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劉琦
摘 要 文章以《第一行代碼 Java(視頻講解版)》為例,介紹“互聯網+”背景下,從選題策劃、編輯出版、推廣營銷等方面,如何利用互聯網、即時通信工具、新媒體營銷、電子商務等新的“互聯網+”方法,開發出一部科技類的原創精品。
關鍵詞 科技出版;“互聯網+”;Java;新媒體營銷;選題策劃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0-0183-02
“互聯網+”成為當前我國的一個戰略發展方向,也催生了出版行業的重大變革。科技類出版,反映的是最新的技術發展,是最能體現“互聯網+”給出版帶來變革的一個出版方向。本文將從選題策劃、編輯出版、推廣營銷等方面,以《第一行代碼Java(視頻講解版)》為例,探討如何利用互聯網打造科技原創精品圖書。
1 選題策劃
1.1 選題方向確定
科技類精品力作的選題方向,并非一定要關注高精尖技術,“普通”“大眾”的選題,只要找準市場定位,進行充分進行調研,一樣可以創作出精品力作,而且其受眾群體更廣,社會價值更大。IT行業是近幾年來非常火熱的一個行業,大批高校畢業生在求職中投向IT行業。學習一門編程語言,成為了畢業生向IT方向邁出的第一步。因此,我們的選題大方向設定為基礎編程語言方向。在眾多的編程語言中,選擇哪一門編程語言作為選題方向呢?這里我們通過互聯網進行了選題調研。首先查詢了當年PYPL(編程語言流行指數)。該排名是依據Google上關于語言教程的搜索頻率進行統計的,可以查到Java語言的排名位居榜首。再從國內編程市場進行調研,我們選取了國內在IT行業較有影響力的招聘網站——拉勾網,Java相關職位數量遠高于其他語言的職位。另外,據非官方統計,目前國內Java程序員人數有90萬,而且仍然有市場需求。從以上幾方面考慮,我們選取了Java作為選題方向。
1.2 作者遴選
Java這門編程語言,能寫的人很多。作者可以選擇高校老師,企業技術工程師,培訓講師等。而最終選擇了魔樂科技教育培訓公司的培訓總監李興華,也是通過互聯網調研得到的結果。高校教師理論水平高,但實戰項目經驗少;企業技術人員開發經驗豐富,但沒有講課經驗,不了解讀者需要什么;培訓講師雖然講課水平高,也有開發經驗,但往往技術過時。而通過互聯網調研,我們發現李老師擁有十多年的培訓經驗,而且從未放棄新技術的學習,培訓課程不斷更新,培訓結業的學生求職時供不應求,在培訓學員當中口碑極好。而且李老師具備豐富的寫作經驗,其作品銷量在當當等網店的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好評率極高。
1.3 選題特色
市場上Java教程非常多,要做出特色不容易,通過與作者充分溝通,以及對大量暢銷編程類圖書進行了分析,并對大量年輕的編程類書籍讀者進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幾條特色。
1)真正的國人原創精品,適合國人本土化學習需求。目前市場上的Java教程,同質化嚴重,而Java概念晦澀難懂,需要根據國人的學習習慣,把復雜的概念講得簡單生動,降低初學者門檻。2)將傳統的紙質書與在線視頻相結合,傳統與新媒體互動,取長補短。紙質書知識系統、視頻課程講解生動,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兩者結合起來。特別是本書提供的視頻是作者教授培訓班的內部教學視頻,具有極高的學習價值。3)提供海量例題與習題。學習編程沒有捷徑,只有大量地練習,才能掌握技術。書中提供大量的例題,讓讀者充分理解每個知識點;提供豐富的習題,讓讀者舉一反三。而且每個例題與習題都是作者精心設計的,全部原創,沒有“拿來主義”。4)將企業當中會用到的實用技術進行深入講解。大部分讀者學習編程技術,是為了求職。本書將作者多年企業培訓經驗和面試經驗,以及企業會用到的技術進行詳解,讓讀者在求職時可無縫對接。5)提供豐富配套資源。為了方便讀者學習,本書還提供了源代碼、視頻文件、習題答案等;對于教師讀者還提供了PPT教學課件、教學大綱、考試試卷等,讓老師好教,學生好學。
2 編輯出版
精品力作,在作者交稿后,對書稿進行中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本書在確定題目、配套資源建設、版式設計、封面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具有“互聯網+”特色的中耕。
2.1 確定題目
“互聯網+”時代,一本書的題目如果起得好,其對圖書銷量的促進作用會被放大。經過多次討論,最終確定了“第一行代碼”這一名稱,既具有很強的辨識度,又突出了本書是為初學者量身打造的,而且還能形成“第一行代碼”的圖書品牌。同時,加上“視頻講解版”,把本書的最大賣點做了強調。
2.2 配套資源建設
