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人
[摘要]2014年一年內,五大主流視頻網站累計上線150檔網絡綜藝節目,同比增長200%,這一年被業內人士稱為“網絡綜藝元年”。如今,觀看網絡綜藝節目已經成了大眾娛樂休閑的重要方式。2015年,一檔名為《奇葩說》的語言類節目于愛奇藝平臺上線,該節目的視覺設計風格“蒸汽波風”即刻引發關注,其流行熱度持續至今。實際上,網絡綜藝節目已然成了引導大眾認識設計趨勢和倍養大眾設計感的重要場所。
[關鍵詞]網絡綜藝節目:視覺設計;風格;趨勢
一、何為網絡綜藝節目
網絡綜藝節目,顧名思義,是指僅在網絡平臺上播出的綜藝節目。
網絡綜藝節目的最大特征是自由:制作時長上更自由,播出時間和觀看方式上更自由,節目內容的“尺度”相對電視綜藝節目也更加自由。這三個“更自由”使網絡綜藝節目迅速崛起,熱度趕超了電視綜藝節目,得到了以“90后”為主流群體的網民們的偏愛。
二、觀看網絡綜藝節目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網絡綜藝節目的迅速發展與網絡普及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此網絡非彼網絡,據統計,2014年年底,4G網絡覆蓋了全國超過340個城市,截至2018年7月,工信部公布的報告顯示,我國4G用戶總數達到了11.1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73.5%。2014年至今,4G網絡的資費下調多次。4G網絡的普及意味著更多的移動電話用戶會花更多時間上網,并且更愿意將流量揮灑在視頻觀看上。基于這個前提,觀看網絡綜藝節目成了大眾娛樂休閑的一種生活方式。
三、網絡綜藝節目的視覺設計風格會影響大眾對設計的感知
“設計感”是我們常說到的一個同,那究竟它是什么意思呢?實際上它和審美的意思非常相近,指的是人對設計的感知。一個人的“設計感”越強,通常是指他更能識別優秀設日與粗劣設計之間的區別,并巨會明確表現出對優秀設計的偏愛。
我們總是會在學習世界現代設計史的時候談到德國、日本、斯堪的納維亞,我們會說這些設計水平偏高,尤其是工業設計水平偏高的國家和地區,他們的國民素質當中,“設計感”本身就是優于我國國民的。德國人在1930年就有了包豪斯,意大利人在1953年就把VESPA摩托車植入了《羅馬假日》,日本人1980年就聽上了初代WAKLMAN……經濟越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人們對設日的要求就越高,人們頻繁與優秀設計接觸之后,他們的設計感也就越強。2018年的中國,已經成了全球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我們國民的“設計感,,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強。
隨著網絡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作為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個人,無論主動被動,每天都在受信息影響。
隨著播放量的與日俱增,網絡綜藝節目對大眾有著以下多方面的影響:第一,影響“三觀”(以《明星大偵探》為例,該節目每期都向觀眾傳遞一個正能量觀念,例如拒絕網絡暴力、理性追星等);第二,影響語言表達方式(以《吐槽大會》為例,該節目的slogan就是“吐槽,是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第三,影響審美(以《這就是街舞》為例,該節目讓更多人學會欣賞街舞這種舞蹈形式);第四,影響設計感(以《奇葩說》為例,該節目的視覺設計風格讓更多人認識了蒸汽波風格);第五,影響消費(以《創造101》為例,該節目實現了流量變現);第六,影響興趣愛好(以《野生廚房》為例,該節目讓更多人對烹飪美食產生了興趣)。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冷淞在談到對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的三大趨勢和兩個極端時指出:加19年的網絡綜藝節目,在視覺效果呈現上,將出現電影化、炫酷化、奇觀化趨勢,會追求視效、極致、獵奇。冷淞將視效趨勢放在了三大趨勢第一位,說明現在的網絡綜藝節目的制作方非常重視視效的表達,也就表示,視效做得越好的節目,越容易受關注,看的人越多,點擊量越高。這恰哈證明了,中國網絡綜藝節目的觀眾們的設計感在逐漸變強,視覺設計得拙劣的節目,已經逐漸失去競爭力了。因此,我們更能推斷,網絡綜藝節目的視覺設計風格會影響大眾對設計的感知。
四、當今網絡綜藝節目的代表性視覺設計風格
(一)“蒸汽波”風
