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
【摘 要】 隨著小學各科教育方法的不斷完善,如何提升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效性,成為了教師和家長重點關注的議題。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過程中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以及教案的編寫將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影響。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通過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效性,就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對數學產生更大的興趣。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實效性? 策略探究? 能力發展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活動的實效性,能夠幫助小學生完成知識初級階段的啟蒙,有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同時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以及學習積極性。教師在給學生上數學課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小學生的積極互動,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同時要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讓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更有信心。通過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效性,能夠革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構建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良好環境。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學實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貼合生活情境,培養應用意識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思想還不成熟,同時沒有很多的生活經驗,這會導致學生在對數學知識進行運用的時候會出現混亂的情況,導致所學的數學知識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應用。同時由于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枯燥,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不小的困難,可能會導致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下降,打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數學知識與學生們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小學生能夠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和事件中入手,去學習數學知識。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合理的、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問題,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好地去進行思考,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通過將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學習到一些通用常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做到學以致用。
比如教師在進行“餅狀統計圖”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景來進行發問。比如,在體育課的運動項目的調查上,本班喜歡打籃球的有12人,喜歡打羽毛球的有5人,喜歡打乒乓球的有8人,但是體育課最多只能安排兩個運動項目,請問如何去安排體育活動比較合理?對于這個問題,大部分學生都馬上運用所學來解決問題的意識,并對餅狀圖進行繪畫與繪色,順利地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到應該安排的體育項目。教師通過與實際相結合,就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很好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利用分組模式,培養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的模式是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探討的最佳模式。在小組合作模式下,學生可以進行分工合作,每個小組成員負責解決一部分問題,然后整個問題就會被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就能讓學生有更廣闊的的思考空間,同時能讓學生拓寬自己的思維,在完成自己人物的情況下幫助其他小組成員。教師應當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特點,然后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把每個學生的優勢和長處都發揮出來,爭取更加高效地完成題目的解答。教師在學生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要發揮引導作用,給學生給予一定的提示,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題目的解答。
例如,教師在進行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將這個知識點理解得更加透徹,同時能夠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問題的探討,讓學生合作對平行四邊形進行分解、組合,然后再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自主展開學習,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知識體系,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三、巧妙信息篩選,提升解題速度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而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于信息的篩選能力。數學應用題中一般都會設置干擾信息,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遇到不小的麻煩。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地找到題目中的關鍵信息,然后將非關鍵信息進行模糊化處理。學生要找到關鍵信息中優先級比較高的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進行問題的解答,然后再去考慮那些非關鍵信息,讓自己的答案更加完整。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關鍵信息進行有效篩選,能夠讓學生更快地進行問題的解答。
例如這樣一道題目:小明的媽媽以前做一套衣服需要用2米的布,裁剪方法升級之后,做一套衣服只需要1.6米的布,那么原來做200套衣服的布,現在可以做出多少套呢?學生在看到這類問題時,先要對優先級較高的信息進行處理。在解答過程,需要找出原來需要的總的數量,也就是2×200=400(米),然后再運用新的方法進行份數的計算:400÷1.6=250(套),這樣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學生通過對有效信息的篩選,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問題的答案,同時提升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師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創新教案,提升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小學數學教學氛圍,把數學知識與實踐操作進行結合。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提高教學實效性,讓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更加輕松,同時能夠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培養小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也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重要方法,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教授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真正構建起高效數學課堂,讓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和輕松。
參考文獻
[1] 魏長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4(33):148-149.
[2] 趙明華.合作學習在提升小學數學實效性中的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