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歷史及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因此,我們在積極加強小學生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漢字教學是重要內容之一。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對漢字教學的重要性有深刻認知,并在保證學生正確書寫漢字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寫字姿勢,為小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奠定基礎。鑒于此,本文詳細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良好書寫習慣;培養策略
據調查顯示,農村地區部分小學生在漢字書寫的過程中經常性出現字跡潦草、涂抹嚴重、不按筆畫順序寫、結構不勻稱、駝背及“近視眼”等現象,這些問題的產生同小學生在漢字書寫過程中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重要關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為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奠定基礎。
一、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書寫學習積極性
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學生日常常用的漢字數量較多,漢字背后通常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要想確保小學生對漢字的寫法、意義產生深刻的認知,則必須經過大量的書寫與應用。而以往的反復練習很容易導致小學生在寫字過程中產生厭學心理,導致學習積極性降低,這不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良好的書寫習慣。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漢字教學過程中,要從激發小學生漢字學習積極性的角度出發,這對引導小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營造良好的寫字氛圍。濃厚的書寫練習氛圍、正確的書寫習慣,有助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漢字書寫及練習中,此過程有助于教師給予小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引導,更有助于小學生互相監督,不斷糾正錯誤書寫習慣。
例如,在對“庭”“遙”“延”等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生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單個字書寫、臨摹與評價、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漸意識到自身錯誤的書寫習慣,在營造良好書寫練習氛圍的基礎上,激發學生漢字書寫的積極性。
其次,教師可結合小學生喜歡兒歌的特點,在書寫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我要寫好字”等兒歌的編輯,鼓勵學生進行兒歌的學習,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意識到坐直身體、端正擺放寫字本等良好寫字習慣的重要性,這一符合小學生興趣愛好的漢字書寫教學模式,對激發小學生漢字學習積極性、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等都有重要意義。
二、充分發揮引導職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示范引導培養小學生正確書寫姿勢
小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及獨立思維能力,因此,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更傾向于模仿。針對小學生這一特點,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與引導職能,利用正確的書寫姿勢給予學生引導,為小學生通過模仿逐漸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奠定基礎。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粉筆字的書寫、為學生批改作業等過程中的鋼筆字書寫,都應始終堅持準確、工整的書寫,并保持正確的坐姿及拿筆方法,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觀察、模仿,為學生講解正確坐姿及握筆姿勢的重要性,為小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奠定基礎。
(二)應用多樣化書寫活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師在培養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過程中,可以綜合應用多樣化書寫活動,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書寫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于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引導小學生自主改正壞的書寫習慣。
例如,在這一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每月舉辦一次粉筆字比賽、鋼筆字比賽及鉛筆字比賽等活動,還可以通過“小小書法家”“書寫之星”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漢字書寫練習中,在整個比賽活動中,為了取得好成績,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改正自身錯誤的書寫習慣,能夠實現對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有效培養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漢字是文化傳揚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漢字教學過程中,不僅應注重對小學生正確認字、寫字能力的培養,還應高度重視對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書寫積極性、充分發揮引導職能,從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等角度出發,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仲利.用漢字浸潤心田,讓書寫成為藝術——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小學低年級的寫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54-55
[2]丁吉紅,齊亞那.淺析小學生良好漢字書寫習慣的培養——以和政縣梁家寺學區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16.21(10):62-66
[3]楊小玲,余振坤.小學寫字教育現狀及其反思——基于省級示范校漳州市薌城實驗小學寫字教育的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18.35(10):146-
150+154
(陜西省漢中市勉縣同溝寺鎮官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