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韜
【摘 要】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發展態勢下,逐漸改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模式已成為教學中的關鍵部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育的發展需求,因此,如何創新改革教育模式已經成為了當前教育的重點關注問題。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傳統的體育教學的目標旨在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在新時代教育的發展需求下,這種單一的教學目的顯然難以滿足社會對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發展體育核心素養教育,教師應該認識到,初中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體育修養。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素養;教學策略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發展態勢下的主流,打破了傳統教育體制下只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知識能力的培養。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考慮如何在保證學生獲得體育知識和體育能力的同時,不斷加強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培養。我國也在大力發展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要逐漸打造成為一個體育強國。下文將結合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展開闡述,進而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發展體育核心素養的策略方法。
一、初中體育核心素養內涵
初中體育素養教學除了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外,還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健康意識,體育文化意識以及體育品德的培養。
(一)身體素質培養
體育教學的最基礎的教學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康健的體魄,為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提供一定的有力保障。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不同方面的身體技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將體育教學活動多樣化。
(二)樹立健康意識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起健康意識,通過體育活動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能夠加強學生個人的身體健康,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注重個人身體健康,以健康鍛煉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教育理念。
(三)樹立體育文化意識
體育文化包含著體育知識常識以及相關的體育技能以及體育活動背后的文化活動。比如對于跳繩或者足球這類傳統體育活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追溯這些體育活動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和背景,從而幫助學生了解體育活動背后的文化知識。
(四)體育品德培養
在發展素質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體育品德培養,引導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建立良好的體育品德修養,將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競技意識灌輸在學生的腦海中。
二、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幫助學生可掌握更多的體育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白,要給學生更多融入課堂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體育教學實際上與文化課程的教學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學會引導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提前預習。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個人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體育活動和體育教學目標。不同的學生之間必定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在體育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根據學生的差異展開教學設計,這樣能夠很好的減輕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巨大的學習壓力。
比如, 在引導學生學習立定跳遠的體育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在課前查閱相關的立定跳遠的知識資料或者動作視頻講解,讓學生在課前首先對立定跳遠有一個簡單的認識,這對后續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有很大幫助。在立定跳遠的教學過程中,僅讓學生簡單的進行跳遠練習會使得整個體育教學課程變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以競賽的方式進行跳遠練習,通過相互競爭來促進學生的跳遠練習興趣。教師要多對學生的跳遠姿勢或動作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或者參與到學生的跳遠練習中,通過這樣與學生更貼近的交流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多的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
三、培養學生體育品德
在初中體育核心素養的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在體育活動教學中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等,根本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養成高尚的體育品德。比如在長跑過程中,倘若有學生因為體力不支摔倒致傷后,不應該視而不見,要明確競賽的成績高低并不能代表著什么,要始終保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競技意識。初中體育教學課程的學習環境較為寬松,學生有更多的活動空間,這樣一來學生的課堂紀律就難以得到維持,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幫助學生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四、全面綜合評價學生
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僅僅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價學生個人的好壞,這種片面的評價方式使得學生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機制,不僅僅是從學生的個人體育成績和運動能力進行評價,還應從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以及整個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進行評價,比如上述我們提到的在長跑競賽過程中為了幫助受傷的同學而落后于他人的同學應該給予一定的贊揚和鼓勵,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為了引導學生在新時代下更好地順應體育教學的發展要求,應充分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提高體育運動能力,還要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精神文化素質。要不斷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體育道德修養的培養,通過全面客觀的綜合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幫助學生注重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素質和行為。通過這些體育教學活動方式來不斷促進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為社會培養高精尖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輝.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09):81-84
[2]韓金龍.核心素養下初中體育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91
[3]郭偉.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