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彥彥
摘 ? ?要: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和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主要針對初中作文教學中“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探索,從模式概述、研究內容、實施過程等方面就這一作文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研究,以探求作文教學的新方法、新模式,推動作文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從而提高寫作教學質量。
關鍵詞: 作文教學 ? ?教學模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目前倡導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多年來在作文教學中按照“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的教學模式進行實踐探索,旨在推動作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探求作文教學的新方法、新模式,以便在本區域推廣應用,進一步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七四一”作文教學基本模式
(一)立足實際,確立基本的教學模式。
初中作文教學模式的設計一直是語文教學中探討的話題。自從初中語文教學實施新課程以來,根據新課程理念下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立足課堂、立足教材的大語文教育觀念,以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寫作能力為最終教育目標,在作文教學中經過多次嘗試、實踐、運用,最終確立“七四一”初中作文教學模式。
“七四一”即“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教學模式。
“七環節”即一次作文教學由“目標展示——寫作導引——例文賞析——習作展示——互評交流——教師總評——自評反思”七個基本環節組成,每次作文教學按照上述七個環節完成一個系列整體。
“四步驟”即一次作文教學將前面的七個基本環節按“寫前指導”“當堂訓練”“交流賞析”“講評分析”四個步驟用四個課時完成教學內容。其中:“寫前指導”完成“目標展示、寫作導引、例文賞析”三個環節;“當堂訓練”完成“習作展示”一個環節;“交流賞析”完成“互評交流”一個環節;“講評分析”完成“教師總評、自評反思”兩個環節。
“一活頁”即將上述教學過程的七個環節和四個步驟在一張A3活頁紙上雙面印制出來,完整體現一次作文教學的全部過程,取消了作文本寫作練習。
要實現上述作文教學模式的運用,提前認真備課、查找資料是主要環節。在一次具體的作文教學活頁資料編排過程中主要需體現出:訓練目標、文題展示、文題分析、寫作指導、例文分析、習作展示、互評交流、教師總評、自評反思等關鍵內容。
(二)立足課堂,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教學的主渠道是立足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寫作能力。但現實中語文教學大多把基礎知識和閱讀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來抓,對于作文教學基本都是課堂簡單安排之后讓學生課余或在家寫作,教師批閱之后就草草了事,沒有將作文教學真正立足課堂,沒有將學習的主角還給學生。
“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作文教學模式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和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將每一次作文教學從開始至結束都圍繞課堂開展,都圍繞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實施。第一課時的“寫前指導”要求教師提前充分備課,課堂上重點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寫作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直截了當地明確本次作文的訓練目標、訓練重點,清晰明了地掌握具體的寫作思路,對活頁資料中的參考例文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第二課時的“當堂訓練”讓學生利用一節課的時間進行習作撰寫展示。本展示環節結合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有效時間觀念、獨立習作能力、創造發揮余地,真正確保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真實、有效的體現,避免了傳統的課外學生抄作文或漫無目的的“長時間”“加工”作文。第三課時的“交流賞析”讓學生互評作文,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修改,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首先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修改對方的作文(約20分鐘);其次在修改結束后提出對方作文中最精彩的語句,總結優點,提出意見;最后發言交流,品談閱讀感受。第四課時的“講評分析”是本次作文的“壓軸大戲”,教師要做好“導演”。首先在學生互評的基礎上,教師要詳細地對作文進行總評批改,既要批閱修改學生的作文,又要批改評價學生互評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分類指導;在講評時要重點指出學生的優點,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對個別優秀的習作每節課可安排兩三人朗讀自己的作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獲得感和成就感;最后安排約10分鐘時間讓學生自評反思,更正錯別字,反思得失,總結經驗。以上四個步驟全部在課堂教學中完成,全部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全部體現了以訓練為中心,最終實現了提升素養和寫作能力的目標。
(三)立足教材,把握課程的本質內容。
現行部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陳先云教授提出:“教科書是中小學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作文教學模式的運用要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全面認真扎實地備課,準確把握每單元習作教學的目標和訓練重點,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讀懂、讀透教材內容、內化運用教材。通過一次全面的習作訓練,做到深入淺出、化難為易。例如原人教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的說明文訓練,在學習課本文章和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之后,本次作文訓練可以直接以學生最熟悉的“我們的校園”進行命題作文訓練。讓學生走出教室,認真細致地觀察平時最熟悉又不太注意的校園布局,帶著“如何確定說明順序”“如何選擇說明方法”等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實踐寫作訓練。
