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蘭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產業發展的逐步加快,培養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創新性人才變成我國社會與教育結合發展的新目標,現代化兒童美術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創新性教學的引導,加強創新意識的培養。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兒童繪畫教學現狀與不足,從而提出培養兒童創新意識以提高其繪畫能力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兒童 創新意識 繪畫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21-01
創新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工作的全面推進,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已經越來越重視創造性的培養工作。兒童時期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的關鍵時期,其美術教育需要以促進身心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美術教育不僅使兒童身心愉悅,還能使之產生想象,有助于兒童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去創新發現、探索求知,大膽地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圖像,表達自身的認知和內心的情感。因此,教師及其他美術教育工作者要盡快轉變教學理念,發揮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功效,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1.當前兒童繪畫教學的現狀與不足
1.1未能轉變傳統美術教育理念
在傳統兒童繪畫教學中,部分教師長期使用臨摹方式教授學生繪畫技能,引導學生依葫蘆畫瓢進行繪畫教學,造成兒童的繪畫作品千篇一律,同質現象突出,且形成固定的藝術表現形式;另外,作品缺少藝術個性的同時兒童的繪畫能力也受到嚴重束縛,對教師和其他作品的依賴性增加,從而導致其缺乏審美情趣,失去自主判斷和獨立觀察的能力,更是不利于兒童創新意識的培養。
1.2教學模式仍較為落后
當前我國兒童美術教學主要針對基礎性訓練,提高繪畫能力的重心放在對兒童基礎性繪畫的訓練和培養,卻忽視了兒童思維的拓展和創新,從而也影響了兒童繪畫思路的發散和繪畫技法的提升。在缺乏創新意識培養的教學模式下,兒童的繪畫作品逐步喪失美的表達,也缺少自己的心靈感受和情感體驗,最終導致其自身的繪畫技法和創新能力難以進一步發展。
2.培養兒童創新意識以提高其繪畫能力的具體途徑
2.1 激發興趣,創造有利的繪畫創新環境
良好的美術環境是為兒童提供創造的重要外部條件,在繪畫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一個能引人入勝、激發兒童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的良好氛圍,以引發其繪畫創新意識,從而也能為兒童自主參與繪畫學習創造積極條件。
此外,兒童的絕大多數繪畫活動都基于“興趣”發展,但同時也存在持續時間短和易轉移的不利因素,因此在繪畫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適當加入一些戶外活動,包括繪畫感悟交流、戶外寫生等,用于加強對兒童的興趣教學影響,培養和提高其對興趣愛好的不同認識,并有助于兒童更加了解美術繪畫的不同藝術風格和魅力,掌握繪畫的重要內容,最終得以拓展自主繪畫思路,發揚創新意識。
2.2 加強繪畫技法培訓,增加創新意識的培養條件
兒童繪畫教學中必須要注重樹立正確的繪畫思路,利用較為完整的繪畫工具和繪畫色調選擇來不斷提升兒童繪畫的激發,完善其創新繪畫思路。在繪畫畫面的構成中必須充分了解繪畫對象表達的真實意境和情感,有效結合不同繪畫風格的技法和培養兒童的繪畫工具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教會其分步驟的繪畫方法,以保證兒童的繪畫技能得到充分鍛煉。
再者,積極讓學生動手實踐時培養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繪畫教學立足于傳統但不可拘泥于舊有形式,必須讓其在實際生活中不斷觀察實踐、發散思維進行繪畫訓練,這樣才更能開拓學生視野,活躍其思維,最大限度地確保多方面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
2.3 轉變傳統觀念,進行教學形式創新
首先,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美術教學理念,遵循新課改背景下增強學生自主性的倡導和要求,適當的引導兒童在繪畫形式上自主創新,保證其理解和體驗到更深入的繪畫價值并把握創新思路。在學習繪畫教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全新的教學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注意樹立好兒童的美術學習理念,鼓勵其繪畫前的自主思考和繪畫中的技巧運用,從而充分保證兒童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和繪畫思想境界的提高。
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應當注重指導學生進行觀察討論,引導對方多角度構思繪畫方案,創造具有自身個性特色的構圖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有助于發展其繪畫想象力和創造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繪畫教學中注重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有助于其繪畫能力的提高和美術素養的培養。創新意識與兒童的心理發展和繪畫能力相輔相成,互相適應,它的存在能開啟兒童思維,幫助其更好地創造內心世界和進行情感表達。因此,只有注重兒童創新意識的培養,才能更好地推動未來繪畫教學和人文素質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憶憶.兒童創造性直覺繪畫能力探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5
[2]王瑩瑩.兒童美術教育中“繪本導入法”對幼兒繪畫表現能力的影響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