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學前教育專業而言,視唱練耳樂理是一門基礎類課程,影響著學生以后的教育工作。基于此,文章研究了視唱練耳樂理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先制定出科學詳細的教學計劃,其次要在教學中使用科學的方法,切實提高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樂理教學;教學方法
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輸送了大量的幼師人才,幼師的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幼兒教育事業。因此,高校必須要重視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素質水平,視唱練耳樂理是學前教育專業最為基礎的課程,教師需要反思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制定教學計劃
在音樂課程中,基礎類知識課程包括樂理課程、視唱課程以及練耳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教學,讓學生可以在幼師工作中,具備充足的能力展開教學。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的重點內容,只有確定教學重點,才能展開教學計劃。其次教師需要科學劃分課時,設定每一個章節的課時,每個課時包含的知識點。根據學生應用知識的主次,重點練習重要知識,將音高和節奏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和弦和音調教學以聽力為主。同時需要重視樂理知識的交融性,在樂理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琴法程度和進度,要重視同時展開。在視唱教學中關注學生對發聲方法的掌握,通過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可以在實踐課程中將樂理、視唱以及練耳三部分的聯系,也能夠對學生的舞蹈、琴法以及聲樂等課程起到輔助作用。
二、高校學前教育本科專業視唱練耳樂理教學方法
(一)在視唱教學中應用構唱教學。視唱教學是要求學生可以柔和的發聲,對音準有一定控制能力,還要進行準確敏感的耳音訓練,在教師監聽和學生配合之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認識到高音之后,能夠掌握簡單的節奏,跟著伴奏進行視唱。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并不具備足夠的音樂基礎,很多學生無法唱準簡單的旋律,個別學生雖然音高準確,但是離開伴奏立刻會走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構唱方法,幫助學生準確的視唱。例如:在一段視唱旋律中,前三個小節都是二分音符,跨度包含四度,對于學生而言,演唱稍有難度。學生演唱過程中從前一個音進入下一個音,也就是二分音符之間加入了黑色四分音符,學生使用唱名演唱do、fa的時候,多了兩個音成了do、re、mi、fa,學生構唱準確再進行四度旋律的演唱,讓音準問題得以解決。
(二)在練耳教學中培養音樂感覺。在練耳教學中,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識譜記譜,更多的是對視唱進行規范,同時可以達到準確聽辨。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音樂的學習和審美需要依靠聽覺實現,只有聽準,才能做到唱準,明白如何欣賞音樂,才能對音樂美有更深的追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耳力和樂感,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通過聽唱訓練,逐漸滲透聽覺效果。在視唱練耳和樂理教學中,聽覺訓練發揮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單雙音聽辨、和弦聽辨以及節奏中,聽覺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需要通過音樂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可以從兒歌開始,幫助學生對練耳技巧逐漸熟練,然后逐漸增加音樂的難度。例如:開始使用《兩只老虎》、《讓我們蕩起雙槳》等兒歌,然后利用《祖國吉祥》等成人音樂展開教學,通過兒歌和成人歌曲的對比,讓學生更深入的掌握練耳技巧。
(三)在樂理教學中使用圖例教學。在樂理教學中,音高、音程以及節奏等部分的教學相對困難且重要,通過圖例教學能夠更好的傳遞樂理知識。例如:在音程教學中,將全部音程按照度數寫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音級之間音程的關系,學生可以利用圖例對稱性掌握音程轉位。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口訣讓學生進行記憶,在講解完音程音數以及度數之后,使用口訣如:大二大三,無半音等,學生在口訣的幫助下,可以更加快速清晰的識別音程。
(四)在實踐教學中利用模擬課堂。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對幼兒課堂展開模擬。如教師隨機選一名學生充當幼兒園的教師,讓其他學生扮演幼兒,展開分組教學。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模擬活動,通過打節奏等活動,體驗教學實踐的過程。在教學環節中,學生可以親自體驗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扮演幼兒也能夠了解幼兒在唱兒歌時的情緒,從而方便學生進行教學實踐的反思。在實踐課程中,學生會對音樂知識進行鞏固,能夠利用不同的手段實踐音樂知識。歌曲不僅能夠將人們內心情感反饋出來,更能舒緩人的情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兒歌展開教學,讓學生進行兒歌演唱,讓學生可以掌握更加準確、系統的兒歌,從而可以在教學中應用兒歌。
(五)保持教學靈活性。在樂理教學中,教材上知識的排列順序并不足夠科學,教師的教學可以對知識順序進行調整。例如:樂理教材中是按照音組、音名和唱名的順序講的,可以調整為導入音級、音名、唱名,尤其需要將簡譜和五線譜的記法展示給學生。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始終保持靈活性,需要將簡譜和五線譜結合起來。學生作為初學者,區分音組比較難掌握,因此教師要通過提升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程度,讓學生準確理解音高。
(六)定期展開考核。一般情況下,學期末會進行樂理筆試、視唱考核以及聽力考試,但是教師也需要在日常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小考核。在開課三周之后,學生基本掌握音高和音長,教師要設置階段性考核,讓學生保持緊張感,提高對樂理知識的重視??梢愿鶕R譜水平和視唱水平設定A、B、C三個等級,通過定期考核教師對于學生的真實水平具備一定的了解,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考核結果,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在視唱教學中,教師可以隨機選出學生進行視唱,了解學生真實水平,避免在齊唱中濫竽充數的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之后,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展開視唱練耳樂理教學。如在視唱教學中應用構唱教學,在練耳教學中培養音樂感覺,在樂理教學中使用圖例教學,在實踐教學中利用模擬課堂。要時刻保持教學靈活性,并定期展開考核。
參考文獻
[1] 周昕佚.高校樂理與視唱練耳整合課程多樣化教學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2):327-328.
[2] 陳錫林.高職“基礎樂理和視唱練耳”課程的“舞臺化”改革[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19(03):21-24.
作者簡介:王琭軒(1987- ),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專職教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