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莉 黃玉惠 李永優
[摘要]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鎮痛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12月間收治的足月產婦93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所有孕婦分為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46)。觀察組為分娩過程中硬膜外鎮痛,對照組為自然分娩,不使用鎮痛劑,觀察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鎮痛的臨床療效。 結果 鎮痛前,兩組孕婦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后,觀察組的產程整個過程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第一產程的時間為(3.82±1.03)h,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剩余2個產程的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婦在產程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血量及新生兒的Apgar評分差異不大,而對照組轉剖宮產率為8.7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鎮痛可以顯著抑制產痛,并且有助于縮短第一產程時間,不會對新生兒健康產生影響,安全性良好,推薦臨床廣泛使用。
[關鍵詞] 右美托咪定;羅哌卡因;硬膜外鎮痛;分娩
[中圖分類號] R614;R714.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2-0112-04
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會有劇烈的疼痛感,而長時程的劇烈疼痛會誘發產婦機體交感神經活性增強,會影響產婦分娩順利進行,嚴重者會被迫轉為剖宮產,以期提高母子存活率[1,2]。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及醫療觀念的轉變,逐漸有人提出分娩過程中使用鎮痛技術。臨床上最常見的鎮痛技術之一是硬膜外分娩鎮痛,其起效快、方法成熟、操作簡單、對母體及胎兒影響甚小,屬于安全可靠的鎮痛技術。可使正常順產孕婦順利生產外,還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產婦的疼痛感,對于穩定循環系統、血液系統等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3-4]。羅哌卡因是最常見的硬膜外麻醉藥物之一,在鎮痛中應用廣泛,具有很豐富的經驗。有相關文獻報道稱,右美托咪定與局部麻醉藥聯合使用時,能夠減少局部麻醉藥的使用劑量,并且可以使鎮痛時間延長,還能夠使產婦子宮肌層收縮的強度加強、頻率加快,使分娩更加順利[5]。目前在產婦分娩過程中,使用在硬膜外聯合羅哌卡因用藥鮮有報道。本次選擇醫院2017年1~12月間收治的足月產婦93例進行研究,觀察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鎮痛的臨床療效,為臨床使用提供參考依據,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已完成知情告知,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我院2017年1~12月間收治的足月產婦93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所有孕婦分為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46)。收集兩組孕婦的一般臨床資料,發現兩組患者在年齡、懷孕周數、體重等方面比較,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納入標準:①均為初產婦,孕周38~41周;②產檢確認單胎頭位;③自愿選擇順產,并配合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①有高危妊娠因素;②對右美托咪定及羅哌卡因過敏;③有硬膜外穿刺的禁忌證;④有胎兒窘迫的征象。
1.2 方法
兩組孕婦在分娩前,需對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對對照組孕婦加強心理疏導,傳授呼吸減痛法,鼓勵其采用自然分娩。
在胎心監護下,外周靜脈通路提前建立,嚴密觀察觀察組孕婦宮口大小。當開大至3 cm時,在孕婦的腰椎2~3間隙,麻醉醫師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推注5 mL右美托咪定和10 mL羅哌卡因,鎮痛液為羅哌卡因50 mg加生理鹽水配置50 mL,以5 mL/h注射,每次注射間隔15 min。密切觀察孕婦在給藥后的生命體征變化。
1.3 觀察指標
1.3.1 VAS評分? 記錄兩組孕婦分娩過程(鎮痛前、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中的VAS評分:孕婦以主管觀感受評分。分數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強[6]。
1.3.2 產程時間? 記錄兩組孕婦的各產程時間。
1.3.3 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情況(惡心嘔吐、下肢麻木、頭暈、低血壓等)及出血量。
1.3.4 新生兒Apgar評分? 評價新生兒的Apgar評分:滿分為10分,5~7分為輕度窒息,4分以下為重度窒息[7]。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1.5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均以率[n(%)]表示,分類指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連續指標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分娩過程中疼痛評分比較
鎮痛前,兩組孕婦的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后,觀察組的整個產程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第一產程的時間為(3.82±1.03)h,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其余兩個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兩組孕婦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孕婦在產程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兩組孕婦其他情況比較
兩組產婦分娩過程中出血量及新生兒的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轉剖宮產率為8.7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在分娩過程中,孕婦會因宮縮出現的劇烈腹痛感,尤其以第一產程最為明顯,此類疼痛屬于應激性疼痛,會導致產婦機體腎上腺素含量升高。腎上腺素具有抑制子宮收縮的左右,另外,產婦會伴隨焦慮、緊張和恐懼等表現,諸多因素導致產程延長,對母嬰的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產婦呼吸性堿中毒等。在醫學疼痛指數中,分娩疼痛僅次于燒灼傷痛,位居第二位,應該說它是大多數女性一生中經歷的最疼痛的事情。故很多孕婦對自然分娩失去信心,產生恐懼感,使剖宮產手術率不斷提高,因此,廣大醫師不斷探尋更安全有效的輔助分娩技術[8,9]。
事實上,醫學界一直在探尋一種簡單易行的,既不影響母嬰健康,又能解決或減輕分娩疼痛的方法。分娩鎮痛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降低產婦分娩時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減少產婦不必要的耗氧量和能量消耗,防止母嬰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提高產程進展的速度,降低產后出血率。同時,它還可以避免子宮胎盤血流量的減少,從而改善胎兒氧合狀態,降低胎兒缺氧及新生兒窒息狀況的出現。“無痛分娩”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在分娩中實現的困難較大,人們往往是通過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分娩鎮痛與產婦的精神、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如恐懼、焦慮、疲憊、缺乏自信及周圍環境的不良刺激等因素均能降低產婦的痛閾。分娩過程中使用鎮痛技術可以顯著降低產婦的疼痛感、提高產婦的舒適度。對于產婦,臨床上最常見的鎮痛技術是硬膜外分娩鎮痛,對產婦及胎兒的安全影響甚小[10,11]。
