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嬌嬌 邢啟啟 張志強
【摘 要】當我們對介于當下的“國學熱”推出的《易國學》交互式國學繪本進行的受眾群體研究中,以及我們針對兒童教育類的推廣進行調查研究時,我們發現,家長對孩子得到什么樣的教育的出發點與孩子們希望得到什么樣的教育,什么樣的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發展是有所出入的。一個教育產品的推出,背后真正的受眾群體又是哪些,如何讓孩子得到真正有意義的教育,如何讓兒童更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如何讓家長接受孩子得到這樣的教育等諸多問題變成了我們進一步研究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國學;兒童教育;家庭教育;交互繪本
中圖分類號:G61;G78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159-02
一、從“英語熱”到“國學熱”
在歷史發展的推動下,中國打開了國門,大量孩子涌入學習歐洲西方知識文化的熱潮中,外國語教育,西洋樂器的教育,以及國外的娛樂教育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遍地開花,人們對外來文化的重視,逐漸使中式文化被蒙塵擱置,其中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家長對孩子英語方面的教育重視度的逐年提高。而隨著時代發展,近年來,漢學文化愛好者的人數逐年擴充,孔子學院入駐多個國家地區,漢學文化在全球掀起熱潮,民族自信得到了提升,使國學在國內又重新得到了關注與重視,國學逐漸走進校園,成為多地的校本課程,同時遍布各地的各式各樣的國學培訓學校也應勢而生,受到了廣大家長熱捧,從而演變成了眾人口中所說的“國學熱”。同時這陣“國學熱”也使不少家長跟風從專注英語西式教育轉為對國學教育的重視追捧。
二、“家長式教育”
從家長對“英語熱”的跟風到家長對國學熱的追捧來看,我們認為現在大多數孩子得到的教育可以說是一種“家長式教育”,大多數的家長依然還在將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孩子,將自己希望孩子得到什么樣的教育看得比孩子適合什么樣的教育更重要,家長之間更是會相互比較,盲目跟風當下比較火的各種教育內容,各種教育形式,以及各種教育機構,在這種“家長式教育”的環境下,孩子又是否能夠得到真正有價值的教育呢。
三、什么才是兒童教育產品的真正消費者
在“國學熱”盛行的當下,就有不少家長們熱衷于跟風兒童國學教育,但是不得不說,有很多家長有著思維的局限,比如過分重視學校教育、應試教育,卻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在孩子5-13歲的階段,家長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置換的角色,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多數決定是由家長的思想決定的。因此便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現象,我們以孩子的視角作出適合孩子成長的教學作品,我們的顧客是5-13歲的兒童,但是往往當兒童把這些拿到爸爸媽媽面前時,家長多數會去考慮是否對孩子成績的提高有作用。從而可以說,我們的使用者是5-13歲的兒童,而我們真正的消費者則是5-13歲兒童的家長了。
四、家長對孩子接受的教育真的了解么
介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言,家長對兒童的影響就不只存在于坐臥起居中了,而是兒童教育的啟蒙者、兒童接受教育的決定者、兒童未來發展的掌舵者,但是家長真的有去了解過孩子接受的教育么。就比如國學教育的內容,家長將孩子送入各式各類的國學教育機構,可是否對國學教育有著深刻的理解呢?在百度百科中給國學的定義為涵蓋各朝各代的各類文化學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也就是說國學不僅僅包括中國古典經書文學,更是含括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所塑造出來的諸多范疇。只有將國學中的優秀文化,禮儀,傳統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繼承下來,才是兒童學習國學真正的意義,而不僅僅是搖頭晃腦學模學樣地背誦。
五、國學教育之重——修養的培養
