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凱傳
【摘要】國內高校面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時代任務,這要求其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其中,汲取美國高校的教育精華、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本土化是關鍵環節。
【關鍵詞】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大學 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43-02
一、美國大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概述美國高校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顯著:
首先,美國高校的課堂教學中尤其注重小組團隊合作。分小組討論是美國高校課堂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每個小組是一個團隊,團隊成員既分工明確又相互依賴,在課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體自主發展與合作互動意識。
其次,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培訓中授課教授更多的是以引導者的身份,調動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對于討論的結果教授并不進行評判,而是以鼓勵表揚的方式加以肯定。美國高校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達成了一種“伙伴式的平等關系”,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互動的積極性。
最后,良好教學環境的營造。在培訓的幾個星期中,筆者深刻體會了蒙大拿大學對良好教學環境的營造。大學范圍內是無煙區;校園不設圍墻,綠樹成蔭,松鼠、鹿等野生動物自由在校園里穿行;小河、鐘樓、石子路,學院之間綠草如茵;科技感十足的教學機器人、豐富的教學設備,教學的硬環境無可挑剔。入學伊始有歡迎宴會、授課過程中教學助理全程陪同、師生平等的交流溝通,良好的教學軟環境對教學活動的進程和效果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美國大學課堂教學的核心——“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
美國的大學教學過程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以內化了的“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這一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靈活運用各種科學的教學方法,作用于教學對象——學生的過程,而教學評估是這一過程在循環往復中得以不斷升華的重要保障機制,起到了不斷改進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在此期間,學生是教學的基礎,“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教學理念是核心和關鍵,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方法是教學理念的實現機制,教學評估是重要保障。
美國教學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這一教學理念貫穿于全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決定了美國大學靈活的教學方法和高質量的教學。學生是教學的基礎,“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這一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必須深入了解教學對象,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差異。在掌握班級學生的社會身份、教育背景、性別構成、年齡結構等各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考慮學生的時代特征,建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和信任。
“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這一教學理念對于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有著很高的要求,包括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知識儲備;能夠制定系統、科學的教學標準;能夠精致細心的備好每一次課;精細的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在授課的中尊重、鼓勵學生;能夠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重視學生的反饋意見,并能夠及時針對反饋的意見進行回復及整改。
“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教學理念必然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科學而細致。在美國大學課堂上教師會設計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任務布置會明確任務的內容及練習的目的、明確限定時間(精準到分鐘);在時間控制、節奏把握上非常的細致。
基于教學標準的教學評估是教學過程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機制。評估的標準是學生的反饋、同行的建議及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對學生所掌握知識的認可度。教學評估既是對教學的監控,更是教師反思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助力。
三、關于美國大學教育理念本土化的思考
科舉制度實施以來,我國古代教育變的功利化。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教師的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教學的中心也明確為“以教師為中心”。這種思想教導出的學生缺乏實踐和創新的能力,開拓性思維較差。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定義已經在發生著轉變,需要的是多層次的創造性人才。社會需要的轉變必然要求大學的教育理念隨之轉變,而這應體現在由傳統“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理念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轉變上。只有轉變教學理念,教師才會深入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更靈活、生動的教學方法才會被使用,教學效果一定更好。當然,在美國教學理念的本土化中,中國的教育必須建立在適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根植于中國文化傳統,反映中國的社會文化內涵。
短短三周的學習并不足以讓筆者充分了解美國大學的課堂教學,但其在點點滴滴、方方面面上體現出的“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教學理念仍給人較深的觸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點滴探索,希望對我之教學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易連云,冉亞輝.傳統“師道尊嚴”思想探究[J].《人民日報》,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