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作文訓練要有序列、有依托、有反饋、有積累和運用。
【關鍵詞】作文訓練 序列 依托 反饋 積累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97-02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極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部編教材更是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作文訓練要有序列。
作文教學是有序列可循的,初中階段主要是記敘文寫作,進入初三,對議論文的寫作也提出了要求。部編新教材的作文序列已經比較成型,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還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增減或重新調整訓練的順序,比如關于寫好記敘文我就補充了這樣的訓練:如何把一件事寫得有波瀾、如何多角度的審題立意 、如何進行新穎的構思、如何議論抒情、如何進行細節描寫等。再比如關于議論文寫作,九年級上冊教材在古文單元之后安排的《議論要言之有據》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進行調整。 這樣的內容增減、調整既是教材訓練的變式,又是針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在訓練的時候我往往都是針對一篇文章進行修改,每次修改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很容易出現精品作文。當然,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著眼于整個學段的教學,著眼于全部的教材內容。
二、作文訓練要有依托。
平時的練筆可以以課文為依托,也就是以課文為例子傳授寫作方法。我們的課文文質兼美,是訓練寫作的好材料。《背影》《散步》《我的老師》都是很漂亮的記敘文,可以讓學生學習細節描寫、環境描寫以及多個事例表現人物等寫法。《敬業與樂業》《懷疑與學問》可以讓學生學習議論的謀篇布局,《論創造性思維》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舉例論證的方法。相比用課外的材料當作范文,我認為學生還是對課文比較熟悉,比較親切。
小練筆還可以以課后習題為依托,新教材的思想是主張學生多讀書,讀整本的書,課后習題“積累拓展”部分對閱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些要求或緊扣課文內容或是課文的延伸,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與要求來源,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通改換。比如《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課后習題中這樣要求:“雨果是法國人,但對法國的勝利沒有喜悅,沒有贊美,而是站在正義和良知的立場上揭露和批判了這次勝利,他這樣是不是不夠愛國?談談你的看法。”在學生口頭表述之后,我布置了這樣的小練筆:請給雨果或巴特勒上尉或圓明園寫一封信,也可以寫詩歌,談談你的看法,說說你的意見,抒抒你的情感。
作文訓練還可以依托周記。周記每周一次,篇幅內容都有特定的要求,每次都會結合教學進度以及學習要求進行命題,而且注意以不同的命題方式出現,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熟悉考試要求,也同時把本周小練筆中學到的寫作知識再一次的實際應用。
三、作文訓練要有反饋。
所有的作文既然寫了就一定要有反饋,否則等于白寫。大作文利用兩周一次的作文課進行講評。講評主要是針對大多數同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在集中講評之前,對于一部分作文,我是采取面批的方式提出修改的意見和要求,讓學生修改加工。而對于周記和小練筆就是采取隨堂的方式進行反饋。反饋一要及時,二要注意在指出存在的問題的同時,要多加鼓勵學生,我一般會以表揚的方式提出改進的措施和辦法,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學生覺得辛苦沒有白費,以維持他們寫作的熱情。
四、作文訓練要積累與運用并重。
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好詞美句的積累、對成語、名言警句的積累。但是只有這樣遠遠不夠,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忽略了對學生運用材料的能力與技巧的指導。積累有限,但只要運用的能力過強過硬,同樣能夠寫出一篇不錯的作文。
這里有一點我認為很值得一提,那就是說話訓練與書面寫作同等重要。說話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度。從教以來,我一直堅持課前三分鐘,讓學生利用這一時間說一段話,講一個故事等,教師與學生一起評議,這樣的好處很多,比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同時也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課堂的狀態,而教師也順勢導入新課,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是一種平時的積累。從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角度出發,說話訓練應該貫穿語文學習的始終。
在我看來,學生并不缺少可以寫入作文的素材,而是缺少對生活事件的理性的思考與認識,欠缺一種潛心思考生活的精神。而這也是受其閱歷和情感所限的。所以教師也應該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的作文問題。在盡可能的范圍內為學生引入源頭活水,以激發起他們思想的火花,為孩子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祁琳. 中學生作文教學規律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6(21):19-20.
作者簡介:
單英明(1969.04-),女,漢族,內蒙古呼倫貝爾人,本科,正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