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坤 李春耕 蔣亞軍
【摘要】目的:研究結合中醫清熱解毒法護理干預對實證燒傷患者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燒傷科自2017年9月-2018年10月以來收治的84例中醫辨證屬火毒傷陰實證的燒傷患者,以隨機數字法將其重組為兩組。42例患者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所得數據記為對比組;另外42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同時引入中醫強化護理干預,數據記為研究組。結果:研究組燒傷患者中醫護理干預后疼痛癥狀減輕時間明顯快于對比組,同時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瘢痕形成率明顯低于對比組,兩組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中醫護理干預能夠加快實證燒傷患者疼痛減輕時間,降低瘢痕形成率。
【關鍵詞】實證燒傷 清熱解毒 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 452,R 58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163-02
燒傷是由于強熱侵害人體,以致皮肉灼傷腐爛而成。輕者僅皮肉損傷,不影響臟腑;嚴重者則不僅皮肉損傷,而且火毒熾盛,傷及體內陰液,或熱毒內攻臟腑,以致臟腑不和,陰陽失衡,產生諸多變證,甚至危及生命。中醫上認為火為陽邪,易傷陰液。熱傷津液,可表現為津傷燥熱,出現口渴喜飲,咽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等津傷之癥。津液脫失,火熱耗氣,氣陰兩傷,則見神疲乏力,煩渴引飲,面色無華,舌紅而干。對于表現為以上癥狀的實證燒傷的治療以清火解毒,固護氣陰為主。因此我們認為在對上述辨證屬熱毒傷陰證實證的燒傷護理也因結合清熱解毒法辨證施護提高護理效果。
運用清熱解毒法護理屬火毒傷陰證燒傷患者一定強調適應證,證候要點為:壯熱煩躁,口干喜飲,便秘尿赤;舌紅絳而干,苔黃或黃糙,或舌光無苔,脈洪數或弦細數。方藥:犀角地黃湯加減。具體藥物為:水牛角30g生地黃24g丹參9g麥冬9g天花粉12g白茅根12g玄參9g生甘草6g。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清解營分之熱毒,為君藥。熱傷營陰,又以生地黃涼血滋陰、麥冬清熱養陰生津、玄參滋陰降火解毒,三藥共用,既可甘寒養陰保津,又可助君藥清營涼血解毒,共為臣藥。君臣相配,咸寒與甘寒并用,清營熱而滋營陰,祛邪扶正兼顧。;丹參清熱涼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熱與血結。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清營解毒為主,配以養陰生津,火毒可解,陰液能保則諸癥自愈。
犀角地黃湯是中醫延用已久療效確切的清熱解毒方劑,我院燒傷科在總結前人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多年來收治的燒傷患者治療經驗,探索發現將犀角地黃湯制備成膏劑在燒傷患者康復護理過程中有其獨特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我院燒傷科自2017年9月-2018年11月以來收治的84例燒傷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40例;患者年齡11歲-70歲,平均年齡(39±4.6)歲,所選取的84例燒傷患者均為中度燒傷。燒傷原因:有26例為火燒傷,20例為水燙傷,12例為電燒傷,其它26例。
1.2治療方法
1.2.1藥物制備所選用的犀角地黃膏是由:水牛角30g生地黃24g丹參9g麥冬9g天花粉12g白茅根12g玄參9g生甘草6g,加入到600g煮沸的香油中,約10分鐘左右濾除其殘渣,將適量蜂膠加入其中,待其冷卻后加入46g冰片,攪勻后倒入無菌的容器中。
1.2.2分組方法將84例患者按照統計學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每日采用0.25%碘伏治療,觀察組采用本科室自制的犀角地黃膏治療。
1.2.3觀察內容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燒傷創面用藥后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的時間及燒傷創面半年后的瘢痕形成率。
1.2.4統計學方法對燒傷創面愈合速度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對所采集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方法采用t檢驗,P<0.05認為其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研究對象在20分鐘、40分鐘、80分鐘、100分鐘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觀察組半年后有21例患者在燒傷創面處發生了瘢痕,對照組有33例患者在燒傷創面處發生了瘢痕,采集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處理后經t檢驗顯示:兩組研究對象的瘢痕發生率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要避免燒傷創面在愈合過程中形成瘢痕,就必須由燒傷創面周圍殘存的的組織細胞來完成對燒傷創面的修復[1].而燒傷面的愈合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諸如年齡、營養狀況、是否合并基礎病、創面感染情況等。一種比較理想的燒傷軟膏應該具有減輕炎癥及滲出、止痛、抗菌、改善燒傷創面局部微循環、促進周圍之組織細胞再生、保持創面有一定的干濕度等多重功效[2].目前,西醫對于燒傷創面的處理主要是抗生素配合碘伏消毒,大量地應用抗生素會影響人體內白細胞的功能,過度使用碘伏又會破壞新生的肉芽組織。中醫對于燒傷創面的處理,采用的是整體、辨證的方法[3-4]。我院燒傷科在總結前人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多年來收治的燒傷患者治療經驗,探索發現犀角地黃膏在燒傷患者康復過程中對于燒傷創面瘢痕的形成有其獨特的作用。 本研究中所選用的犀角地黃膏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等功能。該軟膏所使用的植物油既可以保持創面有一定的干濕度,又能夠軟化、溶解燒傷創面的結痂,減少了細菌滋生的機會。另外,研究還發現犀角地黃膏有促使創面局部白細胞增多、抗菌消炎等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犀角地黃膏后,觀察組研究對象創面疼痛的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研究對象半年后的創面瘢痕形成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兩項觀察指標的差異性都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犀角地黃軟膏運用于各種燒傷創面時確實具有緩解疼痛、減少創面滲出、加快創面愈合、降低瘢痕形成率等功效。
參考文獻:
[1]李娜,方園,錢洪軍,等。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瘢痕中的應用效果與安全性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4(9):52-53.
[2]孫玥玥,袁洋。44例燒傷后瘢痕的預防及后期瘢痕整形治療[J].中國醫療美容,2014(2):62-63.
[3]張文振,章錦成,陳如俊,等。反復切取后軀干瘢痕皮用于特大面積深度燒傷瘢痕整形的觀察[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3(4):37-38.
[4]劉黎.毛雁宇.戴艷君.等.劉謀升治療重癥燒傷臨床經驗[J].中醫藥導報.2011.17(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