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溪
摘要: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研究工作是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該項研究工作內容的科學有序開展,能夠幫助人們更加全面清楚了解掌握到漢語詞匯和構詞法的實際發展變化,同時為我國漢語構詞法深入研究提供科學參考依據,推動我國學校漢語詞匯教學穩定持續地發展。本文將進一步對現代漢語新興詞綴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詞綴
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研究作為一項值得學者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的語言現象,對新興類詞綴進行科學有效研究具備了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首先,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對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進行研究工作,能夠幫助人們清楚認識了解到類詞綴的相關特征和漢語構詞體系,同時把握附加式構詞方式的未來發展趨勢。然后,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實踐研究成果還能夠用于科學指導學校漢語教育和外漢語教學,實現學習者科學系統地進行大量詞匯學習。類詞綴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構詞能力高、結構整齊以及使用頻率大等,類詞綴教學是現代漢語教育不可或缺的工作內容。
一、現代漢語新興詞綴前期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一)重現象描寫而輕理論總結
在傳統漢語新興詞綴研究工作中,大多數學者只是關注到對現象的描寫,一定程度忽視了對那些隱藏在現象背后深層理論問題的探討分析工作。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界定標準缺乏相關的可操作性,新興類詞綴的意義存在兩種特征,一種是未完全虛化,另一種則是有所虛化。而對于如何去衡量判定類詞綴的有所虛化,還是未完全虛化并沒有實際可操作的相關標準[1]。
(二)研究不夠科學系統
在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前期研究工作中,學者往往只是簡單零散列舉出關于類詞綴的問題,雖然說某些類詞綴研究工作成功取得了挖掘語言現象的成果,同時也作出了相關的文字解釋,亦或者是提出了一些令人值得進一步思考研究的問題,但歸根到底還是沒有全面展現出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全貌。與此同時,以往類詞綴的研究工作存在很多方面內容已經無法有效涵蓋新興的語料,研究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學系統性和整體性,這樣就會導致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相關研究成果不被學術界所關注重視。
二、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主要類型
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類型主要包括了三種:1)音節類型。音節類型又分為了兩類,它們分別是單音節新興類詞綴和雙音節新興類詞綴。其中單音節新興類詞綴涵蓋了25個,比如“男”、“女”、“風”、“黨”等。雙音節新興類詞綴涵蓋了44個,比如“一代”“二代”、“漲漲”“抱抱”等;2)虛化程度類型。虛化程度類型也分為了兩類,它們分別是典型的新興類詞綴和非典型類詞綴。其中典型類詞綴既能夠符合嚴格的操作性標準,又可以達到相關的分析性標準,其主要有“熱”“潮”“客”“控”等。非典型新興類詞綴通常指的是既不符合嚴格操作性標準,也沒達到相關分析性標準的類詞綴。非典型類詞綴主要有“男”、“女”、“一代”、“二代”、“擠擠”、“多多”等;3)表意類型。表意類型主要分為了四類,它們分別是來源于親屬之間稱謂表示某類人群的新興類詞綴、來源于常規詞匯表示某種社會現象的新興類詞綴、來源于常規詞匯表示某類社會群體的新興類詞綴以及來源于常規詞匯表示某種社會事物的新興類詞綴[2]。
三、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語言內部原因
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受到語言內部原因影響。語言內部原因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現代漢語自身的特點,漢語子在語音方面具有一定的超分析性、隱性特征以及伸張力,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有效形成與漢語自身特點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常情況下,新興類詞綴都是通過聯想、想象以及隱喻類推與各種意義不同,但是存在一定關聯的語素進行優化組合構成的新詞。就比如,在前問中提到的“控”,該新興類詞綴與新的詞根成分組合搭配構詞,與“國安”“寵物”“國防”等作為詞根成分相互結合,就能夠形成以“喜愛某件事物的一類人”為共同語義要素的聚合詞族[3]。漢語在語義上的意合分析性決定了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產生,同時推動了新興類詞綴的快速傳播和應用。
(二)語言外部原因
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產生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受到語言外部原因影響。就比如,社會生活變化的影響。隨著社會生活地不斷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了解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和新現象,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會導致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持續增多,為了適應社會生活變化的相關要求,避免新事物語言出現空位和缺失,就需要利用新興類詞綴與詞根相關結合構成新詞的這種語言詞匯發展形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研究工作發展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學者深入研究分析新興類詞綴,確保研究工作的科學系統性和整體性。通過加強對現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幫助人們全面把握到漢語類詞綴的全貌。
參考文獻:
[1]趙吉云.現代漢語中新興類詞綴的研究[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7,11(09):74-75.
[2]井苗.現代漢語類詞綴研究述評[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1(04):97-101.
[3]張青.現代漢語類詞綴的原型范疇分析——從類詞綴的判別標準說起[J].漢字文化,2016,09(0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