一質疑一練習一拓展”。也就是:“讀一聽一說一再讀一寫”。第一步,初讀,將自己不會的記錄下來,做好下一步聽課的準備。第二步,聽明白。第三步,課上發言,說自己的見解,體會看法,質疑交流。第四步,再讀課文,回顧歸納所學。最后寫,動手操作將能力落實到手上。這樣,巧設計、善挖掘、循序漸進,學生不斷地積累了知識,切實提高了成績。
三、注意教學方法
(一)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中心環節
教學質量的好壞,很大一部分取決于課堂管理。我在講授計算機新課時,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盡量不讓學生邊看課卞邊聽課,做什么事情動作統一。例如:在聽講時,不讓學生看課本,通過老師講解、增加練習等手段來達到教學效果。新課講完后,再讓學生統一打開課本的哪一頁、計算機的哪個信息窗口,這就是老師今天講的新知識。在做練習時也要動作統一,老師巡視全班學生做題情況,通過回收的反饋信息,來證實這節課是否達到了教學目的。如果發現多數學生某一問題比較多,這時,叫學生放下手中所有(這個時候要留給學生一點時間),再次聽老師講解。一節課哪怕是少講幾個問題,少做幾個練習,也要讓學生精力集中,動作統一。
(二)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尊重、理解、信任、愛護每一名學生,注重與學生情感交流和溝通。當學生的行為出現偏差時,要多換位思考,多講道理,講究教育的藝術。同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和學識水平,古人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通過苦練內功來取得學生的佩服和信任,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有關研究表明,凡是師德師能水平高,與學生關系親密的教師,其教學成績一般也較高。
(三)要扎實做好本職工作,提高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常規教學水平
備、教、批、輔、考是教學的基本環節,少了哪一個環節或者哪一個環節工作不細致,提高教學成績就成為一句空話。備不好課就上不好課,課堂效率就低,教學成績的提高就成了無源之水。同樣,作業批改不細致、輔導不到位、考試作弊,則難以準確反饋學生學習的信息,教學則會變得盲目。尤其是課堂教學,必須牢固樹立目標意識、效率意識、學法指導意識、學生參與意識和全員達標意識,不讓學生留下知識的死角,保證讓學生每一節課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四、深刻理解教材
第一,重視問題的提出。當事實與我們已有的認識、經驗和概念發生沖突時,矛盾便會產生。矛盾產生之時也就是問題提出之時,科學教師不僅要善于利用這種矛盾,更要學會挑起這種矛盾。
第二,重視探究活動的設計。教師要做到“一個主題,多個層面”,即從多個層面去研究一個主題,而不要一次性地選擇多個主題。如講《解釋》一課中,教師為每個組提供了一個爛蘋果,讓學生去探究“蘋果為什么會爛”。而實際上,蘋果爛的原因有很多,每一個小組的蘋果爛掉的原因可能都不相同,而有些原因學生是無法考證的,如運輸途中的碰撞等。所以,學生雖然經歷了探究過程,但結果仍然不清楚。如果教師只選擇一個主題,出示一個蘋果,讓學生對這一個蘋果進行了研究,從多個層面對它做出解釋,這個探究活動的效果會好得多。
第三,搜集事實的過程要客觀。新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但現實中教師有時過于遷就學生,有時對于學生活動中出現的錯誤不去評價,甚至還想著辦法為孩子的做法找理由進行表揚。時間長了,孩子們便沒有了正誤之分,認為任何行為都是有理由的。作為科學教師,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學生的活動,要有科學的評價。
第四,注意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問題。學習科學,不在于學多么高深的知識,首先在于學習科學的方法、培養科學的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孩子細致觀察、實事求是、敢于質疑等科學態度。
第五,加強對材料結構的研究??茖W課上材料的選擇,出示材料的時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如講《排序》這一課時,教師選擇了幾位同學,讓各小組自定標準排序,教師準備非常簡單,同學們也覺得非常有趣,教學效果還不錯。教師一定要學會用“最簡單的材料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材料的出示,收放要恰當,不要讓孩子們面前有多余的東西。
第六,一節計算機課并不需要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也許完成的只是探究過程中的一個小環節,只要這一個環節能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服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