二、“七四一”作文教學研究內容
(一)規范作文教學設計。
根據“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的作文教學模式,在初中各年級語文教師的實踐運用下,歸納編輯初中各年級作文教學活頁用紙,以備推廣應用。根據新課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的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切合實際的各年級寫作教學的單元目標。課題研究組和學校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共同參與,提前規劃,提前設計,提前進入課堂實踐探索,以便進一步完善和修訂。
(二)完善教學研究過程。
首先要強化學習。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學習近年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科研部門有關語文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把握政策導向,理解透徹對初中作文教學的指導性要求。
其次要分析對策。研究分析學校作文教學現狀及對策。課題組成員認真實踐“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作文教學模式,注重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充分展示個性。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
最后要集中研討。選擇有代表性的“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作文教學模式的課例,通過課例的引領,帶動全校乃至全縣作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進行作文教學的“實戰”訓練,通過新課改理念的學習和教法學法的探討,指導語文教師進行有效的實踐訓練,落實案例研究的成果。
(三)建立系列教學計劃。
研究學校“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作文指導的序列計劃,以現行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中的單元作文訓練為基礎,結合當地實際,從七年級到九年級確定每個單元的訓練目標和訓練計劃。解決教師上課前想作文題,作文與現實脫節等問題。切實轉變教師對待作文教學的觀念和行為,增強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意識。以學生當堂作文訓練為突破口,引導學生說真話、作真文,教育學生留心身邊的人和事,注意周圍的情與理,日積月累,筆耕不輟,這樣學生定會寫出感情真摯、文質兼美的作文,堅決杜絕課后抄作文的現象。
三、“七四一”作文教學實踐過程
(一)加強理論指導。
作文教學要沖出誤區,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擺脫僵化的困境,必須在研究的前期階段,全面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新課程理念,確立以作文課堂教學作為研究基地,進行“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作文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通過對不同年級的實踐和探索,建立可行有效的“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寫作教學體系,探求作文教學的新方法、新模式。明確研究的總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
(二)合理調查研究。
作文教學難,研究作文教學更難。本教學模式的探索實踐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查閱資料、教學實踐和訓練指導為主要研究方法。通過“七個環節”和“四個步驟”系統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按照“為研究而實踐,在實踐中研究”的思路,并通過調查研究、寫作指導、寫作實踐、反思交流等環節加以輔助,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開展本教學模式的研究。
(三)制訂實施步驟。
在具體實施階段,首先,確定研究內容,調查分析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進行研究論證,做好實施研究前的一切準備工作。認真配合學校教研管理部門,啟動教學模式的研究。其次,各年級制定本年級各單元習作內容及訓練主題,逐步推開“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的作文教學模式,編輯作文活頁。再次,積累“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的作文教學模式的案例,編輯學生優秀作文集,研究作文教學的評價機制。最后,進行小結,調整研究方案,再進行細化。編輯《初中作文“七環節四步驟一活頁”專輯》,對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加以推廣。
總之,自實施新課程以來,初中語文教學發生了重大變革,但作文教學“一說二閱三講評”的傳統模式限制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七四一”作文教學模式的運用,以師生共同承擔的理論學習、閱讀借鑒、寫作訓練、評改交流、輔助活動、質量檢測等眾多子系統有機結合,解決了初中作文教學中的諸多問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做到了課堂、教材、學生三者整體化、組織化、系統化,讓學生作為主體受益者,重視對其寫作興趣的培養,關注作文教學的目的和寫作對象,重視寫作過程的指導,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態度、寫作習慣及個性表達。該教學模式有較強的實用性、研究性、開放度,使學生自覺不自覺地提高寫作情緒,達到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和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編寫.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閆煥民.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的有效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4]教育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八年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5]陳先云.新課程的四種理念對語文教學的影響[J].小學教學研究,2011(01):4-5.
[6]葉圣陶.怎樣寫作[M].北京:中華書局,2007.
[7]劉錫慶,李保初.寫作技法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