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姣姣
摘? 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微課程教學法,對高職化工原理課程的教學和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針對微課程在高職化工原理課程中的具體運用以及改革進行了有效的分析。
關鍵詞:微課程;化工原理;課程改革;運用分析
在高職院校中的化工原理課程在理論性上相對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普遍感覺難度較大,尤其是針對書本當中一些單元性操作和工作原理的分析過程中,很多問題都表現得非常抽象化和概念化,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當中,對這方面的概念理解程度較低,造成了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偏低,通過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有效的吸引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提起興趣。高職院校中的化工實訓課程屬于化工原理課程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相比于理論學習來講具有更加的直觀性和綜合性,同時化工實訓課程與實驗以及實訓課程的范疇,在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有著重要的幫助。
1.高職化工原理課程對微課程的改革與運用分析
在高職化工原理課程的開展過程當中,需要培養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素質,讓學生可以有效的服務于化工行業的第一線,為社會企業提供出諸多優秀人才,在有效結合了高職院校中化工原理課程的實際教學狀況,在進行化工原理微課程的開發和研究過程當中,以推動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目標,不斷的提升學生綜合技術能力,同時推動專業課程教師的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這對推動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真正實現學校、企業以及學生三方共贏的良好發展理念。
“微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實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體[2]。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比如課堂教學案例片段等。微課還含有化工原理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資源,教師把課程內容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表現出來。“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1.1微課程教學的設計方法
在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精確的選擇,將理論知識、仿真內容、實訓資料以及企業的相關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形成了一種化工學科的教學模式.通過專題化的微課程教學方法,有效的適應了當前學生在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需求,針對學生不同專業的實際需求,設計出層次不一的化學教學內容,有效的適應了不同階段的學生學習的需要。化學教育專業的學生理論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已通過一種無實訓課程以及和其他專業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方式,對應用在化工專業學生來講,實施仿真實訓課程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吸收了單方面仿真教學內容之后可以實現和實訓課程的有效連接,將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同時引入到微課程當中,使得學生對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更加感興趣。除此之外將企業內部的實訓操作和視頻引入到微課程教學當中,不但可以有效的推動學校和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工程意識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1.2微課程的設計和開發
在微課程視頻當中,教師需要在課前制作出相應的PPT課件、flash動畫以及操作流程圖等,通過多角度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形象,將實驗課程當中的攝像機、照相機以及錄像機等相關設備有效的引入到實踐課堂的教學當中,可以讓書本當中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化,增強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在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可以及時的進行反饋,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將仿真軟件引入到課程制作當中,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實施自主手動操作,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收獲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開發微課程的過程當中,可以充分的運用高職院校當中學生動手能力較強的特性,和教師之間共同進行微課程的開發操作,充分的調動起學生自主開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枯燥的理論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保證學生在微課程的教學形式下不斷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也促進了高等職業院校在化工課程改革上的發展。
2.微課程在化工原理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在化工課程開展過程當中,理論課和實訓課之間很難實現有效的融合,通常情況下都會被安排在理論課程完成之后的一段時間來進行,這種情況就造成了理論和實際不能及時有效的加以聯系,對課堂教學的效果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將實際的案例有效的引入到實踐教學當中,將課本當中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進行有效結合,通過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學習效果,所以說在化工原理課程的發展過程當中,實施微課程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改革方向,對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完成課堂任務為主,課堂教學中的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實施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有效豐富了課堂教學的選擇的形式,對傳統教學模式中產生的弊端進行了彌補。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當中,微課程教學模式的開展對教師資源的有效運用非常明顯,有效濃縮了教學內容,同時明確了教學的具體目標,為學生在網上在線學習的新模式,打下了堅實的保障。可以在日常的理論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對其中一些沒有講解到的知識點,比如離心泵的運用方法、精餾設備的操作方法以及吸收解吸塔操作等相關的實踐內容,通過微課程視頻的方式來進行展示,通過網絡資源共享的模式向學生傳輸這些教學內容的細節,讓學生在課后的時間實現自主學習和自主研究,方便查找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操作技能。
3.對微課程在化工原理課程教學中的評價
針對微課程的教學評價效果,教師可以在微課程的評價過程當中,讓學生作為課程評價的主體,對微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制作效果進行評分。其中包含了教師對于某個知識點的動畫的設計,設備結構流程圖以及操作流程圖等是否表示正確的進行評價,學生還可以通過課程交流平臺對教師課堂的教學質量進行匿名評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改正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體現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模式,建立起全面性和現代化的課堂教學體系,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在課堂的教學學習過程當中揚長避短、共同進步,同時還可以針對教學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了解。在學生的業余時間,可以通過QQ微信等現代化信息交流的方式,在微課程中開展移動學習,有效推動了網絡教學資源的最大化運用,開展資源共享和交流平臺的建設,學生可以實時性的觀看微教學的具體教學方法,真正做到課前復習、課上提問、課下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學生觀看微視頻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向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并且提出相應的課程問題和學生之間進行問題的交流,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4.微課在化工原理教學中的總結和反思
把微課引入大專化工專業化工原理課程中來,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打破了學生學習的地域限制和時域限制。學生只需要有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電腦,就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在線學習。這不僅提高教學質量還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同時教師提煉出來的知識點又可成為生動案例或者經驗傳遞給其他的教學工作者。實現微課實踐在網絡中的分享與交流。推動化工原理專業課教師在知識點整合上的認識。也可把微課推廣出去。我們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來進行課程微化,教師能把微化的課程進行整合,使微化的內容整體化,使碎片化的內容系統化。總之,微課是現代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學發展的一種趨勢,但不能微課絕不能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微課只能被看作是大學化工專業化工原理課程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彌補。
5.結束語
通過微課程的有效引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教學資源的共享,有效的幫助的學生在課余的時間進行自主研究學習,并且在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有效的引入了微課程和實訓操作視頻的相關概念,通過視頻錄像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和直觀化的了解到實驗操作的具體步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武存喜.高職《化工設備使用與維護》課程改革研究──以延安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廣東化工,2018,45(11):282-284.
[2]曾飛虎,袁淑芳,李大剛.微課在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化工設備課程改革中的應用[J].林區教學,2018(04):40-41.
[3]王雪瑩.高職《化工原理》——離心泵操作微課程的設計與制作[J].山東工業技術,2017(04):36-37.
[4]劉鳳花,王全英,李徐東.微課在高職石油化工類專業實驗實訓中的應用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17(03):32-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