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俊龍
摘 要: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改革,我國社會步入了新時代,部分老舊的矛盾問題已經得到了化解,但是在新的實踐中,又催生出很多新的矛盾。針對客觀層面來講,對這些矛盾的認識和解決是我們步入新時代所面臨的首要任務。由此,文章以馬克思主義矛盾觀看待十九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政治論斷,并在這一政治論斷的理論基礎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分析,以期在黨的指導方針下,實現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矛盾觀;政治論斷;內在邏輯
我國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僅是一個重大的政治論斷,也是一個重大的理論論斷。其內在的哲學依據是馬克思主義矛盾觀具有的辯證法科學分析以及現今中國發展內在的變化動因,也可以認為是我國現今社會存在的主要矛盾進行了轉變。而社會的主要矛盾又是確立我國發展基本政策方針的重要依據,直接影響著黨和國家的后續工作。因此,有必要在哲學的角度上,對十九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政治論斷的內涵進行深入的闡釋。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根本依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的根本依據是我國社會存在基本矛盾體現出的“非對抗性”。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闡釋:
(一)從矛盾分析入手對生活中的現實理論和問題進行科學解答
馬克思主要理論體系中包括哲學、科學社會主義以及政治經濟學這三個組成部分,其中的哲學部分主要指的是辯證唯物主義以及歷史唯物主義占據的基石地位,而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是針對矛盾問題的基本觀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存在著眾多矛盾,在不同性質、不同形式、不同層面的矛盾和其相互間的矛盾關系中,我國社會基本矛盾和其約束的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關系,是現今社會發展需要關注的重點。由此可見,我國想要通過時代發展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的問題條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期的進一步發展,必須通過分析相互交織、復雜紛亂的外部現象,實現對發揮主導作用、位于支配位置的主要矛盾進行有效的把控。
(二)社會基本矛盾運行特點、表現形式以及內在要求的差異性
社會主義存有的主要矛盾關系同資本主義以及其他的社會基本矛盾關系都大不相同,具有本質上的明顯差別。在社會主義中,矛盾雙方具有一定的協調統一性,其表現為非對抗性。因此,社會主義社會具有全新的社會形態,并不需要“階級斗爭”的方式實現“改革”的自我完善目的。由此可見,社會基本矛盾的運行特點、表現形式以及內在需求會因不同的社會形式以及不同的社會時期,具有相應的差異。因此,現今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必須要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對,抓住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對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現進行細致分析,通過對生產關系及上層建筑的不斷優化和改革,實現我黨消滅剝削階級,解放發展生產力,達到共同富裕的最終指導目標。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內在邏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的內在邏輯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變”與“不變”。主要從以下兩點方面闡釋。
(一)提出關乎國家事業發展重大政治論斷的內涵
我國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并不是歷史角度上的時代劃分,而是黨和國家基于我國事業發展的全局角度進行的重要判斷內涵。此政治論斷的提出并沒有建立在某個規則時期或事件的基礎上,其本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存在的主要矛盾通過運動轉變而形成的一項客觀結果。如此看來,站在主觀矛盾的角度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政治論斷進行審視,則能看出“新時代”的本質內涵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不斷發展中實現的自我提升、蛻變和超越。
(二)新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和“不變”的內在統一
十九大中指出了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的轉化,但是其并沒有改變我國處于發展中的國家基本國情以及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期的客觀事實。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是指在主要矛盾轉變的影響下,我國社會生活層面發生了變化,但這種變化現今仍是初級階段,相信隨著黨的正確領導,更加重要的變革將會逐漸呈現。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不變”是指我國仍處于發展中階段,生產力仍未全面步入發達階段。同時,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性質以及社會主義的發展原則仍然沒有變化也是“不變”的一點重要體現。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理論基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的理論基石是“新時代”的“矛盾論”。“新時代”的“矛盾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中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重大政治論斷,正是有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主要矛盾的解答,標志著我國“新時代”獨屬的“矛盾論”由此誕生,全面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成熟的社會主義思想和精神。矛盾的存在是客觀的,并不會隨著人的意志發生轉移。但是人并不能成功做到直面矛盾,生活中,無視矛盾或繞路而行的人隨處可見。針對這一情況來講,人的政治立場和利益取向才是其能否敢于直面矛盾的本質要素。由此可見,這種敢于直面矛盾的大無畏大無私精神正是問題導向的重要表現。同時,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在于將重點論和兩點論進行有機結合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態度。根據我黨近階段的發展歷程來看,結合上述基本原則,不難看出洞悉矛盾的才能和一抓到底的作風也是此項重大政治論斷提出的一項重要依據,在我國社會主義今后的發展改革中,必須對其進行貫徹傳揚。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馬克思主義矛盾觀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是一個引人深思的思想認識問題。不但需要在思想層面上進行深入研究,還要身體力行,通過鑒定的實踐,給與肯定,確保我國社會主義能夠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穩步前進。
參考文獻
[1] 劉晨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的新境界[J].唐山文學,2018(10):110.
[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專題文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2.
[3] 唐正東.社會主要矛盾新闡釋:內涵及意義[J].唯實,2017 (11):20-23.
[4] 齊衛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代回應與理論實踐功能[J].理論與改革,2018(05):8-19.
[5] 申艷華.馬克思主義矛盾論與構建和諧社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0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