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當前高中教育中已經廣泛將這些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其中最受師生歡迎的教學形式就是“微課”,并且這也是一種非常優質的教學資源。而且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為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色彩。因此,通過對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明確其特點以及重要性的同時,更好地借助其優勢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數學教學活動,從而真正有效地促進高中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增強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措施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微課;運用措施
微課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視頻錄制簡短、碎片化的數學知識點、考試真題、模擬題的一種微型課程制作。微課的授課時間一般在五分鐘到十分鐘之間。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對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微課內涵以及其作用分析
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生活與工作都帶來極大的便利,而且在各個領域中也已經被科學技術所覆蓋,尤其是教育事業中,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教育活動中最為有效的輔助工具,能夠科學有效地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而微課就是新時期發展的重要產物,其為教育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微課也是開展教學活動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作用更為突出,不僅能夠提升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和質量,也能著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對于微課來說,其載體是網絡,通過網絡有效地把教學內容和計劃設計成視頻或是音頻,進而通過這樣的形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模式,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且微課教學活動不受時間、空間上的制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隨時開展學習,能夠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限制性,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2微課制作的步驟
第一步:首先要選擇微課的內容,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水平,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定微課的內容。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學生學習上遇到的知識難點,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分析這些知識難點以此作為微課的內容。
第二步:設計微課的內容,微課視頻較短,時間要控制在5~10分鐘,內容要直奔主題,語言表達要言簡意賅。為了提高微課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運用圖像、PPT、動漫等手段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提高微課的吸引力,使得課堂能夠順利地進行。
第三步:保證視頻內容的完整性,錄制好視頻后,教師需要對視頻進行整合。視頻后期的編輯是制作微課視頻的重要環節,教師需要耐心地整理教師錄制的視頻和其他所選內容。為突出重點,視頻中可以文本框的形式標注重要知識點,也可以在視頻中放上背景音樂和相關字幕,加深學生的印象。
3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措施
3.1運用微課設計課前導入環節,引導學生預習新課知識
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預習是學習每課知識的關鍵部分,良好的預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學數學知識,并且也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增強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預習的方法會受到時間與空間上的制約,導致很多學生沒有時間去對新知識點進行預習,從而影響教學效果。而在教學中運用微課,就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可以借助微課來為學生設計預習內容,通過設計教學視頻,并分享到網絡上,學生就可以隨時隨地在網絡上觀看和學習到相應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新課內容,為其后期學習能夠奠定良好的基礎。
3.2應用微課創設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微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設良好的環境,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四“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的制作來向學生展現動態化的平面向量,通過視頻觀察加強學生對平面向量概念的了解,并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平面向量坐標表示方法。再比如進行高中人教版數學“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向學生具體展示兩根被拉直的繩子分別固定在一張桌子四條腿對角線上的過程,由此讓學生認識到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定義。另外,在學習高中人教版數學“長方體的體積”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向學生展示“伊利純牛奶盒中的牛奶量”,進而引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將數學知識置于生活化的情境中,另一方面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3.3利用微課幫助學生突破重點
與其他學科不同,高中數學邏輯性比較強,抽象概念比較多,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往往難度比較大。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學生應變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攻克數學重點與難點知識時,遇到比較大的困難,久而久之,學生將會失去學習興趣。將微課視頻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重點單獨拿出來簡介,針對性更強,學生還可以利用微課視頻的重復性,對不懂的內容進行反復觀看,學生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3.4應用微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往往無法為每位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了開放的空間。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一課的時候,學生可以借助數學教育網、中國遠程教育網、高中數學資料庫等網絡微課資源開展自主學習,進而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效果。
3.5利用微課鞏固所學知識
無論學習什么類型的新知識,為了加強記憶、提高運用該知識的能力,都要進行鞏固練習。高中數學知識尤其復雜困難,因此,就更要求學生在學完新知識之后強化練習。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可能使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掌握,教師也不可能對某一個重點和難點進行反復講解,直到每一個學生都熟練掌握這一知識,因為不僅課堂的時間有限,而且教師和學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這就要求學生一定要進行課后復習,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發到班級群里,要求學生反復觀看視頻,將課堂中的每一個知識都弄明白,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點問題一定要及時請教老師,充分利用微課的視頻來豐富自己的數學知識,掌握熟練運用數學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的特點明顯,微課程極適合學生自學,學習的內容、地點、時間也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微課視頻講解一個教學點,學生的學習自主空間是非常大的。微課在教學活動中會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應用微課進行教學通過實踐表明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讓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學生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學習視頻上的內容,也讓學生的學習任務更加靈活、輕松,達到了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淺析[J].任軍權.新課程導學.2018(02)
[2]試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J].劉金洪.新課程(下).2017(10)
[3]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J].楊富強.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4]微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探究[J].陳彥琪.教育教學論壇,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