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
摘 要: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技工院校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德育始終是班主任的重要職責和基本任務,班主任在實施德育教育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關鍵詞:技工院校 德育教育 班主任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技工院校學生是我國青少年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未來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來源。他們現階段正處在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技工院校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觀、思想道德狀況,對我國產業生力軍的素質有決定性影響。不斷加強和持續改進新時代技工院校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于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德育的內涵,是使教育者按照社會的要求和受教者身心健康發展需要,對受教者進行系統的影響,把社會所要求的政治準則、思想觀點、法紀規范、道德規范和心理素質,內化為受教者個體素質的教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教育”等教育活動的總稱。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是涉及職業教育“培養什么人”的首要問題,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作為技工院校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德育始終是班主任的重要職責和基本任務,班主任在實施德育教育工作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技工院校班主任要通過德育教育,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P聲r代背景下,技工院校班主任開展學生德育工作應加強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日常管理,形成良好班風,提升學生素養
班主任德育是動態化的德育,是具體化、人對人、面對面的德育。貫穿于班級日常管理過程中,是時刻都需要、時時處處都存在的德育。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全方位性、針對性、連續性、有效性的特點。學生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是緊密聯系且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班主任工作中既要“盯”也要“導”;既要“管”也要“育”;既要有管理的意識,也要有德育的理念;既要有管理的措施,也要有德育的視野。
新生入學之初是強化班級管理制度的黃金時期。技工院校規章制度與中學有較大區別,班主任要擔當校紀校規的宣傳員,在入學教育期間,就要將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向學生明確,并在以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前提下,組織制定班級班規。班規的制定要合理、合情、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在制定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不同意見,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行使民主權利,也更易于學生的自覺遵守,班規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改進。班主任要跟緊跟勤,對照細致明確的校紀班規,經常提醒學生,引導學生自覺遵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入學初期班級存在的問題,力爭做到防微杜漸,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班主任要加強學生日常行為管理,要求嚴格遵守學校各項紀律,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和規則意識,加強班集體建設,在班級日常管理和學生德育教育中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根據班級學生特點制定《班級學生行為準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如在日常管理中借鑒企業5S現場管理法,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其核心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班風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有效的動力,促使班級關系變得親切、和睦,使學生具有勤奮進取、積極向上的行為,具有遵守班集體的行為和自覺維護班級榮譽的精神追求。通過日常文明禮儀、學習習慣、安全規范等的養成,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做人、做事的行為規范,達到提升學生素養,立德成人的目標。
二、關心學生精神成長,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家蘇霍林姆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術的頂峰即師生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多傾聽、多交流、多溝通、多指導?!卑嘀魅卧陉P心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關心學生的精神生活、心靈成長是根本、是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根據技工院校學生心理特點及個體發展的特殊性,堅持育人為本,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班主任要針對技工院校學生負面心理,如自卑心理突出且缺乏信心、就業意識強但心里焦慮、情感成熟早但容易沖動等特點,對學生在成長、學習、生活和就業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和遇到的心理問題進行咨詢、輔導和援助,使學生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樹立健康的新觀念。通過對學生積極的發展性心理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自我情緒調試能力、磨練堅強意志、養成良好行為性格教育等。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困難的學生提供心理援助,抓好個別學生心理輔導,與學生建立彼此信賴的關系,主動熟悉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對癥下藥,給學生以安全感。在對學生個別心理輔導過程中要完全尊重學生、善于共情與傾聽。班主任通過關注學生精神成長以及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三、加強學生職業道德養成教育
學生在校期間是職業道德的逐步形成期。在新形勢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是班主任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必須與道德的養成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養成為他人、為集體服務的行為習慣,把學生的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班主任要對學生開展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提高職業道德素質。根據技工院校特點,以就業職業教育為重點,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和職業觀,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實訓教學是技工院校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班主任要抓住學生與企業實際、崗位實際密切接觸的時機,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敬業愛崗的職業道德教育,進行紀律教育和安全生產教育,增強學生守紀律、重安全、高質量的職業意識。加強實習實訓過程中的德育工作,將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貫穿于實習實訓整個過程,充分利用企業文化資源,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導學生充分了解現代企業制度、管理、文化、運營流程和對員工綜合職業能力的要求,實現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
四、豐富主題班會與班級活動內容,強化德育教育
班會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與管理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要不斷豐富班會的形式,其中主題班會是一種廣受歡迎,富有教育意義的組織形式。班主任要對主題班會的組織形式、組織次數整體計劃,體現“以生為本”的原則。班會主題選擇學生共同關心、貼近現實和心靈的話題,如在學生入學之初以“感恩父母”為主題;在世界技能大賽期間進行以“學好本領、技能報國”為主題班會等,既能反映生活的實質,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班級活動是實現班級德育目標的橋梁、是營造良好班風的中介、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平臺。班級活動的進行要把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班主任引導學生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圍繞“我和我的祖國”“新時代、新作為”等主題開展演講、征文、辯論等活動;組織學生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他們在家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愛心等;還可以嘗試開展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活動,如以培養專業理想為目的的演講會、展示專業知識、組織班級專業技能和創新發明大比拼等活動。班級活動的組織要緊扣新時代主旋律,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集體為主線,推進活動育人,充分考慮學生內在需求、動機和興趣,堅持學生親歷原則,充分信任和相信學生,放手讓他們去策劃、去組織,成為主角而不是配角。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新的啟示,發現新的境界,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五、應用互聯網平臺提升德育教育
技工院校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ヂ摼W充斥著大量信息,學生本身自制力及辨別能力不強,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帶入惡性循環中,因此網絡環境給德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互聯網又給德育工作帶來的新契機,互聯網具有互動性和實效性,網絡縮短了時空距離,拓展了德育內容。技工院校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網絡開放、交互式的特點,拓寬德育途徑讓德育工作高效進行。
班主任可以利用QQ和微信等平臺,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互動,形成家校合力;利用班主任博客、班級微信群等設立相關德育欄目,搭建雙向交流平臺和電子學習系統,開發新領域和新方法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抵御不良網絡文化的侵襲,教育學生樹立“網德”,構筑思想建設“防火線”;利用網絡開展法制教育、紀律教育,進行先進典型宣傳,開通師生交流熱線,加強師生網上互動,引導學生負責任地使用網絡,積極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上網意識,培養健康的網上人格,給學生思想披上一道堅實的防火墻;利用網絡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和自律,文明上網。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
技工院校班主任通過采用多種途徑,促進班級德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時代感和吸引力不斷增強,推動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整體水平大幅提升,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和造就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梁賽霞.德育管理視域下技工院校思想道德培育策略探討[M].現代德育,2019,(11):97—98.
[2]曾令會.淺談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基本途徑[M].基礎教育論壇(樂山),201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