如何做到移動學習,對傳統的紙質書是一個難題。移動學習重要的是隨時隨地能觀看視頻。為此,利用了人民郵電出版社“人郵學院”技術平臺,將視頻資源轉化成二維碼,并將二維碼放置在書中相應位置。這樣讀者在學習時,首先通過掃碼看視頻,對本節內容有直觀的了解,然后通過看書,將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效果比傳統圖書更好。而對于習慣在電腦上看視頻的讀者,也提供了光盤和網盤下載,分別對應于電腦有光驅和沒有光驅的讀者。
2.3 版式設計
如何通過書的設計,將書中特色呈現給讀者,是開發精品力作的一個關鍵問題。
1)特色欄目設置。書中眾多特色,如何更為突出地體現出來,讓讀者更為重視呢?這里我們為每個作者精心設置的欄目,起了恰當的名字。如“技術穿越”,是讓讀者清楚地知道某些技術的使用場景,為日后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常見面試題分析”,則是針對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以及企業在筆試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幫助讀者更好地理清知識結構。
2)目錄設置。眾多優點如何讓讀者盡快了解到呢?我們對圖書目錄進行了精心設計。首先,在目錄中加入了每章的小欄目數量,讓讀者一目了然。其次,為了方便讀者查閱視頻,還專門做了視頻目錄,將視頻所在位置及時長進行了標注。圖書出版以后,讀者也反饋視頻目錄為他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3 營銷推廣
“互聯網+”時代,圖書的推廣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何做好“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推廣工作,已經不單單是圖書發行人員的工作,也值得每個編輯去思考,“編發”互動非常重要。
3.1 宣傳材料制作
編輯更了解產品的內容,所以編輯需要為發行人員提供豐富的產品推廣“炮彈”,讓發行人員打響第一炮。一部精品力作,是值得為其制作生動詳細的宣傳材料的。宣傳材料首先要吸引人;其次要把所有特色總結升華,并通過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最后宣傳材料應便于網絡傳播,適合網店頁面展示,宣傳材料應實事求是,不可夸大其詞。
3.2 發行渠道
傳統的地面店發行只是渠道之一,而網店已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本書在出版后,除在地面新華書店發行外,還在當當、京東、亞馬遜以及天貓店做了發行,將宣傳材料放在了該書的各網店頁面上,并與部分天貓店進行了溝通,使其成為該店重點宣傳推廣產品。
3.3 新媒體營銷
“互聯網+”時代,基于新媒體的營銷方式不可忽視。本書使用了多種新媒體營銷方式。
1)建立讀者QQ群。學習編程,遇到困難和瓶頸是不可避免的,沒有人指點和鼓勵,很容易放棄。建立QQ群,既可以得到作者和老師的幫助,又可以讀者之間互幫互助。本書出版2個多月時間,加入QQ群的讀者上百人,而且QQ群非常活躍,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2)公眾號推廣與軟文營銷。為配合營銷,專門為本書寫了軟文,在出版社公眾號上進行了發布,并被其他計算機編程類公眾號進行了轉載,文章閱讀量目前已超過2萬。
4 產品效果
作為一本新書,一個多月的時間即進入了“京東計算機與互聯網類圖書銷量榜”。出版2個月時間,銷量已接近萬冊。本書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京東、當當等網店好評率極高,讀者反饋本書適合入門,掃碼看視頻的方式也比其他圖書有了明顯的優勢。本書還被部分高校選作教材,老師們表示,本書比傳統Java教材內容更豐富,技術更先進,對于學生就業有很大幫助。可以說,本書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又取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5 結論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新媒體的營銷方式,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這些都為打造精品力作提供了更多的方法。應利用好這些技術與手段,將其與傳統的編輯出版流程相結合,打造更好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