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作良
摘要:臨床檢驗基礎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同時也是基礎醫學的重要課程。目前在高校臨床檢驗基礎課程教學中,在教學方式和內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約著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發展。本文通過對高校臨床檢驗基礎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進行分析,分別對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內容做了一定的分析和談論,并且提出了一些教學方面的意見,供相關專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臨床檢驗基礎 醫學教學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3-0186-02
臨床檢驗基礎是醫學檢驗的基礎學科,也是醫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科技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應用到醫學檢驗專業中來,極大提高了醫學檢驗的整體水平。同時這也說明,醫學檢驗學科也就具有了更多的時代性和科學性。大量科技成果引入到醫學檢驗上來,一方面,極大提高了醫學檢驗技術以及醫療系統的先進性,另一方面,也使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醫學檢驗知識和技能,同時還應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來看待自己的專業,在時代不斷發展的同時具有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覺悟和思想。就臨床檢驗基礎這門課程看來,目前在高校的教學中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需要廣大的教師能夠正確認識該課程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臨床檢驗基礎具有的先進性以及和當下時代特點的學生進行緊密的結合,實現臨床檢驗基礎教學內容的不斷優化。
一、臨床檢驗基礎理論課程改革
(1)利用先進教學手段,提高理論教學效果。臨床檢驗基礎課程在內容上比較抽象,尤其是在理論課程上,會涉及許多形象思維的內容,學生在理解上有很多欠缺,若是單純通過課本的教學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能夠采用一些比較先進的教學手段,通過形象的方式來將復雜的理論內容展示出來,以達到增加學生理解力的效果。比如專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的多媒體技術,制作形象的立體的精致的電子課件,通過圖片、動畫和影像等形式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此外,目前信息化的教學層次不斷提高,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中,除了常規的課堂時間教學外,教師還可以在課下,利用線上的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教學內容。比如目前高校廣泛使用的“慕課”教學以及“微視頻”教學等,都能夠在課堂之外參與教學活動,進一步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
(2)圍繞教學大綱,突出教學重點。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大多都會在醫療系統的崗位上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目前醫學專業人員工作中的資格證書一方面是醫學技術和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不斷學習和提高醫學水平的體現。因此,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所做的不能僅僅簡單地把課本上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重點和方向,能夠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做好基礎。教師除了進行常規的課堂教學外,還要依托于教學大綱,突出重點的教學內容,以學生的職業考試為主,可以將一些考試用題留作課下作業,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并且能夠分析將來的工作與課堂教學的關聯性。這種教學內容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將來的工作內容,提高醫學專業學習的動力和執業能力。
(3)明確教學目標,把握職業方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學領域也朝著現代化的進程轉變。目前在醫學臨床檢驗領域,無論是各級醫院還是疾控防疫中心,都逐漸提高醫學檢驗設備和技術。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應該把培養現代化的醫學檢驗人才作為教學的目標,在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努力培養學生對于先進的檢驗設備的操作能力。不僅如此,目前科技正在逐漸發展,未來的醫學檢驗設備會如何進步,誰都無法估量。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應該能夠具備醫學領域的前瞻性,時刻保持不斷學習和創新的意識和思想,努力實現自身的未來職業的良好發展。
二、臨床檢驗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1)提高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醫學的臨床檢驗技術以實踐為主,在未來的醫學領域的崗位上,大部分的工作內容都是手工操作。高校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與實踐能力為最終的培養和考核形式為準,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雖然當下的醫學檢驗設備技術不斷提高,越來越自動化和信息化,但是作為一名醫學檢驗的學生,最基本的醫學臨床檢驗設備操作能力必須具備,比如手工顯微鏡的操作方法等基礎能力。教師在進行本門課程的實踐操作教學時,要將傳統的手工操作能力作為重點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親自動手來完成實驗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將來的工作奠定堅持的基礎。
(2)培養學生的臨床分析能力。作為一個臨床醫學檢驗人員,不僅應該具備堅實的檢驗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能力,更應該具備專業實踐分析能力和臨床對話能力。為了能夠更好地使學生適應工作的需求,應該強化學生對檢驗報告的分析能力。教師在進行實踐報告的內容分析講解時,要不斷向學生展示臨床檢驗基礎各項檢驗報告單,并且能夠作出詳細的解釋。比如,在展示醫院所做的血液常規檢測報告時,要盡可能詳細講述每一項的含義,包括英文縮寫、參考值等。例如,在教師發現一張血常規的化驗單的血紅蛋白和血細胞都明顯低于正常值,在檢驗過程無誤的情況下要求學生判斷這種檢驗是何原因。學生在通過臨床檢驗基礎的學習認知后,能夠明白血紅蛋白和血細胞在相互結合時常用于貧血的判斷,因此可以表示出攜帶此檢測樣本的病人患有貧血的疾病。此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檢測報告的內容,繼續引導學生對貧血的種類和臨床表現做進一步的探討。這種對檢測報告的分析和臨床癥狀討論的教學,不僅增強了學生對于臨床的分析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拓展專業的技能。
(3)增加學生的臨床見習機會。從目前的醫學檢驗技術發展來看,醫療系統的臨床檢驗已經實現了基本的自動化操作,大大提高了醫學檢驗的效果和準確性。而目前許多高校的醫學檢驗專業,檢驗設備和儀器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學生還是通過傳統的手工操作為主。而且許多高校的實驗室規模較小,學生實驗教學的課程安排完全不能滿足實驗課時的要求。因此,高校對于醫學臨床檢驗專業學生來說,要增加學生的臨床見習的機會。一方面要加大學校實驗室的建設,增加實驗室的規模,更新醫學檢驗設備,實現醫學檢驗實驗室的自動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積極安排學生到地區的各大醫院、防疫中心等醫療系統進行參觀學習,熟悉和了解最先進的醫學檢驗設備。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實踐環節的多樣性,同時也能夠減輕學校實驗室的教學壓力。
三、結語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科學技術應用于醫療系統中,很多世界性醫療難題逐漸被解決。高校的臨床檢驗專業也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以此來適應不斷進步的醫療技術。臨床檢驗基礎課程作為醫學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是學生進入醫學領域、成為合格醫務人員的第一步,因此,廣大教學工作者應該充分重視起來,通過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教學水平,發揮自己的優勢,完成臨床檢驗基礎教學改革任務,為社會培養更多先進的臨床檢驗專業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歸改霞.任務引導下的臨床檢驗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J].生物技術世界,2016(2):240-240.
[2]郝艷梅,潘少君,張楠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臨床檢驗基礎教學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1):4-5.
[3]李俊.臨床檢驗基礎實驗教學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中的相關改革和實踐探討[J].現代婦女(下旬),2015(1):212-213.
[4]張麗霞,黃珮珺,高麗等.實踐教學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中的重要性[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4):791-792.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