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原珍
【摘要】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饒河縣第一中學以立德樹人為主線,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爭先創優發展為動力,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和教師立德樹人為目標,以創建特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德育 提升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72-01
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對他們而言,一次生動的活動,勝過千萬次空洞的說教。活動式德育,就是對傳統的說教德育進行革新,讓每一次活動觸動學生的內心,形成心靈的碰撞和良好品質的升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校政教處設計豐富多彩的體驗式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體驗,感悟自然與人生,最終內化形成良好的文明言行、較高的品德修養、積極陽光的健康心態,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主題教育活動系列化,夯實德育主陣地
課堂是德育的陣地,而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更是培養學生道德判斷能力、內化道德行為的主陣地。經過學習探索和不懈努力,我校憑借學校領導的有力推進,政教處和所有班主任積極參與,堅持主題教育活動系列化內容探索,摸索出適合初中學生參與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以養成教育為例:七年級德育主題為《遵校紀,學守則,做合格一中人》;八年級德育主題為《養習慣,學禮儀,做文明一中人》;九年級德育主題為《知法紀,懂責任,做優秀一中人》。感恩教育則是七年級《感恩自己,欣賞自己;感恩同學,攜手共進》;八年級《感恩父母,體貼雙親;感恩師長,勤奮學習》;九年級《感恩自然,保護環境;感恩社會,奉獻文明》。三個年級的班會,主題明確,要求層層遞進,符合學生認知和成長規律,老師和學生有例可循。
同時,為保證主題班會效果,加強對班會的指導,制定并完善《班會評價制度》,開展主題班會競賽,在比賽中提高班主任班會掌控能力,提升德育隊伍水平。相信學生的能力,大膽讓學生走到主題班會的講臺,設計并主持主題班會。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學生宣誓、校園實踐活動、軍訓等系列活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系列化的主題活動為其他德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社會實踐活動全面化,拓展德育渠道
在學校的指導和幫助下,政教處充分探尋、挖掘可以利用的社會德育資源,多渠道多方位地開展社會綜合實踐活動。
參加局黨委組織的革命傳統教育,使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敬老院一日行,傳承孝老愛親傳統美德,承擔青年社會責任;進入貧困學生家庭做家務,了解貧困學生疾苦,體驗低物質條件生活;到饒河法院參觀,在國徽下感受法律的莊嚴;參與到南山環保活動中,親近自然:為環衛工人送溫暖,學習關愛他人、珍惜他人勞動成果;關愛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宣傳打擊盜版書籍,凈化文化環境,宣傳禁燒秸稈,為保護饒河藍天盡一份力;學校交通安全知識,體驗交警生活;參加保護鳥類和濕地的相關活動,敬畏自然;參觀縣博物館,了解饒河縣史,增強家鄉榮譽感……學生從活動中受益,班主任、家長也都意識到參加社會實踐給學生帶來的有益影響,紛紛支持甚至親自參與。
各年級學生近百次走出去的實踐活動,開闊了視野,豐富了體驗。提高了自律能力,更注重文明禮儀,增強了學生作為社會公民的自豪感。學生撿拾筆記本電腦、手提包等物品交還失主或者交到派出所已經蔚然成風。
在與社會各屆的合作中,我校也獲得更多教育資源:成為全省第一批研學旅行試點學校;成功申報全國青少年科技工作室,獲得價值近三十萬的科技展品和后期科技資源;在縣文廣新局的指導下申報全國“掃黃打非”示范點,成功通過省級、國家級檢查。學生在這樣的學校環境中生活和成長,視野自然更開闊,見識更廣博,自然更自信,更文明。
三、藝體活動常態化,陶冶學生心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一年一度的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有力推動了學生素質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相繼成功申報省級籃球基點校、省級足球特色校、速度滑冰冰雪特色校,更為我校體育工作錦上添花。每年除體育節外,我校都要進行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速滑等比賽,學生們在活動中提高了吃苦耐勞精神,抗挫能力、合作精神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比賽技巧和水平自然有提升,多次在省市級比賽中取得佳績。
開展活動式德育工作,目的是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真善美,感悟生活美好,珍惜寶貴的生命,更是為了在活動中培養全體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個人良好行為習慣、人際交往能力、感恩情懷、善良正直的情感。我們進行 “活動式德育”的模式探索,就是要尋找讓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讓德育像呼吸一樣自然”,使學生素質有提高,使學生的后續發展有動力!
一直以來,我校發揮思想優勢和組織優勢,把引領德育工作貫穿始終,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多次獲得各級“群眾滿意單位”和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