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香
【摘要】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價值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化中不斷凸顯出來,并成為現今基礎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讀寫結合”就是要從閱讀和寫作兩方面入手:通過廣泛的閱讀量積累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而通過寫作訓練就能鍛煉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現狀的淺要分析,研究和討論提高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希望能為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讀寫結合;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古語有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形象地揭示出語文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重要關系,只有憑借廣泛的閱讀經驗,才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作為我國基礎性教育事業中的重點和基礎,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只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才有利于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和研究如何有效開展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工作,以打好小學生的語文基礎,提高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以在保障自身較高的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
要想有效開展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工作,就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利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將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兩個方面完美融合、合理配置。但是,在現今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使讀寫結合教學工作并不能充分發揮出其真正的價值和效果。
首先,有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而是將它們作為獨立的課程分開教學,使學生的閱讀經驗并沒有被運用到寫作中,文章的質量和水平也得不到提升。其次,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教師對閱讀和寫作的重視程度不同,沒有合理把握好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平衡,或者重視閱讀能力而忽視寫作的意義,或者重視寫作而輕視閱讀教學,這都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最后,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對閱讀教材的挖掘和利用,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并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不然學生沒有充足的閱讀經驗以及科學的方法,再多的閱讀也是無用功。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開展讀寫結合語文教學
優秀的寫作能力都是以廣泛而有效的閱讀為基礎的,只有在大量的閱讀基礎上,才能積累下大量的語文詞匯,并在閱讀資源中學習到各種寫作技巧,為文章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重視起閱讀教學工作,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各種閱讀資源。由于語文教材的許多課文都是選自各種國內外名著以及優秀作家的經典作品,這些文章不僅有很好的文化思想教育意義,還有極大的閱讀寫作教學價值,它們的語言詞匯和寫作技巧的運用都是極為優秀而經典的,值得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和學習。教師可以根據語文教材和教學目標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寶貴的閱讀教學資源,在課堂中帶領學生閱讀,并深入分析其中語言和寫作特點,總結其中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同時注意與文章思想和情感相聯系,以讓學生充分體會文章中的優美語言和深厚情感,感受文學的魅力。
比如,在對《趙州橋》這篇課文進行教學時,應該明確文章是通過對趙州橋特點的介紹,突出趙州橋巨大的價值和作用,也贊頌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才能與智慧。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先讓學生進行自讀,找出其中描寫趙州橋特點的關鍵句子,并分析文中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畫出其中優美詞句感受其中的語言美。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課文知識,并能領悟到建筑類文學寫作的特點和方式,積累下一定的文學語言和詞匯,并能體會到文章內容與情感的聯系。
(二)為讀寫結合語文教學創設良好條件和氛圍
文學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同樣,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質量的高低也會受到學生學習環境和學習狀態的影響。在當今的社會文化和科技發展中,手機、電腦、電視、游戲機等各種電子產品不斷出現,使人們的娛樂生活不斷豐富,但也因此人們對于閱讀漸漸失去熱情和興趣,閱讀量和閱讀范圍不斷縮小,小學生也受此影響而喪失良好的閱讀氛圍。所以,語文教師在語文讀寫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和寫作條件,營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時間,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文學語言和詞匯的積累,為后期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打好基礎。
為此,教師可以多尋找一些優秀的閱讀資源,并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和目標來進行篩選,同時要綜合考慮小學生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以選出真正適合小學生的閱讀資源,比如 《安徒生童話》《中國神話故事》《父與子》《丁丁歷險記》等。然后,在課上適當劃出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還可以在班級內設置一個“閱讀角”,放置一些圖書,鼓勵學生課下進行閱讀。此外,教師可以在班級里開展“讀書月”活動,讓學生進行積極參與,根據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效果評比出“閱讀之星”。
(三)加強寫作訓練,實現閱讀與寫作的結合
要開展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就必須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因為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開展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到實際寫作中;而寫作則是閱讀效果的直接體現,是提高和展現學生語文素養和文學水平的重要手段。如果只閱讀而不寫作,那么閱讀也就難以發揮出真正的價值,而只寫作卻不閱讀也難以使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之間的密切聯系,掌握好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之間的平衡,在加強閱讀教學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的寫作教學,將閱讀與寫作兩個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實現學生語文素質的均衡發展。
首先,教師在寫作課堂上要加強語文的仿寫訓練。因為小學生閱讀量少,自身寫作能力有限,但學習能力強,教師可以通過仿寫訓練,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學習文章中的語言運用和表達方式上的特點和技巧,并嘗試模仿寫作,在仿寫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比如,在《白楊》一課中,教師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學習到文中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方式,以及文中通過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來展現文中思想情感的寫作方式,然后讓學生也選擇一件事物,比如松樹、菊花等進行仿寫,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其次,教師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不應只局限在語文課堂上,還應該利用課外的時間來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活動,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并在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讀完書之后再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后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仿寫、擴寫、續寫或者縮寫,以鍛煉他們多方面的寫作能力。比如,在學完《少年閏土》之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對文章進行續寫,寫與作者分開后閏土之后的故事。
三、小結
總而言之,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是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也對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起著極大的積極影響。而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就必須從基礎抓起,做好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以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毛永春.對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研究[J].教學研究,2018(31).
[2]華一虹.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同步提高的教學實踐[J].才智,2018(33).
[3]李於.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