“蒸汽波”是2015-2017年的一個在設計界高頻出現的詞匯,它也是一種風格的名稱。
蒸汽Vapor:水汽,水蒸氣;無實質之物,自夸者;幻想。
蒸汽波Vaporwave:好像蒸汽一般,是一種完全架空的,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流行文化。將各種80-90年代入們熟知的視覺系統,用全新、扣破一切規則的方式重新組建起來。看似熟悉而溫暖,卻又很冰冷而陌生。
有人不完全統計過蒸汽中融合的藝術流派與主義:賽博朋克、反烏托邦、低保真、采樣融合爵士、數字音樂、故障藝術、拼貼藝術、未來主義、復古、藝術去質化、復古科技的、超現實主義。
蒸汽波風作為一種視覺風格,它帶給人的感受主要是炫目、迷幻以及各種視覺符號趣味性地拼貼。
說到蒸汽波風,就不得不提到《奇葩說》《飯局的誘惑》這兩檔網絡綜藝節目的視效總監毛婷。毛婷談及自身生長經歷和設計靈感來源時,多次強調,她最迷戀的是研究色彩并逐漸形成經驗的過程。我們通過《奇葩說》等節目的最終呈現效果也能感受到,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大膽的配色。而蒸汽波風與毛婷最契合的也是色彩表達方面,2010年蒸汽波風在音樂領域率先形成氣候,然后才輻射到設計領域。毛婷非常聰明地選擇了這個用色炫目大膽的風格,作為《奇葩說》等節目的整體視覺風格,使這檔節目無論從節目創意上還是從視覺傳達上都成了當年流行的代表。
(二)街頭風
2018年有三檔綜藝節目與街頭文化關系緊密,它們分別是《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和《中國新說唱》。相比較之下,同樣都具有街頭文化的精神內核,單從整體視覺效果上來說,《這就是街舞》做得最極致,而《中國新說唱》顯得商業味太足而街頭感不夠。
兩檔街舞選秀類網絡綜藝節目的LOGO設計都強調粗獷的力量感,但《這就是街舞》的字體設計更加張狂,把筆觸細節處理得像涂鴉,既暗示了街舞舞者的態度,又把街頭感傳達了出來;而《熱血街舞團》的字體設計采用中國風手書體,稍顯水土不服。從節目LOGO的配色和節目整體包裝上來說,《這就是街舞》的主色調是藍紫漸變,這種炫目的配色實際上非常中性,能同時兼顧吸引男性觀眾和女性觀眾的審美需求;而《熱血街舞團》的配色選了血紅色和黑色,把重心落在了熱血上,把節目整個氛圍做得有些壓抑和沉重。
這幾檔網絡綜藝節目播出之后,很多年輕觀眾的穿衣風格變得街頭了,雖然唱歌跳舞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練習才能掌握其技巧,觀眾縱使有一顆成為舞者或歌手的心,也不一定能堅持得下來,但是改變穿衣風格是一件特別容易辦到的事。所以我們談網絡綜藝節目的視覺設計風格是可以影響大眾對設計的認知的,這也是一種體現,它拓寬了大眾對各種亞文化的認知,也讓年輕人的時尚品位變得更多元化了。
(三)3D效果風
3D效果風是技術進步的必然產物,它首先是為了凸顯質感,其次是為了豐富觀眾的視覺感受。這個風格幾乎出現在了所有的網絡綜藝節目當中,從節目LOGO字體設計到節目整體包裝中的一些小細節,這些3D效果除了能有效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外,還能讓觀眾產生節目制作組重視細節、用心的觀感。
(四)插畫風
插畫風是目前比較少見的網絡綜藝節目的視覺風格,但每每出現總讓人覺得清新、別致。《明星大偵探》在節目包裝中運用了大量插畫,輔助解釋其節目內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游戲進程,由于該節目每一期都賦予嘉賓不同的外形特征和職業,所以每一期都需要新創作對應的插圖,工作量巨大,對節目制作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我看來,插畫風的低飽和度配色、筆觸細節的保留以及某種不夠精致的草率感剛好與3D風、擬真質感風形成了對比,而如今后兩者被大量采用,逐漸造成了觀眾的審美疲勞,所以每當插畫風出現的時候,反而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種設計風格被使用得較少,絕不是什么壞事,也不代表它應該被淘汰,我們應該用包容的態度,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設計風格,學習它,看到它使用于不同場景時的優勢與劣勢。我們也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即使是在娛樂放松的時候。
參考文獻
[1]周建青.新媒體視聽節目制作[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張智華.中國網絡電影、電視劇、網絡節目初探[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