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麗
【摘 要】在初中科學課堂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核心素養是當前初中課堂中經常會滲透的一種科學理念,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綜合能力,強化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在核心素養發展理念下的科學教學方法,為當前的初中科學課堂提供相應的借鑒。
【關鍵詞】學生核心素養;初中科學;教學探討
科學在初中科目中是重點學科,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好動,對外界的好奇心也比較強,所以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能夠激起初中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并形成基礎的科學思維,為以后的科學學習打好基礎。在當前的教學要求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通過理論和實踐共同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的鍛煉,進而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1.轉變教學關系,注重從學生學習思維角度出發
在傳統的初中課堂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一般由教師引導學生的思維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極為死板,學生很容易出現溜號、走神的情況。加之,初中生比較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在科學課堂上如果遇到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一味的讓初中生按照教師的思維走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初中生的主動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受到影響,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很多學校在科學課堂中都開始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學改革,并且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教學成果。作為新課標理念下的重要教學模式之一,轉變教學關系能夠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每一方都能在對方的支持下進行新的信息傳輸,改變傳統固定的模式。通過創新的方式提升初中生對于科學的學習興趣,讓科學成為學生用的上的一門實用學科,進而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觀察植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植物種子,植物類型要比較豐富,通過準備好的樣本給同學觀察,讓學生自主的認識世界,通過觀察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來將植物分類,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在生活過程中也會注意觀察身邊的植物,養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優秀品質。
2.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當前的課堂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學教導者,還是學習的推動者。目前學生已經逐漸變成課堂中的主導,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教師要想提升科學課堂的學習氛圍,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通過獨立思考和獨立計算的方式完成科學題目。要想培養學生的自助能力,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思考思維,還能使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來鍛煉初中生思考的能力。科學的學習不是死板的,而應該是活潑的、多元化的,科學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更加舒適和愉悅的科學課堂中進行學習。新課標下的初中科學自主學習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學習方式,更不是為了應付課改要求的授課方式,而是能真的提升初中生學習科學效果的學習手段。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科學基礎不同,接受能力和思維能力也不一樣,科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通過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需要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展示自己的優勢
例如:教師在進行小燈泡實驗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先自主探索線路如何接,在探索中發現自己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進而自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形成自主思考和動手的科學學習習慣。
3.進行課堂提問,引導學生形成問題與反思意識
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很容易在課堂后期出現溜號、貪玩、瞌睡等情況,科學課堂也比較枯燥,很多初中生不能跟上老師的步伐,時間一長容易出現掉隊的情況。為了避免學生錯過重要的課堂知識,教師一定要抓住提問的最好時期。對于教師來說,在科學課堂前期進行提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在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進行提問能夠及時解決學生在課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增加知識儲備量,實現知識的升華。課堂尾聲進行提問是總結整個課程的關鍵時期,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另外,教師設置問題的難易程度需要符合初中生的智力水平,盡量與課堂內容的關聯性強,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很多初中生對教師都抱有敬畏之心,他們不敢在課堂上主動提問和主動回答問題,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質能力,就需要鍛煉學生主動提問和主動回答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光和影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我們看見的光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會產生影子?”等問題來激發學生對科學課程的興趣,讓學生在科學實驗過程中了解光影的形成過程,從而體驗到光和影的科學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階段,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因此,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通過提升學生好奇心、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知識網絡,提升學生對初中科學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建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初中科學教學[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9):94
[2]蔣曉波.淺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初中科學教學[J].讀寫算,2018(4):17
[3]張力煒.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初中科學教學方式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