羅哌卡因作為一種長效類酰胺類麻醉藥,具有麻醉和鎮痛雙重作用,即兼有運動和感覺分離阻滯。另外,羅哌卡因會被胎盤屏障阻攔,轉移率較低,不會對胎兒有明顯的影響[12-14]。但為減少羅哌卡因使用劑量及避免其不良反應,有部分專家學者推薦羅哌卡因與右美托咪定聯合使用。在本次研究中,收集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足月產婦93例進行研究,發現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鎮痛可以顯著降低第一產程時間,且完成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的全覆蓋鎮痛效果,從而提高了自然分娩成功率,減少了中途轉為剖宮產的發生情況。右美托咪定屬于α2受體激動劑,具有高度選擇性,集中作用于大腦的藍斑受體,使機體應激反應降至最低,使得產程順利進行[15-16]。與相關臨床研究相一致[17-18]。
右美托咪定對患者有鎮痛、抗焦慮、利尿的作用,對產婦的鎮靜效果甚好,不會對呼吸產生抑制,抵抗中樞交感活性,對產婦的心、腦、腎等器官有較好的保護作用。故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的硬膜外分娩鎮痛可以增強鎮痛效果,減輕運動阻滯,提高鎮靜滿意度[19-20]。有部分文獻研究證實右美托咪定能夠加速自然分娩產婦產程,主要與其加強子宮肌層收縮強度與頻率有直接聯系。另外,在本次研究中,在所有使用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的硬膜外分娩鎮痛的孕婦中未發現產程中不良反應增加情況,其效果安全穩定,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在產程中掌握好鎮痛藥物使用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用藥過早,鎮痛效果不理想,用藥過晚,又可能會出現新生兒呼吸抑制的問題。這就需要有經驗的產科醫生根據產程中的具體情況而作出正確的決定。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的硬膜外分娩鎮痛可以安全有效地縮短足月妊娠產婦分娩的第一產程時間,并具備良好的鎮痛效果,且不會對新生兒健康產生影響,推薦在臨床上有針對性使用。
[參考文獻]
[1] 毛書輝,張望平. 右美托咪定或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鎮痛的比較[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7, 12(23):23-24.
[2] 藍麗霞,平永美,李中華,等. 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鎮痛在足月妊娠產婦分娩中的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6):112-115.
[3] Bajwa SJ,Arora V,Kaur J.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and fentanyl for epidural analgesia in lower limb orthopedic surgeries[J]. Saudi J Anaesth,2011, (4):365-370.
[4] 鐘鳴,徐旭仲,黃敏,等. 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鎮痛在無痛分娩中有效性的臨床對照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7,22(4):815-817.
[5] 陳濤,胡明品. 自控硬膜外鎮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對200例產婦分娩中的應用效果研究分析[J]. 浙江創傷外科,2017,22(1):177-180.
[6] Hanoura SE,Hassanin R,Singh R. Intraoperative conditions and quality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fter adding dexmedetomidine to epidural bupivacaine and fentanyl in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using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J]. Anesth Essays Res,2013,(2):168-172.
[7] 顏偉,邱萍,趙燕,等. 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J]. 廣東醫學,2017,38(21):3353-3356.
[8] 王樂毅,費悅. 硬膜外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J].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7,15(4):456-458.
[9] 趙亞琴,孟超. 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鎮痛對母嬰的影響[J]. 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37(2):142-144.
[10] 顏偉,邱萍,趙燕. 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J]. 廣東醫學,2017,38(21):3353-3356.
[11] 李鑫. 羅哌卡因聯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自控鎮痛在單胎足月產婦分娩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 12(4):101-103.
[12] 張素芹,任銘,錢興華,等. 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規律間斷注射用于分娩鎮痛效果評價[J]. 中國鄉村醫藥,2017,24(20):5-6.
[13] 紀淑敏. 不同濃度羅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產婦分娩鎮痛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 25(5):323-327.
[14] Wasiluk IM,Castillo D,Panni JK. Postpartum analgesia with dexmedetomidine in opioid tolerance during pregnancy[J]. J Clin Anesth,2011,23(7):593-594.
[15] 楊鴻剛,李鳳琴. 硬膜外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自控鎮痛法對剖宮產產婦術后焦慮狀況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響[J]. 黑龍江醫藥,2017,30(3):581-583.
[16] 鄔子林,許立新,佘守章,等. 右美托咪定在手術麻醉與鎮痛中的研究進展[J]. 廣東醫學,2012,33(8):1043-1045.
[17] 羅惠蓮,向軍,黃惠彬,等. 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對地佐辛聯合氟比洛芬酯術后剖宮產婦鎮痛效應及早期康復的影響[J]. 廣東醫學,2018,39(1):21-26.
[18] 余怡冰,林蓉,徐振東,等. 瑞芬太尼靜脈自控分娩鎮痛與舒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鎮痛效果的同期對照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6,12(3):326-333.
[19] 裴曉紅,童成英. 舒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鎮痛中的應用及舒芬太尼適宜濃度探討[J]. 實用醫學雜志,2012,28(3):466-468.
[20] 葛帥娜,代志剛,李軍,等. 全憑靜脈麻醉下預注右美托咪定對羅庫溴銨起效時間和作用時間的影響[J]. 轉化醫學雜志,2014,14(2):105-107,111.
(收稿日期: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