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佳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金融資產的不斷增加,投資理財已經成為日益重要的問題。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意識,通過系統的進行投資理財,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成為當代人的首要目標。
【關鍵詞】家庭投資理財 投資收益 投資風險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呈增長趨勢,家庭投資理財逐步為人所關注。家庭投資理財是家庭主要成員運用現代理財知識與方法等手段,科學的對家庭財產進行管理,以達到合理的保值和增值、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最終實現人們積累財富的目的。
(二)研究的問題
中小城市工薪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工資和獎金,其扣除必要的生活開支后結余較少。要加速家庭財富的積累,實現人生各個階段的購房、育兒、養老等理財目標,在安排好家庭的各項開支,進行必要節流的同時,應通過合理的投資理財,即開源也尤為重要。
二、我國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財的必要性和發展趨勢
(一)理財的必要性
隨著家庭收入和財富的增長以及市場的各種不確定性,家庭理財變得越為重要。
有人會認為,我們國家多數家庭收入還不算高,沒有什么閑錢,不需要家庭理財。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看法。在生活中,有些家庭通過理財的方式獲取額外的收益,正過著輕松且存有余錢的小資生活,另外一些卻還捉襟見肘,這就說明正確且成功的家庭理財可以改善家庭生活。
(1)通貨膨脹高漲。自二十一世紀,我國食品、農產品和房產等價格持續上漲,通脹率也連續一段時間超過警戒線,雖然隨著國家穩健型宏觀調控政策的逐步實施,不會出現惡性通脹,但一段時期內,持續的通貨膨脹將導致我國貨幣貶值。
(2)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根據聯合國標準,當一個地區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數的10%,該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我國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60歲以上老年人口人數占總人口的13.26%,65歲以上人口人數已占總人口數的8.87%,按照國際標準,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面臨我國老齡化速度加快的現狀,剛剛富裕起來的城鎮中產階層為維持退休后的生活品質,制定出一生的理財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3)社會生活成本增加。住房成本。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住房制度改革是對我國傳統的福利分房制度進行變革,以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機制的住房體制,實現住房的商品化和社會化。我國各城市房價持續高漲,目前我國城鎮中產階層家庭所承受的住房成本還是較高。
醫療費用。我國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2009年新醫改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但要看到在三種醫保之間保障水平還有近倍的差異,資金籌集總量偏低,抗風險能力還比較弱,個人的平均醫療負擔仍在30%以上,而近年住院與門診費用仍在增長,“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然存在。
教育費用支出。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達到25萬元左右,如再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更是高達48萬元,高額的教育成本讓家庭難以負荷。
(二)理財發展的趨勢
通過大量實證分析,多數家庭并不考慮資產組合投資。其實資產組合是優化家庭財產結果和投資結構、變短期收益資產組合為長期的高收益資產組合的一系列活動,家庭投資理財的新趨勢如下:
(1)單一存款轉向多元化理財。在過去,每月工資除了日常開銷外,60%的錢都直接轉入銀行的賬戶。但是隨著民眾對理財的需求與日俱增,市面上的投資方式也隨之增多,這些投資收益往往都在10%-30%左右,高出存款利息。
(2)保守轉向中高等風險投資。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風險承受能力也會隨之增加,因此如今家庭的風險偏好也需要從保守轉向中高等風險的,往往風險與高收益并存,投資收益高,財富能實現高增值。
(3)標準化轉向私人定制化。所謂私人定制化,是指從每個家庭要從資金規模、資金流動性、風險偏好三方面來決定家庭的投資方向,量體裁衣。
三、我國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財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上存在的問題
(1)追求時髦概念。現代人的理財意識觀念逐步增強,但理財意識薄弱,容易陷入誤區,盲目理財,分不清自己的需求以及能承擔的風險,跟風現象嚴重,不顧家庭財產狀況而進行的盲目貸款,為居家的財務收支平衡埋下隱患。
(2)投保報錯對象。關愛孩子買“兒童險”,。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概念,保險條款規定,兒童一旦出現意外,得到錢的是作為受益人的父母,而如果兒童的父母出現意外,則“兒童險”并不能夠保障孩子維持相當水平的生活。
(二)工具上存在的問題
目前,可供家庭理財的工具還是比較多的,每一種工具都有利有弊。
債券:收益高于銀行、風險小,但投資的收益率較低,長期債券的投資風險較大。
存款:安全性最強,但收益率太低。
股票:可能獲得較高風險投資收益,套現容易,但需面對投資風險、政策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
證券投資基金:組合投資,分散風險,套現便利,但風險對沖機制尚未建立。
除此之外,還有投資黃金和金幣、外匯、房地產、壽險保障型產品等。但是現如今我國的中小城市工薪家庭還存在家庭理財的工具結構單一的問題,對其可選擇的配置工具認識片面,不能充分發揮資金的運用潛力。
(三)法律認知上存在的問題
法律上來說,由于投資者缺少必要基本的專業知識及精力,當服務機構出現違規操作時,不能正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國的金融資本市場還處于不斷發展和逐步完善的過程中,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讓投資者無形中承擔了更多的風險。
四、我國中小城市工薪家庭合理理財的對策
(一)深入正確的了解投資理財,養成良好理財習慣
在家庭投資理財中,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清楚資源;真正認識自己的生活;制定投資理財計劃。
在剛開始投資時應選擇風險相對小且構成簡單的投資,然后再逐漸選擇更多的投資理財產品,進行更進一步的投資理財行為;其次,在采取獲得不動產的行為的同時,應當考慮自己的資金支付能力和支付方式等問題;其次,還應使自己的個人資產多樣化。將個人的固定資產,貨幣資產和金融資產組合起來的時候,應盡可能使它們處于平衡狀態。最后,關心稅制的執行和變化情況,如果有必要改變積蓄方針,應把握時機,不要猶豫。
(二)選擇正確的投資渠道
工薪家庭在進行投資增值活動時,應當綜合考慮家庭自身的具體情況,將理財產品、基金、股票進行合理的配置。投資理財初學者可選“保守型”投資策略,從低、中風險投資組合入手,買入一系列不同類型的股票、債券、房產等金融資產進行資產組合投資,投入少量資金。其次,擔心風險較大的投資者可以使用“中庸型”投資策略,在投資組合中將高風險資產的權重放小些,按照股票、基金、債券、存款等比重進行重新組合搭配運作。不懼風險者可以采取“激進型”投資策略,在各種風險品種的原有基礎上逐漸增加股票、投資型保險、實業經營等風險較高的投資項目,將高收益資產的權重再放大。
(三)增強相關方面的法律意識
在進行理財投資中,不能抱著僥幸的心態進行投資,必須投資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自己所購買的理財產品所含有的與法律有關的內容都有正確清晰的認識,提高風險意識,杜絕不必要的損失。
五、總結
家庭投資理財是家庭中的系統工程,需要用一生來周密規劃、精心搭配;要科學合理的掌握理財原則,合理運用各種理財工具,科學組合、分散風險,走出理財誤區,最大限度的發揮資金的使用效應。家庭投資理財的健康發展,一方面需要加強家庭理財的科學規劃,建立適合自身的理財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機構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理財產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從而實現家庭財產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使家庭投資理財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點,推動我國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