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仁清 李傳廣 江瀟
摘要:實踐技能培養教學體系能夠進一步提升實踐教學質量,更是培養綜合性人才的主要途徑。本文對電工電子實踐技能培養教學體系建設與實踐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電工電子;實踐技能;教學體系建設;實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得到了更高層次的飛躍,但是目前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工作針對性不高,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難題,如何建設電工電子實踐技能培養教學體系,使電工電子教學更具說服力,已經成為相關學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1.電工電子實踐技能的能力要素分析
如果將技術人才進行具體劃分,可將其分成應用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兩種。根據教學改革工作來說,社會上最為需要的就是應用型人才。通過分析,我們可知應用型人才應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就是能夠熟練操作機械設備,工作中一般是利用機械設備實現崗位職責的,所以熟練使用機械設備的操作是高校學生需要掌握的實踐技能之一;其次,雖然機械設備具備較高的穩定性,但是由于機械設備系統較為復雜,而且大多在惡劣的環境下進行工作,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機械故障,所以在步入崗位后需要學生能夠對故障設備進行維修。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機械設備的工作狀態良好,那么操作難度并不會太大,但是如果要進行維修工作就會存在較大難度,所以維修技能也是高校學生應掌握的實踐技能;最后,就是要懂得如何設計軟硬件設備。機械設備都是在制造廠完成設計組裝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對部分設備進行重新設計,所以要求高校學生掌握一定軟硬件知識,對機械設備進行改造,使之滿足實際生產需要。
2.電工電子實踐技能培養教學體系的建設
對于理論基礎較好的學生,可開設“電子技術綜合實踐”課程,學習內容包括軟硬件聯調、制作電子作品、使用仿真機、設計電子系統、使用儀器儀表等,而且其中的難易度以及知識面涉及度可分層次遞進;如果學生基礎理論水平較差,可開設“儀器儀表使用”以及“電工基礎實踐”等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懂得如何認知元器件,懂得操作儀器設備以及提升硬件制作水平,但對于軟硬件聯調、使用仿真機、軟件編程等方面的能力可不做過多要求。
此外,還可建立網絡學習平臺。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電工技能,需要建立完善的“電工技能”網絡課程。課程可包括重點解剖、識圖訓練、網絡教材、模擬訓練等內容。而且設計的網絡課程要與學生的學習特點相符,要將重點放在設計學習策略以及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方面,讓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環境更好的掌握知識。并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主動學習,并加強交流。并以實訓要求與教學內容為基礎,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練習教學法以及項目教學法等新興教學方式,使教學環節、實訓場景能夠得到結合,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培養學生的電工技能有很大幫助,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水平。
3.建設“雙師”與科研相結合的實踐型教師隊伍
教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業務水平與職業道德,還要具備較高的電工電子實踐水平,熟悉不同崗位對于電工電子技能的要求以及具體操作內容。科研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必要支撐,能夠彰顯出教師的教學能力。因此,建設“雙師”與科研相結合的實踐型教師隊伍能夠對加強電工電子實踐技能培養教學體系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1加大崗位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對于實踐型教師來說,教學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環。高校應將培養教師教學能力納入到任務規劃中,使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利用崗位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加大崗位培訓力度,對培訓制度進行完善,定期組織培訓工作,讓教師學習教學方法與教育理論。對實踐能力較弱的教師,要指定具有良好經驗的教師擔任導師,通過實訓、上課實習等空隙進行傳幫帶,這樣就能縮短教師培訓時間,并使新老教師進行交流,對教學方法進行探究與思考。
3.2落實任職計劃,豐富教師實踐經驗
目前,實踐教師學歷有了明顯提升,但是實踐經驗方面仍然不足。所以,要進一步豐富教師實踐經驗,提升實踐教學的有效性與針對性。教師要以崗位鍛煉為主,并對專項課題進行深度研究。與企業加強合作,以企業為基礎建立培訓基地,將實踐經驗不足的教師送至科研機構進行鍛煉,提高他們的實踐經歷。
3.3建立多向交流機制,改善教師隊伍機構
目前高校中實踐教師選拔機制不合理,對提升實踐教師整體水平非常不利。所以,應建立多向交流機制,改善教師隊伍機構。可聘請實踐能力強的教師充實教師隊伍,企業中的管理干部或是一線技術人才可來校兼職,擔任實踐教師。并且與其他高校合作,交流工作經驗,吸收其他高校的優秀成果,所以要進一步拓寬教師外聘渠道,以多種形式引進人才,為實踐技能教學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電工電子實踐技能的能力要素進行了具體分析,明確了高校電工電子實踐技能的教學方向。對于實踐水平較弱的學生可開設“儀器儀表使用”以及“電工基礎實踐”等課程,對于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開設“電子技術綜合實踐”課程,以培養學生電工電子實踐技能為基礎,建設“雙師”與科研相結合的實踐型教師隊伍,希望上述方法能夠對建設電工電子實踐技能培養教學體系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柳貢慧,徐靜姝,鮑潔,等.應用型大學建設發展之實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6,6(02):109-113.
[2]彭建俐.以理論知識為主的網絡課件開發設計方案[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21(04):333-335.
[3]于春燕.高校網絡課程的功能與結構設計[J].滁州學院學報,2015,7(02):109-111.
[4]劉軍山,黃啟來,蘇學軍.基礎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實踐技術與管理,2016,29(06):158-160.
(作者單位:91206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