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遠景 陳楚明
【摘要】現代教育主張學生要快樂學習,那么興趣一定是很重要的,興趣是一個學生學好、學精語文的關鍵之處,小學語文為初中、高中語文教學的展開奠定了學生的語文基礎。本文通過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為我國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提供了一定參考意見。
【關鍵詞】課堂導入 激發 鼓勵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61-02
前言
興趣作為影響學生學習重要因素之一,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興趣是首要原因,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小學生由于自身特性的原因,對于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所以,老師應該牢牢的把握這一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做好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四種方法作為一節課的導入點,直觀導入法、懸念導入法、故事導入法、聯系舊知導入法 ,這四種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不同的特點。首先,從直觀導入法開始講,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性,小學生對一些事物具有直觀的感受。所以,小學 語文教師應該以此為突破口,對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進行引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要對教學材料進行靈活的應用,通過一些圖片、視頻、影音資料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所學知識內容的魅力所在。可以在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豐富語文課堂內容的基礎上,使得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得到有效提高。再來說一下懸念導入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運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利用該階段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對諸多事情的好奇心都很強,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對課文知識發出提問或者疑問,就非常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展開積極主動的學習,尋求問題的答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使得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語文綜合能力也得到有效的發展和進步。其次是故事導入法,這個方法也是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大多愛聽故事、愛幻想,所以,老師可以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搜集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故事,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故事以動畫的形式放映給學生,學生不愛看動畫片的在少數,動畫的形式可以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集中精力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還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理解能力。最最常用的就是聯系舊知導入法,該導入法旨在利用學習的特性,將導入點定位在學習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上。所以,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在導入新知識的過程中,要注意聯系舊知識,在對舊知識進行整合、復習鞏固的基礎上與新的知識實現對接,利于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多鼓勵多表揚
在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心,通過對小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與積極的鼓勵,可能會使一個孩子的未來一片光明。據研究表明,經常接受表揚與鼓勵的孩子,他們在做事上邊會比其他孩子更加自信,也比其他孩子的性格方面發育更加完善。小學生正處在思維活躍、精力更加活躍的時期,我們要以學生的角度,來對學生的特性進行發掘和引導,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大人世界的標準來妄斷一個學生,要堅定不移的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受了錯誤的引導則可能導致天使變成了惡魔。老師作為學生中成長階段的一個重要的角色,他對于學生的正確引導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孩子們都愛聽老師的表揚,老師在學生犯錯或者調皮搗蛋時,過于草率的否定的話則可能會導致這些孩子性格發育不健全。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多鼓勵多表揚,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要表揚,對于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也要多多鼓勵,落后是暫時的,讓他們對語文學習 充滿信心,敢于迎接語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除此之外,語文老師作為課堂上學生的主心骨,老師這種積極充滿正能量的鼓勵和表揚的方法容易與學生拉近距離,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與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水平的雙豐收。
孩子天真無邪,喜歡誰就親近誰、相信誰,沒有成年人那么復雜的社交關系。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滿激情、富有情趣、對待學生要熱情 ,使得學生能夠從內心接受老師。很多小學生都是因為喜歡老師,才喜歡那個學科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知識文化素質,營造良好的課堂形象,提高老師的個人教學魅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內心熱愛上語文學習。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習是否成功的關鍵,在語文學習中興趣就占據了影響學生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沈炎真.發揮教師主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實效[J].教育教學論壇,2017,(38).
[2]李文清,姚恒朋.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的實踐性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