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學生進入內地高校生活學習。而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在宗家信仰、生活習慣等方面與內地學生有著一定差異,給高校學生工作帶來一些問題。能否處理好這些問題對加強民族團結、維護校園安全穩定起到及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文章旨在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進而提出教育管理工作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工作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內地高校中少數民族學生的比例不斷增加,他們的成長成才關系著民族地區未來的發展,對于維護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起到重要作用。而然,新疆籍學生在飲食、語言、生活習慣、宗教等方面都與內地學生存在明顯差異,引起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產生不適應的現象,甚至導致學業困難和人際交往問題,這給高校學生工作帶來很大問題,亟需解決。
一、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存在的問題
(一)學業壓力大。由于我國各地教育資源不平衡,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水平相對落后,致使新疆籍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進入大學后,雖然他們的求知欲望強烈,但在數學、英語等課程方面基礎較差,學習困難。并且在學習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也與其他學生有一定差距,使他們在獲取專業知識和把握課程內容上存在困難。學生補考、重修的情況比較多,甚至有些學生由于成績太差無法畢業。學業壓力是新疆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與漢族學生交往存在障礙。一方面,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以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學生居多,長期使用本民族語言,較少接觸漢語,其中只有內地新疆高中班的學生漢語水平相對較好,其他學生漢語水平比較差。語言的交流不暢一定程度導致了他們與漢族學生交往時存在心理障礙。另一方面,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抱團”現象突出。以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為紐帶,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緊密聯系在一起,再加上語言和飲食習慣與漢族學生存在較大差異,致使其與漢族學生很難融入到彼此的生活圈中,他們更愿意與本民族學生聚集在一起。這些因素使得很大一部分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交往時存在障礙。
(三)家庭經濟相對困難。新疆地區的普遍收入水平與內地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尤其一些新疆偏遠的地區經濟條件還比較差,學生來到內地上學,衣食住行以及學費的開支,對于新疆一些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家庭來說,還是一份比較沉重的負擔。很多學生通過生源地貸款緩解經濟壓力,但也有部分學生存在拖欠學費的現象。
(四)個別學生宗教意識強烈。一些新疆籍學生受家庭影響,宗教意識強烈,在校園內進行宗教活動,穿戴明顯具有宗教色彩的服飾,部分學生將民族風俗與宗教混為一談。境內外“三股勢力”借民族、習俗、宗教等話題,對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滲透一刻也沒有停止,涉世不深的大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極易受到“雙泛”思想的影響,成為“三股勢力”爭奪和腐蝕的對象。
以上幾方面的問題使得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工作存在困難,針對這些問題應積極探索解決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順利完成學業。
二、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管理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一)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困難。針對少數民族學生學業困難,學校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學業幫扶。如進行朋輩間一幫一的學習輔導,開設專業課程輔導班,舉辦學習方法的相關講座。還有必要對漢語水平較差的同學進行漢語口語及書面寫作的輔導,幫助他們提升漢語交際能力。針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一方面開設綠色通道,保證學生不為學費擔憂,另一方面設立少數民族學生專項獎學金,重點資助新疆籍經濟困難學生。此外,對于面臨就業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搜集各方面就業信息,擴寬就業渠道,尤其關注國家針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的優待政策。總之,學校和相關教師要深入了解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實際困難,定期開展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少數民族學生管理的長效機制。
(二)促進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和諧相處。要想維護好校園的安全穩定,促成各民族學生團結互助,必須盡快使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相互融入,和諧相處。一方面要對漢族學生加強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的宣傳教育,避免出現因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引起的沖突。另一方面,學校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促使各民族加強了解。如舉辦民族文化節、民族知識科普展等等。更重要的是建設和諧的宿舍環境,讓少數民族學生感受到漢族學生的友善和關懷,在融洽的宿舍氛圍中逐漸融入到漢族學生的生活中。
(三)加強思想引導。對于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民族觀、宗教觀。如召開班會和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組織專題講座等,講授我國民族宗教知識,普及黨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同時在思政課程以及日常管理中滲透愛黨愛國、團結統一的思想。要讓學生明確區分民族風俗與宗教信仰,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明確規定了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制度。通過教育使學生對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有所了解和認識,積極自覺地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同時要鼓勵學生向黨組織靠攏,只要學生入黨動機明確,思想端正,在學習成績、社團活動等方面可以適當放寬要求,要在思想方面重點引導,吸納其加入黨組織。
參考文獻
[1] 王家穎.淺談如何做好高等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工作[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8).
[2] 藺際儼.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實踐探索——以福州大學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9).
[3] 耿振振.新形勢下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管理實踐探索[J].科技創業,2016(03).
[4] 張芳,王榮,荊淮僑.互聯互通: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服務的新思維[J].高教學刊,2017(03).
作者簡介:嚴凰,女,西安郵電大學教師,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