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娟
摘 ? 要: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承載各個民族充實的精神內涵,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應擔負起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提升學生文化信心的關鍵任務。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通過調研、探討等渠道,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課程中,以提升教學的質量,并在學生心中植入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關鍵詞:《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04-0040-02
我國擁有優秀傳統文化,即民族獨具的精神標記。現如今,各類思潮與理念不斷涌現,沖擊著我國人民的傳統觀念,進而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和是非判斷,學校與教師應深層次發掘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特征和內涵,以提升學生的文化信心與文化自覺。《道德與法治》相關的教學就為學生輔以了價值理念,而教師務必要擔負起引領學生學習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文化信心的責任。
一、平時熱愛學習,嚴苛要求自我
現階段,許多小學生在平日完成課后作業時顯得不夠認真,但他們在課堂上卻能主動完成教學任務。這是由于在學校中的主動是為了讓教師對自己產生一個好印象,他們并未感悟到學習的趣味性,這些都是附屬驅動力的影響。而如何將附屬驅動力轉化為學生的內驅力,這是值得教師思考和探索的。
在教學《上課了》這篇文章時,教師提出問題:“在前段時間的學習中,大家獲得了何種感悟?在開展學習期間,是否可以體悟到歡樂?”,在學生明確問題后,教師應引領學生開展討論,在此期間,大多數學生都回答說:“獲得教師的表揚與激勵會讓自己歡樂”。接著,教師指出:“表揚與激勵意味著什么?”據此引領學生知曉表揚與激勵僅是一類表層現象,其指代了教師對于自身的認定與激勵等,這些均是學習成果優良所予以的正向影響。此時,教師給學生展示比如《鐵杵磨針》《毛遂自薦》等小型視頻,在學生中傳播“樂學”思想。
通過此種課型的學習,學生就會逐漸知曉好學即熱愛學習且擅長學習,而自己應成為具有良好品德且努力學習的學生,以及自己如何通過學習尋找到真正的歡樂。
二、了解農歷內涵,知曉古代歷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農歷”有關的涵義都不太了解。農歷即我國自古代至今的一大歷法,長時間以來被當作本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并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對《快樂過新年》這一文章開展教學以前,教師可以舉出部分例子,小紅每年要過兩次生日,其一是“公歷生日”,其二是“農歷生日”,但許多學生每年只過一次生日,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一例子作為這一課時的教學鋪墊。教師先讓學生討論為何小紅有兩次生日,并借用相關的小型視頻解釋“農歷”的來源;同時,分配相應的課余實踐任務,找出自己的農歷生日是幾月幾日。而學生的長輩中有部分僅過農歷生日,還可以讓學生調研長輩的農歷生日,并查出對應的公歷等。學生據此就能夠了解,不單自己具備兩個生日,每一年也都有兩個新年,即元旦與春節。
這一教學,來源于學生平日的生活,可以全方位激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盡管教學已經完成,但學生對“農歷”仍然保持著極高的興趣,其會逐步想要知曉“今天是農歷幾月幾日”,這樣就可以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進一步展開拓展。
三、知曉禮貌交談,禮儀行為優良
在對《我認識您了》這一文章實施教學期間,教學內容囊括了教師與學生的禮貌問候。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比較容易害羞,很難讓其公開展開交流。為此,教師在實施教學期間就應提問學生:“在開展教學以前向大家問候,老師覺得很舒心,這是為什么?”接著,教師可以指派部分學生上前,與教師就禮儀行為的動作關鍵點施以實地排練;在掌握了學生排練期間的表現后,教師就繼續提問:“同學們都這么懂禮貌,老師覺得很欣慰。大家想想,還要對誰進行禮貌地問候呢?”據此就可以延展至問候父輩、問候叔叔阿姨等。
另外,教師還應分配部分課余的踐行任務:回到家中,禮貌地問候各個長輩,借助教學實踐,學生可以準確地使用敬語、謙辭,逐漸培養禮貌待人的習慣。
四、剖析中秋佳節,品嘗各類月餅
在對《讓愛住我家》這一課文開展教學以前,教師應引領學生知曉:中秋節是我國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傳統佳節。然而,大多數學生僅知曉中秋節可以放假,而對于中秋節親人團聚的認知較淺。這類問題就能夠被當作《讓愛住我家》這一課文中“中秋節來臨,我們舉家到鄉村探望親人”版塊教學的引入步驟,教師應先行讓學生觀看中秋節相關的各類小型視頻。
比如,嫦娥與中秋節間的聯系、月餅相應的由來等,以彰顯出中秋節濃厚的節日氣氛;接著,教師再給學生展現日歷,告知學生中秋節是農歷中的八月十五日。使學生依據這一節日開展探討:“中秋節為何與月餅有關?為何要與親人團聚?為何要吃月餅?”等。借助這類引領,使學生體悟到中秋節親人團聚、歡樂平和的節日涵義。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要加強對教材的深層次發掘,搜集并運用學生所熟知的各類材料,將學生在開展學習期間產生的所有問題當作案例,引領學生一同調研、一同解決。如此開展德育教學,不單能夠讓學生提升道德水平,還可以全方位凸顯出優秀傳統文化的榜樣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