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卿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知識的傳授與課外閱讀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需要及早引導學生走入豐富的書籍世界,讓學生感受書香魅力,讓閱讀逐漸成為學生的習慣。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采用正確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外閱讀學習中,這既是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實際需求。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指導策略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分析
(一)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往往過于重視語文教材的地位,主要會將教材重難點作為課堂教學重點內(nèi)容進行詳細講解,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觀需求,學生學習過程中屬于被動狀態(tài)。同時這種教學理念也難以通過語文教材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而小學課外閱讀指導則改變了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從所喜愛的課外讀物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感受文學的魅力,進而逐漸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課外書籍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每一本書籍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在繽紛的書籍世界中學生能夠汲取更多的知識,品味無窮的樂趣,可以有效滿足小學階段的心理需求。課外書籍中的主人公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進而促進學生個性品質(zhì)健康發(fā)展。課外閱讀如同生活中的調(diào)味劑,在日積月累的閱讀下會逐漸形成獨有的品格,如在寫作與交流中就可以得到體現(xiàn)。
(三)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學習不僅可以積累精美的詞句,當遇到不懂的字詞時還會主動查閱工具書幫助閱讀。同樣,當他們遇到讀不懂的內(nèi)容時,也會積極主動思考、主動找尋答案,因此課外閱讀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著良好的效果。
二、激發(fā)興趣,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
新課程指出應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教學活動,小學生處于非常好動的時期,若課堂缺乏吸引力是難以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的,更別提進行教學。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保持學習的動力。因此在開展課外閱讀指導前應將重點放在激發(fā)學生興趣方面,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閱讀激情,進而達到“書未讀、趣已生”的效果。
(一)介紹名家,激發(fā)興趣
在開展課外閱讀指導前,教師應充分了解各個名家作者,在講解他們的作品時可以將他們身上所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通過趣味化的語言向?qū)W生講解。其次還可以通過一些名人作者的偉大事跡,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介紹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輔助向?qū)W生展示它的著作與所獲得獎項,學生們觀看之后會感覺這一定是一名偉大的作家,同時會對曹文軒產(chǎn)生初步的認知,之后再鼓勵學生積極尋找有關(guān)曹文軒的優(yōu)秀作品,通過閱讀與作者進行對話。
(二)課堂導入,故事激趣
小學語文教師應認真分析各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jù)此來進行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他們所喜愛的故事激發(fā)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當學生聽到要“講故事”時,一個個耳朵都會豎起來。如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開展課外閱讀指導前,教師就可以選擇:《安徒生童話故事》,通過生動的語言將他們帶入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進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亦或者當故事講到精彩的地方時,留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主地通過課外閱讀去探究故事中的情節(jié)。這樣既可以吊住學生胃口,又能夠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閱讀學習中。
三、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
小學語文在開展課外閱讀指導前,可以先召開家長會,了解家長關(guān)于課外閱讀的認識。之后再通過教師的講解,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時能夠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與幫助,確保學生課外讀物的來源,讓課外閱讀可以有監(jiān)督。其次對于一些有條件的家庭,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鼓勵他們積極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雖然小學生的年齡與幼兒相比較大,但是仍然能夠通過許多親子閱讀活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于保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其次在教室內(nèi)可以設置課外讀書角,同學之間可以將自己所喜愛的書籍拿到這里與他人進行分享閱讀,提高課外書籍的利用率,同時還可以減輕部分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小學語文教師每周還可以推薦一本優(yōu)秀的課外書籍,引導學生正確的課外閱讀方向,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最后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積極進行課外閱讀,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這樣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與學生共同進行課外閱讀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還可以讓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指導。
四、幫助學生選擇正確的課外閱讀書籍
學生的課外閱讀基本都是以個體形式開展的,如有些學生喜歡軍事類的書籍、有些喜歡人文類的書籍、有些喜歡科普類的書籍,小學語文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只有適合的書籍才是最好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益處良多,但是未必開卷有益,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籍,比不讀書還壞。以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閱讀書籍,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良好品格塑造的重要時期,他們的感情會逐漸豐富,興趣愛好也會增多,因此只有正確的課外閱讀書籍才能夠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五、強化課外閱讀能力
當學生有了興趣之后,若盲目地進行課外閱讀,所獲得的收益會很小。因此教師需要強化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如根據(jù)課外閱讀情況寫讀書記錄卡,摘抄其中好詞佳句,寫出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等。同時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縮寫、擴寫與續(xù)寫能力。在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時,需要教會學生精讀、略讀等方法,指導學生處理好課內(nèi)與課外閱讀之間的關(guān)系,只有這樣才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結(jié)束語: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更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積極研究課外閱讀指導策略,通過正確的指導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鋁燕.讓書香豐富孩子們的童年——淺談小學語文學科的課外閱讀指導[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 2008(10):26.
[2] 解桂芬.讓讀書走進人生,讓人生飄逸書香——淺談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J].課外語文, 2016(7):123.
[3] 李星星.書香成就人生閱讀鐫刻靈魂 ——淺談家校共育對提高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重要性[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8, 425(0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