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漢清
英語是小學教學的基本課程,學習英語對小學生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他們的英語詞匯量少、語法水平低,因此教師要從詞匯的學習入手,用小學生最能接受的辦法幫助他們不斷積累詞匯量來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想要真正掌握一種語言離不開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自然拼讀法是提高小學生英語詞匯量最直接的方法。自然拼讀法就是指在學習英語單詞過程中,通過掌握字母直接的規律和語言習慣來進行拼讀。這種方法在國外很流行,我國港澳臺地區也在使用這種方法。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也應接納新的東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自然拼讀法,不但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讓學生通過自我總結來掌握英語單詞讀音的規律,促進智商的發展。長期下來,自然拼讀法還能增加小學生的語感,掌握朗讀的技巧,有助于今后的英語學習。
字母發音學習是進行自然拼讀學習的重要前提,也是跨出了英語自然拼讀學第一步。26個英文字母是英語的基本組成因素,每一個字母都有單獨的發音。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26個字母的正確發音,才能通過自然拼讀法正確讀英語單詞。教師可以加強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通過各種有趣的字母游戲或者活動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字母的發音,促進小學英語閱讀入門的順利開展。教師可以先利用自然拼讀操引導學生學習26個字母的發音,還可以將字母發音與簡短的英語句子或者有趣的小故事結合在一起,以此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字母發音。
比如在學習“/a/”這個音時,教師可以把發“/a/”音的兩個詞匯組成一個小句子,如將“ant, arm”這兩個單詞組成小句子“ants on my arm”,且為這個句子設計一個對應的小動作,用手指著自己的胳膊或者作出一個害怕的表情,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拼讀興趣。每當教師說一次“ants on m arm”時,全體學生同時作出教師事先規定好的動作,一邊讀句子一邊做動作,就這樣完成了簡單的字母操。通過多次的反復練習,學生既能記住了句子中每個單詞的發音,還能通過肢體動作記住了該句子的意思,在提高小學生自然拼讀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能更快地積累英語詞匯,有利于小學英語閱讀入門的快速開展。
學完了自然拼讀中的單個字母發音,接下來就要學習字母組合音,比如發“:”音的字母組合有“aa:water”“aw:strawberry”“al: ball,wallea”“or:horse”“oor:short”等。在字母組合發音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拼讀從兩個音開始,(輔音+元音),比如“n-o no”“h-e he”;接著引導學生三個音的拼讀(輔音+元音+輔音),比如:“c-a-t”“h-o-t”“b-a-g”再慢慢過渡到多音節拼讀。
對小學生來說,字母組合音的學習有點難度,教師可以采用撲克牌游戲的辦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把26個字母的輔音、元音寫在撲克牌上,元音用紅筆寫,輔音用藍筆寫,方便辨認。然后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輔音小組和元音小組,每次兩個小組都隨機出一個人組成組合,學生之間進行搶讀,看誰讀得最快最正確。在學生熟悉流程之后,教師可以將撲克牌上的內容難度加大,比如將元音字母換成字母組合“ar, au, ee, ei”等,然后讓學生將這些字母組合與輔音拼在一起讀出來,使得自然拼讀的字母組合規模逐漸變大,學生也能適應得了這樣的轉化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字母組合的發音,個人的反應能力還得到了鍛煉,也體會到自然拼讀的學習樂趣,促進他們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有助于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正確拼讀字母音且掌握發音規律的過程也是單詞的“解碼”過程,我們也可以將拼讀當作是對字母的重新“編碼”。因此,想要讓學生流利地讀出英語文章,不僅要掌握發音的規律,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大量的閱讀訓練,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小學生正處于較強的學習年齡段,他們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因此在教學英語短文閱讀時,教師可以先示范朗讀文章,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為學生創造朗讀的情境,激發學生開口朗讀的沖動,在教材內容中融入自然拼讀法,潛移默化地滲透拼讀規律,把拼讀能力轉化為閱讀能力。
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的Unit 2的My favourite season時,教師可以先與學生進行互動提問,,引出自然拼讀規律的教學內容。只要用心設計,便能在教學內容中融入不同的自然拼讀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觸、掌握自然拼讀規律。然后多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讀的多了,語感自然也強了,則更容易把拼讀能力轉化為閱讀能力,以后在閱讀過程看到單詞就知道怎么拼讀,自己都能進行閱讀,不需要教師的示范朗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