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目的:探討人文關懷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門診就醫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人文關懷。觀察兩組護理效果,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3%,顯著高于對照組74.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文關懷在門診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護患關系得到緩解,大大提升了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人文關懷;應用效果;患者滿意度;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umanistic care in outpatient nursing. Methods:70 out-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umanistic car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nd compar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4.3%,P<0.05). Conclusions: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in outpatient nursing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has been alleviated,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Humanistic care; Application effect; Patient satisfaction; Nursing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088-01
護理工作是衡量醫院服務質量好壞的重要判斷標準,各大醫院對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極高,而護理工作中的人文關懷是關鍵所在[1]。人文關懷就是以人為本,重視患者精神需求,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的人格和社會地位,更人性化的開展護理工作。門診受眾范圍較廣,因此門診護理工作尤為重要,更人性化的護理工作,有利于提高護理效果。本文將對我院門診治療的患者實行人文關懷護理措施,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門診就醫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16—59歲,平均(36.4±5.8)歲。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16—59歲,平均(36.4±5.8)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提供就診流程圖并針對不同病情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人文關懷,分為以下幾點:①由醫院進行人文關懷相關內容培訓,護理人員要理解人文關懷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多觀察患者的心情變化,尊重患者,對患者提出的問題,態度端正、熱情周到的回答,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②注重護理禮儀,衣著整潔,接待有禮,態度和藹可親,面帶微笑,展現真誠、熱情的服務形象;③了解并協助患者分析病情,協助指導其進行各項檢查,發現異常及時向醫師匯報,緩解患者的緊張和不安,創造和諧、專業化的診治環境;④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提醒患者家屬多關心、關注患者,并以專業的話語獲取患者信任,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
1.3 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由患者或家屬自行填寫,滿分100分,得分大于90分為非常滿意,81—90分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低于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統計處理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標準差(x±s)表示,技術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率(%)表示,以P<0.05位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有些醫療機構的門診護理工作人員較為冷漠,護理工作都是機械式操作,缺乏人文關懷[2],一方面表現在護士只關心患者病情進展,忽視其自身感受和身心健康,多表現為不尊重患者的隱私,與患者溝通不暢通等[3];另一方面則表現在護理人員對患者不冷不熱,缺乏熱心,患者在治療中得不到幫助,導致護患矛盾頻發。護理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強調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在了解其生理及精神需求的基礎上提供全面、到位的服務,從而提高患者的就診感受及其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以往文獻報道一致。人文關懷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基礎上、一切護理工作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充分了解并理解患者的護理需求并采取人性化護理服務,從而讓患者切實感受到被重視和被尊重,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研究中發現,人文關懷的實施不但使得患者更易認可醫院的各項診療服務,提高其配合度和依從性,而且也是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潤滑劑,顯著減少護患矛盾的發生。通過本次研究,總結門診護理中人文關懷措施的幾點改善建議:①護理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升職業道德規范,醫院可采取專項培訓的方法對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學、社會學、禮儀等培訓,讓其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提升其主動護理的服務意識和積極性;②應創造一個舒適的人文環境,門診基礎設施可增加電視、飲水機等,為患者提供便利的服務[4];設導診臺,接待患者并引導其就醫,詳細列出各科專家坐診時間,方便患者查詢;接待患者過程中多使用敬語,如“您好”、“請走這邊”等,遇到老弱病殘患者則要主動為其提供幫助,讓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視;③制作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并為有疑問患者講解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還可利用微信平臺、電話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問答,讓患者一個信息或一個電話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此外,定期制作以某個疾病為主題的健康教育講座,提升患者自我護理意識,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5];④展現良好的醫護人員形象,醫護人員要統一著裝,不可濃妝艷抹,不可留指甲涂指甲油等,儀表端莊大方,展現積極向上、熱情的形象。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在門診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護患關系得到緩解,大大提升了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艷麗.分析人文關懷在內科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0):307-307.
[2]彭春光,周燕,吳林燕,等.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6(8):73-74.
[3]李紅,劉瓊帆,趙曙光.人文關懷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5):237-239.
[4]林江英,人文關懷在外科門診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3,34(18):3696-3697.
[5]劉義蘭,楊雪嬌,胡德英,陳睿.護理人文關懷標準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2):150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