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賢
中國沙畫第一人蘇大寶老師在沙畫藝術的推廣與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實踐與總結的工作,不斷的學習,雖然沙畫最初由由國外引進,但蘇大寶老師卻一直致力沙畫藝術的探索,并以這種新型的藝術形式來繼承、發揚、創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怎樣繼承與發揚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沙畫藝術進入美術課堂,讓小小的沙子在指尖中創造出大大的世界。
1.沙畫的藝術獨特性
在眾多的傳統繪畫中,大多數的畫種都有共同的特點,即需要繪畫基礎而沙畫藝術可自成一派,但又融合綜合藝術,又保持獨立性,即會撒沙即成畫。大膽用沙畫引領美術課堂,相信會使學生在從其他課堂的枯燥乏味中跳出來。沙畫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就是藝術家在特制燈光沙畫臺上用一掬細沙、一雙妙手,瞬間變化出種種圖案,惟妙惟肖,繪出美麗動人的畫面,一朝入畫、夢回千年的沙畫不僅僅是作畫,更是一種灑脫、自信的表達,使美術這種靜態藝術變成動態的表演呈現,更容易掌握,學生學習起來入門很快,使沙畫更富生命力。
2.沙畫的易操作性
沙畫快,上手易而且工具可以重復利用,不需要水、顏料,只需要沙畫臺,一掬細沙,加入燈光就可以操作了,沙畫操作上簡單、有趣、富有變化,而受到所有學生們的歡迎。它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創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培植了學生創新的實踐力,并在創作中感到了快樂。
沙畫教育的本質是寓教于樂。沙畫,應該近在身邊。2016年11月,七年級的美術教室里正發生著一場靜悄悄的“沙畫盛宴”。聽課老師和學生們都屏住呼吸,生怕錯過了沙畫老師一點一滴的分享,從此“沙畫”這粒小小的種子漸漸埋進了老師和學生的心里。新奇、好玩、嘗試、摸索、練習、興趣、喜愛……慢慢地,這顆小小的種子在師生的呵護下破土發芽了,這芽也許稚嫩,往后還要歷經風霜雨露,但也是邁出成功第一步。這節沙畫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從不敢嘗試到越戰越勇,從臨摹到創作,讓學生心腦創造、指尖觸碰,讓沙畫藝術走進課堂。
1.沙畫藝術讓興趣火苗重新點燃
農村學生美術功底薄弱,高難度的美術教學內容學生不會,而容易的不愿意動手,美術課堂可能就成了“大雜會”,如睡覺、講話、做其他科的作業,如何讓這些消極現象從他們課堂中消失,為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注入新鮮血液,從最普通的,學生最熟悉的沙子開始,引用“沙畫”這一特色課程穿插在他們的美術教學中,指尖流露出沙子的痕跡,繪畫出自己想像中的圖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沙畫藝術讓學生釋放壓抑的情緒與充滿自信
心理治療有多種方法,玩沙子就是其中一種,直接、簡單、明了。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學校老師家長多方的壓力,使孩子長期處于學習的壓抑過程中。這時候就需要把學生壓抑在內心的情緒釋放于玩沙子過程中,所有的焦慮、抑郁、不安等負面情緒得到合理宣泄,從而達到有效的心理治療。沙畫給人以自信,沒有再比沙畫更容易走近大眾的藝術了。沒有門檻,會撒沙即成畫。沙畫沒有對與錯,沒有好與壞,畫得不滿意,可以抹掉重來。讓人越畫越敢畫、越畫越想畫。在“玩”的過程中,玩出花樣、玩出創意、玩出能力、玩出品位、玩出境界,當然也就玩出自信。尤其對于缺乏自信的人,沙畫將給他們注入無窮的活力與自信。
3.沙畫藝術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玩”沙畫是一種挑戰自我創新能力的玩耍。當你熟練掌握基本技巧之后,你的思維會變得越來越靈活,也是提高創新素質的一種途徑。學習沙畫能讓孩子們從外到內都處于精神集中與興奮的狀態,能更有效地鍛煉他們手、眼、心、腦積極配合與協調的能力。是自發的而不是被動的。沙畫會成為孩子們熱愛學習的動力,充分地提高自學的能力。
4.沙畫藝術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修養
沙畫本身綜合性強,具備多種藝術形式的特點。學一門等于同時學幾門。既講效率又講效果,是比較全面的學習方式,具有無可比擬的啟智性。好的作品給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沙畫是國內最新的藝術門類,孩子在沙畫表演過程中,會萌生榮譽感和自信心,讓他們在活動中“玩”,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在“樂”中“獲”,他們的潛能就會逐漸被挖掘,智力就會逐步被開發。對學生的健康心理成長有極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