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軍
【摘 要】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在生動、特定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實際情境中對數學進行了解和體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我們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努力實現高效的課堂,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法;應用
情境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創造合理的情境,以便能夠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更合適的學習環境。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現實生活,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采用情境教學模式,需要老師在授課時適當為學生創造探究實踐等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和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性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全面提升。
一、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情景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當學習數學時,往往會出現學生無法積極融入教師教學活動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若盲目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樂趣。情境教學法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可以通過構建情景的方式,讓學生進入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并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因此,教師應積極提高教學過程中的情境構建技巧和代入感,并豐富情境內容從而有效地將情境教學法與初中數學教學相結合。
2.有利于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學習數學時,經常會因無法有效地將所學內容與實際問題聯系起來,而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導致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忽視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將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然而,通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此類問題出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適合的情境,能夠重現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使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合理的數學教學情境
只有學習興趣但沒有持久的毅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沒有什么好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創造合理的情境。顧名思義,這里的情境是指教師可以按照需要在課上將授課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進行合理結合,創建一個能讓學生主動進行活動的教學情境。在創建活動情境的過程中,老師應參考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知識內容,而且,創建的教學情境必須可行、適當的,這樣才能將其作用最大化。
比如,在學生對拋物線已有過初步了解的情況下,略微提高一下教學內容的深度和思考量,讓學生做一道這樣的題目:“已知拋物線y=-1/2x2+3x-5/2,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坐標是(1,0)(5,0)。如果拋物線被平移以使其穿過原點并且在x軸上截取的線段的長度是4,那么平移是個什么樣的平移呢?”問題的前半部分對學生來說非常簡單,學生真正不理解的大多都在后半部分,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
2.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許多數學知識都是從生活中拓展出來的。所以,若希望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數學,老師應積極構建有關于數學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與書中的數學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到有必要學習數學知識,數學可以幫助解決生活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例如,當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內容時,不妨讓學生獨立思考。比如,當父母問起自己在教室的座位位置時,應如何描述。在學生自己的表達中,教師勾勒出有序實數對的概念,讓學生將教室想象成一個大的直角坐標系,每個人都是坐標中的點。通過聯系生活現實創造教學情境,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概念。
三、豐富教學情境的內容
在數學發展過程中,有許多流行和有趣的數學故事和數學家軼事。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教師可通過講數學歷史和背景故事創造有效的數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狀態。有時,數學家的數學故事、典故和軼事可以說明數學知識的形成和知識點的本質特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數學史料,創造教學情境,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此外,學生可以從這些故事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感受數學家的精神,接受思想素質的教育。
四、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是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進行現階段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應努力將情境教學應用到數學課堂中,培養新一代的數學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周麗.身臨其境,誘發興趣——初中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J].數學之友,2014(03)
[2]姚志剛.探討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21)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南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