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亮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推進,人們對學生的數學教育越來越關注起來。因此,中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各種途徑,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立足于以巧用多元化教學法,提升中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為探究的過程,希望借此為中學數學研究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中學數學;有效性
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借助多元化教學提升學生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每一名中學教師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基于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創設生活情境,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巧用合作學習,活躍課堂氣氛這幾個方面著手進行,以下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分別進行介紹。
一、基于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教育行業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有著聲像俱佳、圖文并茂的特點,它可以將數學課本中抽象的、復雜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只會使學生感覺數學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最終導致他們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基于此,教師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以此激發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三角恒等變換”時,為了讓學生對三角恒等變換公式的框圖有個初步的了解,并熟悉公式之間的內在聯系,能用公式求三角函數值及三角函數的性質。上課之初,我借助PPT軟件將備課時準備的課件通過PPT展示了出來,以此進一步促進他們的思維能力發散。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能有效節約數學課堂時間,還通過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創設生活情境,拓展學生思維能力
一些中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在學習與生活相關的數學內容時,他們吸收知識時就特別快。基于此,教師在教學時,可將生活與數學知識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在較短的數學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吸收數學知識,并促進多元化教學的成效性。例如,在學習“概率”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什么是隨機事件的概率,認識到概率是反映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并理解“事件A發生的概率是P(A)=■(在一次實驗中有n種等可能的結果,其中事件A包含m種)的求概率的方法,并能求出簡單問題的概率。”上課之初,我引出了這樣的一個引子,如:“同學們,大家在生活中見過骰子嗎?”隨著我問題的拋出,學生紛紛說:“老師,我見過。”聽到學生的回答,我拿出備課時準備的骰子,學生的注意力被我手中的骰子所吸引,我說:“你們猜我將這枚骰子拋出去,向上的一面的點數有幾種可能?出現向上一面的點數是2的可能性是多少?其他點數呢?”隨著我問題的提出,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著,有的說:“會出現6種可能。”還有的學生說:“出現向上點數為2的可能性為六分之一。”也有的學生說:“其他點數也會出現。”通過我多次拋出骰子做實驗,驗證了學生的答案。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讓學生理解了概率的意義,還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進而體會到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巧用合作學習,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氣氛好,學生就會比較活躍,參與度也會相對較高,那么學習的效果就會好;反之,課堂氣氛壓抑,學生沉默無言,懶得表達與參與,那么教學效果一定會不好。基于此,教師一定要懂得利用合作學習的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而提高學生的活躍度,促進他們思考,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隨機抽樣”時,為了使學生理解隨機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上課之初,我先拋出了一個問題給學生:“你們數學成績好不好。”隨著我的講解,有的學生說:“還行。”也有的學生說:“不好。”還有的學生說:“好。”聽到學生的回答,我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即隨機抽樣。”此時,我看到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我這里。接著,我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并為他們提出幾個問題,讓他們在組內互相探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探究的精神。
綜上所述,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多元化發展趨勢下,我國教育需要不斷創新變革,其中,中學數學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中學數學教師需要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積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理解。
參考文獻:
[1]陳元志.多元互動構建初中數學有效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6,3(1):43.
[2]徐榮全.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8,7(2):9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