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華
摘 要:化歸思想作為核心數學思想之一,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方法,對學生學習數學來說大有裨益。而小學階段的教學往往傾向于題海戰術,未能實現對化歸思想的有效滲透教學。面對這一教學現狀,我們有必要從化歸思想的核心內涵出發,探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化歸思想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化歸思想 滲透與轉化 策略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習慣于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堅守題海戰術的舊陣地,卻往往忽略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抽象概念和原理,以至于學生做題準確率不高,隨著教材難度的加深,學生漸漸對學習數學產生畏懼心理。而化歸思想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及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方式,重視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的嶄新教學模式。它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能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有效消除學生數學學習中的畏難心理,是當前提升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應積極探索運用化歸思想的有效途徑。
一、化歸思想的基本內涵
化歸思想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我們在解決某數學問題時,常常是將待解決的問題A,通過某種轉化手段,歸結為另一問題B,而B問題是相對較易解決或已經有固定解決模式的問題,通過對問題B的解而達到問題A的解決。其中,問題B常常被稱為化歸目標或化歸方向,轉化的手段稱為化歸的策略。化歸的核心思想是在對新問題仔細研究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聯想,以喚起對有關舊知識的回憶,借助已經掌握的舊問題解決方式來處理面臨的新問題。由化歸的定義我們可知,在用化歸思想解決問題時,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和原來的問題相比,化歸后得出的問題必須是較為容易的、較為簡單的或者已經解決了的。所以化歸的方向應當是:從未知到已知、從難到易、從繁到簡。著眼點在于發現新舊問題間的聯系,從而使問題模式化,規范化。化歸思想作為重要的數學思想之一,對于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逐步滲透化歸思想并教會學生初步的化歸方法,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養成的關鍵之一。
二、化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研究教材素材,挖掘化歸思想
小學數學教材是開展授課活動的基本素材,化歸思想在教學中的應用同樣應以教材為基礎。數學學科內容體系性較強,眾多章節內部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新舊知識之間互為基礎與拓展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研究教材素材,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涵蓋的化歸思想內容是重要環節。在課前準備環節中,教師應結合教材與教學大綱對授課內容的要求,重點關注定義、公式、法則等內容間的相互聯系,從化歸角度出發構建章節內部的知識體系,為學生提供體系性更強的數學課堂學習內容。
(二)引領總結歸納,理解化歸方法
化歸思想不僅可以體現在知識的教學中,在教學后的歸納與總結環節,也能發揮其效用。教師在給學生們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與回顧時,應當有意識地利用化歸思想。這不僅能讓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也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如果沒有參與數學知識總結的過程,將不能系統地理解教師總結的數學知識,也得不到驗證數學知識結構的機會。數學教師可應用化歸的方法引導學生總結數學知識系統,讓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驗證知識結構。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總結一套分數、小數、百分數的異同,讓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驗證知識結構。合理地利用化歸思想進行知識的歸納總結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也是對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一種有效構建。
(三)合理安排訓練,提升化歸能力
化歸思想是一種數學觀念和意識,這種思想的形成需要長期的滲透和訓練。想要把化歸思想內化為學生的一種邏輯思考方式及實際解題能力,就需要結合合理的訓練安排并通過循序漸進地加強練習的難度與深度來進行強化。數學練習的過程是學生自主體驗與理解化歸思想的過程,同時也是加深認識與熟悉應用的環節。因此,教師應合理選擇題目形式,科學設置知識與方法的轉化方向,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練習領悟到化歸思想。
(四)注重循序漸進,內化化歸思想
數學思想從本質上而言是對數學問題本質的認識,它不是學生在一朝一夕之間便得以形成的,而是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內化過程。化歸思想作為數學思想之一,在滲透過程中也需循序漸進,不可過分追求效果。小學教師在數學實踐教學中,理應充分考量小學生的對問題的深入理解能力及邏輯思考方式,對于數學理論知識推演過程以及例題的解題思路要著重加以講解,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并讓學生嘗試獨立或協作探究其中的共同之處,再給出相似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將其有效遷移運用。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教師而言,在課堂教學中策略性地向學生逐步滲透化歸思想對提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也對小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師的不斷學習與自我提升。對于小學生而言,內化化歸思想有利于培養自身的學習遷移能力,能夠實現學以致用;有利于完善學生的現有數學認知體系,深層次地理解問題的本質所在;有利于促進學生橫向思維的發展,學會多角度地辯證看待數學現象與問題;有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和提升,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數學理解與應用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項惠忠.在數、形之中孕育“化歸”思想[J].成才之路,2010(05):86—87.
[2]邵凡玲.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化歸思想的滲透研究[D].魯東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