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陳望
摘 要: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回溯了我們黨在長征時期的艱苦歲月和卓絕功勛,紀念緬懷長征路上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同時,對紅軍長征的研究有利于我們與當今時代“新長征”相結合,弘揚長征精神,繼續保持和擴大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對當前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關鍵詞:紅軍長征;時代解讀;啟示
中圖分類號:K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9)01 — 0074 — 03
對紅軍長征的研究,是我國處在新時代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補充,可以汲取優秀成分以指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利于豐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成果,也有助于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更重要的是能夠給我們黨的理論創新與建設提供更多的啟示。
一、對長征的新概括----四個“偉大遠征”
(一)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
習近平在《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信念的勝利”。〔1〕長征不僅僅是對紅軍戰士肉體的考驗,更是對黨和紅軍革命理想與信念的考驗。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紅軍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著艱苦的斗爭,同時勇敢地面對數以百萬的國民黨軍隊,秉持著不懼犧牲的精神,不害怕任何困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珍貴的生命,投入到革命的事業當中去。理想信念不僅是黨和紅軍優良革命風范的集中反映,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表現。“長征路上紅軍秉持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斗爭。”〔2〕奮勇向前,不畏艱險,直面死亡,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是一種理想,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盡管長征途中遇到過許多的艱難險阻,甚至是對生命的極限考驗,但黨和紅軍始終堅持著一個信念,那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我們是祖國美好未來的建設者,從老一輩革命家手中接過這一棒,不僅需要我們繼承革命的優良傳統,還要不斷地充實自身,努力學習奮斗,砥礪前行。
(二)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
真理如何得來?唯一的途徑便是實踐。在紅軍長征的過程中,不僅要面對窮兇極惡的國民黨軍隊和極度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與黨內錯誤的思想作不懈的斗爭。在這樣艱苦條件下,革命的旗幟依舊矗立不倒,黨和紅軍越發的頑強,革命的力量并沒有被國民黨反動派所撲滅。究其原因,就在于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堅持革命的道路永不放棄,馬克思主義就是在這樣不斷反復的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進行總結,深度剖析和批判長征以來的“左”傾錯誤。“會議一致認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思想路線,推翻了博古李德等人在重大思想和路線問題上的錯誤決定。”〔3〕真理正是在長征這一偉大實踐過程中得到檢驗,使我們黨深刻地認識到,在中國的革命實踐中只有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時革命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不照抄照搬,根據實際解決問題,才能為中國革命指明前進方向,為黨和紅軍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才能最終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
(三)長征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征
漫漫長征路,紅軍之所以能一路走過來,這與長征途中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分不開。黨依靠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并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曉之以民族大義,才能喚醒民眾參與到革命中來,才能得到沿途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塑造黨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情。
紅軍長征開始后,在宣傳工作上并不是一帆風順。國民黨反動派不僅在軍事上圍堵紅軍,還對紅軍形象進行大肆中傷。雖然少部分群眾剛開始誤解了紅軍,但是我們黨和紅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鋼鐵般的紀律,取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持與信任,得到了兵源補充和后勤保障。在紅軍長征途中,我們黨始終高舉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同抗戰的大旗,致力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喚醒人民群眾的抗戰熱情和中華民族的整體覺醒。因此,長征的勝利充分地展示了我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廣大的人民群眾才是紅軍長征成功的力量基石。只有緊緊地依靠人民,扎根于人民群眾,才能一路攻堅克難,所向披靡。
(四)長征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征
長征的勝利,不但在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艱難條件下,保存了寶貴的革命力量,還鍛造出一批先進的共產黨員和紅軍戰士。而且在長征中成功地把解決黨和紅軍生存危機與中華民族的存亡和抗日救國聯系在一起,積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將國內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轉變,把斗爭目標對準日本帝國主義,開創我國革命新局面。因此,在新時代作為中華兒女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同樣面臨著一個新局,那就是“兩個一百年”。要想在二十一世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仍然需要我們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黨的領導下,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弘揚長征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民族振興的偉大事業中,開創屬于我們時代的新局。
二、如何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一)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理想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悉心改造和對未來生活的追求向往,也是催人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對于我們黨來講,理想不僅僅局限于對個人人生價值的追求,以及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滿足,更體現在實現社會理想方面,那便是致力于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就要處理好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二者間的關系,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一切從實際出發,把自己的個人理想切實融入到社會發展當中,就是要在為經濟發展和物質生產做貢獻,提升周圍群體的精神文明水平。同時發揚無私奉獻精神,積極為社會做貢獻,實現社會理想。這就要求黨員自身努力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夢的實質內涵,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發揮自身最大能量作貢獻,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統一起來,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積極投身于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實踐當中去。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四個自信”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堅定“四個自信”。因此,在二十一世紀新的長征路上,始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那么以什么樣的科學理論來指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呢?毫無疑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時還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傳承和創新中國文化,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障,也是我國實現持續發展的內在精神動力。
