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創新思維在工程訓練中應用的必要性,從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積極改善實踐教學的方法、加強創新型教師的引進與教育、全面推動實踐教學的創新活動等方面探討了創新思維在工程訓練中的應用策略,給理工類院校的工程訓練展開帶來了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創新思維 工程訓練 實踐教學 創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TB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224-02
一、創新思維在工程訓練中應用的必要性
在傳統的金工實習體系中,學生往往都有固定的任務,并且會按照教師所指示的流程來完成各個實習任務。這種教育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學習到實踐技能,并且整體教學也具有較高效率。但是這種方法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容易使得學生的思維被固化到既定的流程中。以前我國市場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較顯著,這種工程實踐教育方法往往能夠取得較好成效。但是當前我國市場人才需求已經出現了變化,開始需求創新型人才。因此工程訓練也應該重視創新思維的融入。
二、創新思維在工程訓練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對于當今理工類院校人才培養來說,提高學生創新意識是非常關鍵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學生從自身認識方面追求創新,并且能夠將創新放在自身工作的首位。而對于當前我國高校學生來說,由于長時間接受模板化教育,其創新意識存在顯著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工程訓練的過程中就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且能夠將學習到的各類知識沉淀下來,能夠提高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實際工程訓練開展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該針對學生開展一些創新訓練指導活動,能夠在教育剛開始的時候就轉變學生的思維,突破傳統教育的思維瓶頸,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積極改善實踐教學的方法
創新思維在工程訓練教學體系中的融入還應該積極改善實踐教育的方法。在具體教學方法上,可以分為三個基本流程。第一,在訓練開始的時候,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對于工程訓練進行整體的認識,領悟工程的含義,熟悉工程訓練全過程中各個設備的操作方法,便于后續訓練課程的展開。第二,在接下來的訓練的時間里,可以考慮給學生安排一些創新訓練的相關活動,并引導他們進行自主的設計與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學生都應該在教師指導下設計出一些簡單作品并進行自行加工。這個環節,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有了初步的體現。第三,在實習的最后階段,結合實習課程的相關任務來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創新訓練工作。這一階段要求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理論教學內容來進行實踐創新,并能夠借助創新任務來完成訓練的內容。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提高針對單個學生的指導力度,還要及時更正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不正確行為,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創新型教師的引進與教育
創新思維在工程訓練中的融入也需要一定的師資力量,這也需要高校能夠針對工程訓練來不斷提高自身的師資力量。一方面,應該能夠制定對于工程訓練教師的招聘標準,真正招收一些具有較強訓練指導能力的教師群體,能夠較好勝任工程訓練的相關教學要求。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加強對創新型教師的培養,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考慮直接引進相關行業中的一些優秀技術人員前往學校工程訓練場所來進行現場指導。這樣以后,教師與學生都能夠在工程訓練中融入實際崗位環境,提高工程訓練教學的有效性。
(四)全面推動實踐教學的創新活動
高校工程訓練在下一步發展中也應該積極推動實踐教學的創新活動,全方位貫徹創新思維。對于當前高校工程訓練的實際情況來說,可以考慮開展一些科技創新類公選課或者直接開展一些創新講座。大部分學生對于新知識和創新內容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而通過公選課與創新講座的方式也能夠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除此之外,高校在校內也應該立足于工程訓練來開展一些技能競賽,或者在校內引導建立一些創新設計俱樂部,構建高校的內部創新環境,最終使得創新思維融入到工程訓練中去。
三、結束語
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工程訓練能夠串聯學校的理論教育和實踐教學,保證高校最終人才培養的效果。因此理工類院校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工程訓練,并且能夠在訓練教學過程中融入創新思維,真正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素養的高素質人才。這也需要工程訓練教師能夠全面融入創新思維的相關內容,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這樣以后,創新思維就能夠真正融入到工程訓練整個體系中去,實現工程訓練在新時代背景下的變革發展,提高最終教育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劉毅,何周亮. 基于能力遞進的金工實習創新改革與實踐探索[J].農家參謀,2018(01):150.
作者簡介:
李恩(1982年10月-),男,布依族,貴州省安龍縣人,本科學歷,講師職稱,主要從事高校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