中國有句民俗諺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是老一輩經歷的事情多,擁有的經歷多,對事情的評判與估計也更精準。而中國的古典文學眾多,記載著不同時代的思想,流傳下來的都是各個時代的精髓,同時包含著眾多的人生處世哲理,孩子從小接觸國學經典教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結合當代文化潮流,使孩子相當于擁有很多個“前車之鑒”,這樣可以使孩子對事物的評判通過國學經典中的例子作出自己相對正確的決定,眼光也可以更深遠,解決事情更加得體。
六、如何作出家長贊同孩子喜歡的國學教育作品
國學與現代潮流文化大不相同,現代文學可以隨時上網調查,道理淺顯易懂,有很多潮流文化都是批量生產、炒作,并沒有什么文化底蘊。但是國學不同,中國上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精髓更加厚重,簡短的時間不可能大量拾取,身位家長,在面對國學難題的時候,很多時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因此我們推出了《易國學》交互繪本的教育作品,我們將調查中提煉出來的家長比較喜歡的國學內容,以及孩子比較喜歡的學習形式加以結合,創作一套以交互式繪本的形式講國學的教育,使其成為學習國學的一個便利條件。在選材上我們主要以成語故事,古詩,經文為主要課程的基礎上融入美術史學知識,禮儀,與當代服飾、文物等文化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簡易化的動畫搭配音樂和音效,再結合觸屏點擊的互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鍛煉孩子的分析推斷能力。而且在學習當前故事的同時還有古代文物詳細介紹,延展的知識鍛煉右腦,使記憶更牢固。并且結合掃面實景VR技術,實現實時還原古代場景,讓孩子身臨其境,通過課外結合了國學知識的小游戲,使孩子們在業余休閑娛樂的過程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學習,使學習更輕松,使國學知識的晦澀難懂,變成日常生活中的寓教于樂。在國學交互式繪本中同時有著中英雙語式教學,地道美音(英音)人聲朗讀,使孩子提高課外英語單詞詞匯量,而且這款國學交互式繪本擁有強大錄音和識音去噪功能,使學生開口發音,鍛煉發音朗誦技巧,還有拼音式閱讀,對于學齡前兒童也很友好。同時《易國學》交互式國學繪本,最大的好處便是家長可以和兒童共同學習,利用各種碎片時間,與孩子一同接受國學知識的學習,使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局限于學校教育,同時使家長更加熟知孩子的學習內容與學習程度。
我們在設計時設想這款國學交互繪本不僅對家長、孩子有用處,同時教師也可以將此用作上課的課件進行國學教學。里面的圖片、詩詞、典故、視頻、音樂按照分類進行規劃,按關鍵詞搜索便可找出,一站式教學不是難題,解決了找資料無處可尋的難點。賬戶的不同類型可以建立關系,教師用戶可以直接傳輸任務給學生端,隨時隨地地教學;家長端可以隨時隨地檢查孩子完成情況,在線聽孩子朗讀原聲,還可以本地下載音頻,甚至分享音頻至朋友圈。孩子如果正在學習可設置在線學習鎖,或者對一些不想給家長看的錄制音頻設置隱私鎖,選取錄制最好的音頻給家長和教師檢查,做到人性教學。如果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家長可以發送遠程提醒,這使異地家長也可以做到陪伴孩子學習。另一方面,孩子自己學習古典知識、看古典書籍很多時候看得懂字面意思但不理解其中內涵,這時候教師可以按照繪本留課外作業,使作業吸收率上升,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而不是排斥。玩樂中學習,學習中玩樂,是我們的目的,更改傳統枯燥學習模式,使學習輕松化,質量上升,打造真正的學習減負。
對《易國學》交互繪本的諸多概念、設計,其實我們的初級想法是希望孩子在學習這些難懂的國學知識時可以更加輕松易懂,但是在我們的制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太過童真幼稚,貼近孩子年齡和心智的繪本風格與內容,往往不會得到家長的認可,家長會認為這些繪本的作品對孩子的成績提高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從而使其被拒之門外。所以為了完成我們的初衷,我們融入了很多英語,歷史,美術方面的知識。使其在滿足我們的消費者家長群體的需求同時,更加適合使用者即5-15歲學生的學習,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參考文獻:
[1]何培忠.國外中國研究發展及學科稱謂[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8(05).
[2]姜柳.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研究[J].神州,2017.
[3]史少博.“國學”的本義探賾[J].蘭州學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