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萍
【摘 要】 語文是傳承我國文化的基礎教學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延伸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實施,教師開始引導學生占據學習的主導地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表演性朗讀的運用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小學生對課文的感知度,明確文章內容,體會中心思想。那么本文就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為主要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以自身淺見提出幾點實施意見。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表演性朗讀? 策略
表演性朗讀就是將戲劇表演形式融入到語文朗讀中,通過手部動作和朗讀情感的融入,深度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情緒和文章所表達的意境。現如今,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意識極為淡薄,這也致使了其語文綜合素質水平不高,長久以往,語文成績下滑是必然趨勢。將表演性朗讀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將文章中深沉的文思意蘊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不斷體會文章的意境,從語文學習中體會樂趣,方便教師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一、注重語文朗讀讀物的選材
讀物的選擇是表演性朗讀的重中之重,富有激情或者具有濃厚文學意蘊的讀物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趣味性,使學生在朗讀中更容易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加深學生對文章意境的體會,從而提升學生對語文朗讀的積極性。
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中《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就極具代表性,通過描寫革命先烈面對侵略戰爭的無所畏懼,在彈盡糧絕的困境下,利用石塊反擊的寧死不屈,體現了抗日戰爭的艱苦卓絕。文章中多次描寫了革命英雄們的路線選擇,如何一步步的進入絕境,如何以命抗爭的心理動向,尤其是班長馬寶玉的最后一聲:“同事們,我們的任務完成了”那一句話,彰顯了我中華兒女無所畏懼的錚錚鐵骨。“頭可斷,血可流,身可死,革命精神永不凋零。”就像最后五位革命英雄在毅然決然的投崖中吶喊的聲音:“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一樣,萬古流傳,流芳百世。
所以,題材的選擇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更能讓學生們了解我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所付出的努力和血淚,了解我中華民族為了驅趕入侵者付出的代價,更能讓學生體會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要讓當代小學生明確,唯有國強進取,才是復興我中華的唯一途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是身為中國人,歷史賦予我們的光輝使命。
二、表演性朗讀情境設計
表演性朗讀的情境設計也是極為重要的,在課程中合理的情境設計,才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教師在應用表演性朗讀的過程中,要結合課本內容,進行朗讀場景的設計,高度還原故事的本身情節,讓學生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時,某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用了話劇表演的情境,讓學生們紛紛落淚。在課程開始時,教師為了課程效果,邀請全班朗讀能力最好的女學生扮演文章中的主角,同時自己在文中也客串了旁白這一角色。隨后表演開始,學生們扮演的人物紛紛登場,先是飛馳而過的馬車,然后是合家歡樂的火雞家宴,在彼此的配合中,突顯了賣火柴女孩的無助和茫然,把社會背景的冷落進行了完美的詮釋,在表演者哭訴的進行中,以及最后幾支火柴的燃盡,小女孩終于和奶奶團聚了。表演完畢后學生們久久不能從其中的悲傷中走出,每一個人都為小女孩的遭遇感到嘆惋,紛紛尋味教師為何當時的社會會那么混亂,親人間為何可以那么無情。
三、注重表演性朗讀的練習
(一)單人練習
這是表演性朗讀練習運用最為普遍的方式,它的優勢在于給足學生自主感受、獨立思考以及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在表演性朗讀的單人練習過程之中,教師要注重對整個學生群體自主練習情況的觀察,對他們表演性朗讀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給予及時的指導。同時對學生自主發揮的角色幻想給予正確的引導,在尊重他們創造力的基礎上合理修正,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相關的練習任務。每位學生對課文以及角色的理解方式有所不同,教師對于學生個性化以及多樣化的表演性朗讀要給予充分地尊重和肯定,在保證學生表演性朗讀參與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結對練習
表演性朗讀的結對練習,能夠讓兩個小學生通過彼此的交流與合作完成練習任務。在教師的引導以及講解之下,大部分學生均能理解并且知道如何開展表演性朗讀練習、如何判斷正誤以及如何糾正錯誤等。一般情況之下,考慮到課堂內課桌椅的限制以及空間的有限性,表演性朗讀的結對練習以前后座或者同桌的形式展開。由于表演性朗讀的結對練習是兩個人,有助于學生將彼此不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得彼此練習的表演性朗讀更加豐富多彩和富含想象力,也有助于結對練習的學生發現彼此的優點和缺點,及時指正,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三)小組練習
表演性朗讀的小組練習適合于人物角色豐富的課文,教學時可以根據該課文中人物角色的數量對學生進行相應數量的小組劃分,讓每個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以此確保整個班級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物角色進行練習。教師在小組練習的組織和引導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團隊精神,以此提高學生小組練習的積極性。表演性朗讀小組練習的方式,能夠激發出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為提高自身在小組中的表演性朗讀水平,學生在進行表演性朗讀的相關訓練時會更加認真和積極。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應用表演性朗讀時,在文章的題材選擇上要給予重視,才能在實施中收獲絕對的成效。另外,教師的情境設計要豐富多彩,讓學生們體會不同的場景,才能對文章的意義融會貫通。因此,語文教師們應砥礪前行,懷揣創新精神,面對教育事業,為小學生的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林鎮川. 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04):171-182.
[2] 何艷.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 成功:中下, 2017(11):00088-00088.
[3] 王淑清.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教育藝術, 2016(8):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