首先,道路自信。道路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發展前途,決定著未來的發展方向。經過歷史的反復驗證和現實情況的需要,以及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的選擇,決定了中國走的是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全面落實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原則,致力于實現全面小康和人民群眾共同富裕。其次,理論自信。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的開展,因此需要一種先進的理論作引領。在我國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將理論學習深入到每一位中國公民的日常工作生活當中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高思想覺悟。再次,制度自信。制度問題關系到一個國家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是基礎也是保障。從建國伊始、積貧積弱到改革開放、強國富民,我們黨和人民經過不斷的摸索,找到了一個適合我國具體國情的社會制度,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可我們依舊保持著制度自信。但是堅持并不等于固步自封。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也要不斷完善體制內的短板與不足,與時俱進地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后,文化自信。文化是人的內核,是一個群體區別于其它事物的精神標識,它帶來的影響更廣泛更深刻。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飽經滄桑歷時千年,依舊薪火相傳綿延不絕。我們黨和人民在長征時期所孕育的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等革命文化,構成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文化一旦融入到我們的骨髓里,就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影響深遠。因此我們要堅定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汲取營養并轉化為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三)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十三億多的人口,同時中國共產黨又是擁有著近九千萬名黨員的執政黨。黨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關系著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甚至對當今世界的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們黨只有加強自身建設,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充分發揮黨的創造力,同時不忘初心,艱苦奮斗,廉潔奉公,來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也能給我們的社會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以此來凝聚中國力量,匯集民心,提高積極性,全身心投入到祖國的建設當中去。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對黨組織整體的提升建設,更體現在每一個黨員的身上。為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黨員,需要時時刻刻把關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問題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多想想群眾需要些什么,而不是想著怎么去索取,高風亮節,大公無私。同時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求我們學習掌握黨的理論基石馬克思主義不放松,堅持真理,敢于同錯誤思想做不懈斗爭,以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實踐,以此做出符合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相關決策。同時不忘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和大義凜然的浩然正氣,繼承革命的優良傳統,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始終忠于黨、忠于人民,堅定信念,砥礪前行,在實踐中發揚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
三、藍圖繪就,奮進當時
(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決勝全面小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4〕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二十一世紀初期黨必須完成的任務,是黨對人民承諾的兌現,也是實現現代化和中國夢的關鍵一步。要想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就不能固步自封。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夢想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成真。現階段也正是我們奮進的時候,就必須在這關鍵的決勝年里再加把勁,堅持不懈地奮斗,推動我國由大國向強國邁進,才能實現宏偉藍圖,成就夢想。
我們黨所做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并不是頭腦發熱、想當然,而是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作出的正確決策,是黨在多年執政經驗下,帶領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我們不能忘掉過去,需要總結老一輩革命家的建設經驗,既要肯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上的功勛成就,同時也要深刻總結這個過程中的缺陷與不足。另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時代下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方面的革新,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創新突破。當前,我國的發展正面臨著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蘊含著許多機會,同時也隱藏著不可小覷的風險,形式比以往更加復雜多變。這就需要我們看準時機,及時出擊,把握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還要做好應對風險挑戰的準備,處理好國內國外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需要我們堅持把握大局、審時度勢。前途依舊光明,未來充滿希望。
(二)激勵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奮發有為,實現中國夢
什么是中國夢?中國夢與其他國家的夢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夢不僅僅局限于個人層面,更突出在國家夢和民族夢。從辛亥革命推翻腐朽清朝,結束兩千多年的帝制,到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翻身做主人,再到實行改革開放,堅持走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以及現階段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些中國夢都有一個共同的實質內涵,那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
我們所要實現的中國夢并非天方夜譚。這是我們黨依據客觀實際,總結過去的建設經驗和目前我國發展特點,在多年實踐過程中所確立的奮斗目標。包涵我們個人的夢、國家的夢和民族的夢。就現階段來講,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長遠一些是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目前所要做的,就是胸懷遠大志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忘使命,努力學習,做好本職工作,發揚創新精神,散發出自己最大的光和熱。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國內國外形勢,正確區分是非,堅定立場,不受外來不良思想文化侵蝕,熱愛我們的祖國,堅決擁護黨的領導。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把個人夢想與社會夢想有機結合起來,在日常生活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素質,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個人夢想的實現融入到整個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盡心盡力,不懈奮斗。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李平.簡論長征精神及意義〔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06).
〔3〕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紅軍長征史〔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
〔4〕習近平.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張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