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討論的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開篇指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然后從兩方面展開論述:第一,講述了培養學習習慣應注意的重要因素,即小學生的興趣、性格、態度這三個方面;第二,講述了小學生應該養成的三種習慣,對每種習慣逐一講解,并舉例說明。本文主旨,意在呼吁公眾對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并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一道努力。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0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51
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葉圣陶曾經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利于語文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更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可見,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無疑是我們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就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談談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注意的因素
1.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或某項活動有興趣時,就會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學習是一種相對枯燥的腦力勞動,要想孩子努力學習、下苦功夫學習,必須先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只有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孩子才會全身心投入學習,也才會學好。
現在不是提倡寓教于樂嗎,說的就是以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去教學,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當他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時,學習效果往往事半功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講課時穿插一些孩子喜歡的內容,如講解拼音時,講到ɑnɡ這個韻母,便可以指著房子、窗戶說:你們看,咱們上課的教室就是一所房子,開有窗戶,房的拼音是fánɡ,窗的拼音是chuānɡ,而我們睡的床的拼音是chuánɡ,這樣孩子的印象要深得多,興趣也會更濃。
2.性格。性格,并非像我們說的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同時也受個體的生物學因素的影響。通常,我們所說的性格是指一個人的勇敢與怯懦、堅強與軟弱、果敢與猶豫、堅毅與脆弱等等。
在性格方面,我們主要培養孩子勇敢、堅毅的性格,遇到事情不要怕,敢于迎難而上,做事有毅力,不輕易退縮。像小貓釣魚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做不成大事的。所以,古語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李白看到老奶奶鐵棒磨針的故事,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充分說明只要有毅力什么事都有可能做成。
3.態度。態度是指對事情的看法或所采取的行動,我們通常說的積極與消極、主動與被動、樂觀于悲觀、努力與懈怠都指的是態度。有位學者說:“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說得好,做事情首先看的就是態度,即你的態度是否端正,其次才是你的才干。因為,你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行為方式,進而決定著你做事成功的概率。在這方面,我們要培養孩子積極主動、樂觀向上的精神。
以上三點,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因素,需要家長與學校、教師通力合作才能達成,而且需要長期努力,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二、小學生應該養成的幾種學習習慣
1.保持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態既是身心健康的標準,又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有些人心態不好,看誰都不順眼、看什么都不好,成天抱怨、牢騷滿腹,很難想象一個成天壞心情的人他會積極做事,這樣的人很難成功。因此,不論你做什么事,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是獲得認同、走向成功的開始。
有人說:“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例如,陰天時大多數人的心情較為壓抑,這時告訴你的孩子“不要因為陰天而不高興,我們改變不了天氣。但是,我們可以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情”。
2.要事第一。要事第一是最新的時間管理辦法,簡言之就是重要的事始終要放在第一位,優先進行處理。事情依據緊急、重要程度分為四類: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要事第一的要事,指的是重要不緊急的事。
上述四類事情應如下處理:重要緊急的事馬上做,如明天必須交的作業,晚上還沒有做完,必須馬上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早作準備,從現在開始做,不要等到變得重要又緊急的時候再做,如寒暑假作業,放假開始即著手做,別等到快開學了,再慌手忙腳地去做;緊急不重要的事可自己做也可他人代替,如要寫作業時發現作業本沒了,可以自己去買,也可以委托父母去買;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最好不做,如無休止地看電視。四類事情中,應優先處理重要緊急的事,即要事第一。按照此原則科學利用時間,做事就能按部就班、從容不迫。
3.知行合一。所謂知行合一,也就是學以致用。要讓小學生養成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只有理論聯系實際,他們才會牢牢地掌握學到的知識。
要促使小學生養成這三種習慣,首先,要讓他們學習這三種習慣,明白這三種習慣是什么,對他們有什么好處,從而對這三種習慣做到知;然后,還要讓他們身體力行,長期按照這三種習慣做事,直到成為他們自己的習慣為止,這一步是行。這兩點做到了,也就做到了三種習慣的知行合一,這才是我們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萬桂華.關于學生學習自我監控能力培養策略的探討[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6(9).
[2]徐宏江.培養良好習慣? 提高學習效率[J].甘肅教育,2008(13).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漸婷(1982.7— ),女,漢族,河北灤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