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光華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學資源以多媒體的形式在課堂上生動形象展示出來,已經被廣大教師團隊認可并逐步運用到教學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靈活的運用微課,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效率,而且能提高學生碎片化時間的利用率以及進行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為了更好的發揮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價值,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對微課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和創新。
【關鍵詞】英語教學 微課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98-02
新媒體是形容當下萬物皆媒的一種信息傳播環境,其主要是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是有別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新發展的媒體形態。近些年來,教學方法在新媒體深刻改變著信息傳播模式的背景下,英語的教學方法也產生的巨大的變化,其中微課的方式就是新媒體與英語教學方法的一種結合。
一、微課的基本概述
微課是基于新媒體的信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之上,將課程的重難點部分制作成短小、側重點明確的視頻放在網絡上供學生自主性學習的一種方式。傳統的初中英語學習呈現出的往往是一種填鴨式的機械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自主性,微課具備的網絡互動性和高效性對于彌補傳統初中英語教學的不足有巨大作用,因此尤其適合運用于初中的英語教學中。微課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基礎
正如上文所述,微課是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孕育而生,其充分的利用了互聯網技術,內容豐富、更新速度快。其通過教師事前的準備高效率的對重難點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生動講解,這種“生動講解”離不開信息技術下的圖畫、音頻、視頻動畫等技術的支持。因此,微課的應用發展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技術發展、掌握水平之上的。
(二)支持碎片化教學
微課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時間短、內容精煉,其要求將課程的目標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最大范圍的呈現。在現代互聯網社會,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碎片化的時間,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相關知識內容,同時,隨著各種移動客戶端的發展,更方便了學生隨時隨地的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三)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微課為未來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的運用提供的可能性。微課利用視頻、動畫、互動等方式正在不斷豐富教學手段的同時,隨著各類技術的發展,在線互動答題、口語模仿教學、在線口語糾錯等方式也都在逐步成熟。從最初板書教學到多媒體教學,再到現在的互聯網教學,實現了教學手段的多元化。而微課正是互聯網教學的代表,其可以依賴于不同的信息媒介工具進行教學。
二、新媒體背景下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提供隨時隨地學習的途徑
微課時間短、內容精煉,可依托于手機、平板等移動化的信息工具,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傳統的英語教學依賴于課堂教學時間,同學們的基礎不一,學習能力有差別,而老師通常又難以完美顧及每一位學生的需求,因此長期以往造成很多英語成績不理想。微課通過已經制作完畢的學習視頻,使得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隨時跟進自身學習情況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復習,打破了英語學習的時間空間限制。
(二)“聽說讀寫”全面培養英語綜合能力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更多的呈現出一種填鴨式的教學,單詞、閱讀周而復始,這種英語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啞巴”英語,能讀能認但不能寫更不能說。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也隨之發展,其不僅能提供教師事先制作的講課視頻,還能提供在線練習,這部分的練習包括聽力、發音、書寫、閱讀等全方位的英語能力培養。某些微課軟件已經可實現語音識別,即當屏幕出現某句英語原文,學生必須朗讀標準,原語句才會消失。這樣學生可利用相關在線系統,練習聽力、糾正發音,實現全面英語能力的培養。
(三)提供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平臺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是一對多的形式,一個英語教師面對幾十名不同水平的學生,在難以滿足每一名學生的切身需求的同時也是以英語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差。微課則提供了一種學生主導的學習平臺,學生可以自主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針對自己的薄弱點加強學習。由于微課上的學習資料都是提前提供,并可無限循環,因此學生可以自主進行預習、選擇某些內容學習幾遍。
三、新媒體背景下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微課進行口語教學
對于初中生的口語教學而言,其主要需要進行培養的是一些簡短的日常對話,所以能夠掌握生活化的簡短口語交流是這個階段的口語培養目標。因此教師應當提前選擇好相關材料,制作出符合該階段學生學習習慣的生活化口語環境和內容,例如,購物、學校生活等場景,使學生可以根據場景的不同自行進行對話。改變以往單一的語言環境,實現英語的情景化讓學生能夠說、敢說、知道怎么說。與此同時,選擇一些原聲的口語材料,還能幫助學生模仿英語口語發音,幫助學生擁有更加地道的口語能力。
(二)利用微課進行英語國家文化的培養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語言學習的范疇,學習某國的語言最關鍵的還是需要了解相應國家的文化。一些詞匯的雙重含義、一些句子的引申含義很多時候都是源自于某些傳統故事,了解這些傳統故事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對于更好的學習英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在微課中融入這些文化內涵、文化符號,幫助學生在碎片化的過程中接觸英語國家的文化、從而形成相關文化認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對比,幫助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
(三)利用微課完成課程目標語言點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通常需要完成的就是背單詞、默寫句子、完成閱讀理解,以此往復,教學手段單一枯燥,讓許多還需要借助多樣化形式獲得其注意力的學生失去興趣,逐步放棄了英語的學習。因此,英語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多元化的形式,通過創造場景、圖畫示例、視頻范式等多種途徑,讓目標語言點以學生更能接受的方式出現,而不是單調的做閱讀、背句子。
四、總結
總而言之,微課作為一種高效生動的教學方式,能夠彌補傳統初中英語教學的種種不足,可以提供隨時隨地的學習途徑、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全面英語能力、提供以學生為主導的英語學習平臺。微課可以適應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已經被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接受和應用,今后以必然會有更加重大的地位。通過新媒體的載體,微課可以進行口語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國家文化、完成相關課程語言點。但新媒體些的初中英語微課應用還有更寬廣的空間,廣大教師應當圍繞著如何能夠更方便更易于理解所教授內容的目標更好的運用微課,實現其學習價值,使微課這一教學方式能更好的融入到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參考文獻:
[1]曹椿靈.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6(6):15.
[2]羅繼.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J].亞太教育,2015(23) : 285
[3]高紅.微課在初中英語活動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