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政課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正是由于高校思政課的特點決定了在新時期必須將習近平思政思想與高校思政課有效融合,推進社會主義的健康長遠發展,培養符合社會主義思想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思政課 有效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69-0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并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指出并強調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并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培養人才的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為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也體現了思政課在高等教育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一、現階段高校思政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思想認識存在誤區,缺少對思政課的正確認知
從高校思政課教學現狀來看,學生普遍存在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且片面的認為思政課可學可不學,對自己畢業就業不會產生直接影響,導致高校思政課被學生邊緣化,產生抵觸情緒。這種應付和僥幸的心理直接影響著思政課教學的有效開展,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起到負面作用。所以,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入手,正確對待思政課,幫助學生塑造人格魅力,培養思維方式。
(二)西方錯誤思想的影響,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育人功能產生不利影響
全球一體化背景下,西方各種思想逐漸傳入到國內,比如拜金主義、歷史虛無主義、自由主義等各種思想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旗號,在各種媒體的策劃下,對歷史、真實事件進行抹黑、抨擊。在這種負面的媒體攻勢下,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發展。尤其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處于特殊時期,且思想容易動搖,在受到西方錯誤思想的影響與誘惑下,很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實際上,這些偽善的思想和言辭經不起推敲和考驗,經過一段時間就會不攻自破。但因為錯誤的思想遮蓋了事件的本質,會使大學生產生錯誤的認識,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為。在這些西方錯誤思想的沖擊下,不僅影響到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也削弱了高校思政課的教育功能。如何打破這一瓶頸,體現思政課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正確引導作用就十分重要。
(三)高校思政課教師素養參差不齊,影響思政課教學質量
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設計者、引導者和管理者,所以高校思政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者與教育者,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教師的素養和能力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一方面思政教師的素養和行為會對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具備一定能力的思政教師才能做好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對學生養成健康積極的人格和心理起到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政教育取得了進一步發展,但其存在的矛盾也不能不引起高校的重視。思政教師普遍存在專業素養不高、專業知識欠缺、教學科研任務重等諸多問題,還有一些思政教師因為教齡、經驗不足等問題存在立場不堅定的情況,更有甚者已經成為西方錯誤思想的傳播者和擁護者,缺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信心。這與高校思政教師的基本要求存在嚴重的差距,直接影響到思政課教學質量,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
二、習近平思政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必然性與重要性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針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有效凝聚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理論指導與方法論。從高校教育教學方面來說,大學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棟梁、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力軍,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習近平思政思想的教育就成為當前高校思政課的關鍵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切合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樹立社會主義信念,順利實現中國夢。而且只有將習近平總書記思政思想融入思政課中,才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意識、大局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和技能,成為優秀的接班人。
從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現狀來分析,融入習近平思政思想也是其內在要求,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體現。高校思政課教學旨在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化理論,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全面發展以及提升綜合能力提供重要的指導作用,使其自愿、自覺的承擔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使命。
三、高校思政教學融合習近平思政思想的建議與方法
現階段,如何將習近平思政思想融合到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一)將習近平思政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有效融合
高校思政教學內容應該做好與時俱進,與習近平思政思想一致。習近平思政思想的提出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之上提出的,是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這一新的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行動指南解決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所以,作為高校思政教師應該努力學習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積極貫徹習近平思政思想,才能準確把握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及發展方向,才能帶動廣大人民群眾走對路。既然習近平的思政思想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的重要結果,那么在思政課教學中就應該結合基本理論進行習近平思政思想與思政教學的有效融合。比如,習近平提出的將人民群眾放在首位的思想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是馬克思主義在現階段中國治國理政和發展的重要的體現。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合到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基本理論中講解。
(二)將習近平思政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相融合
習近平思政思想是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體現,是黨和人民的智慧結晶,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不斷收獲的經驗,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的重要理論。所以在高校思政教學中,應該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理論體系進行比較和融合。比如,可以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思想作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線,并將其融入到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制度上加強黨和國家建設”思想和江澤民同志的“依法治國”的治理方針中。
(三)將習近平思政思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融合
任何理論的提出都離不開實踐,而且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到完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思政思想也是如此。它是對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面臨問題作出的回答并提出了治國理政的新思路、新戰略。在思政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聯系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和原則,因為理論是為了解決實踐面臨的問題而提出的,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過程中,學會用理論解決現實問題,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性和科學性,將習近平思政思想有效融入到思政教學中。
四、結論
在新時期,應該將習近平思政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并將其作為核心教學內容,這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需求。但是高校思政教材具有滯后性,所以很難及時、有效的將習近平關于思政的新思想、新成果融入到教材中,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多了解時事政治,多學習習近平關于思政的思想,并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添補,積極貫徹習近平思政思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01)
[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1).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京華時報,2016-12-09.
[4]張文顯.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論[J].法制與社會發展,2016(3):5-37.
作者簡介:
鄧光芒(1969.07-),男,漢族,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