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玲

摘要: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醫院耗材的使用量也逐漸增大,但是在目前的公立醫院耗材管控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急需改進。因此,為確保公立醫院耗材在醫院的安全、合理使用,對此管控難點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有助于提高公立醫院對耗材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公立醫院 耗材管控 難點 對策
醫用耗材是醫療器械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品種多、用量大、消耗快、更新快、采購頻繁等特點。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院感管理的要求和患者對醫療服務需求的提高,大量的一次性耗材取代了原來需消毒的可重復使用的醫用耗材。在保證了診療過程中的安全性的同時,也增加了醫用耗材管控的難度[1]。根據《關于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國衛體改發〔2017〕22號)規定,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另外,根據《關于印發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的通知》規定,加強耗材管控對公立醫院來說已經越來越迫切。
關于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國衛體改發〔2017〕2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財政廳(局)、編辦、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醫藥局、醫改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財務局、編辦、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醫改辦:
為貫徹落實《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國發〔2016〕78號)有關要求,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重要意義
2017年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決策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改善民生的要事、社會發展的實事。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原則、目標、路徑和重點任務已經十分明確,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關鍵在于抓好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確保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得新進展,更上新臺階。
關于印發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物價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商務廳(局)、國稅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發展改革委、物價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為規范醫用耗材管理,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部際聯席會議制定了《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可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下載)。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公立醫院耗材管控存在的問題
一、招標采購耗材名稱、供應商提供的耗材名稱和收費系統里的耗材名稱不一致,衛生耗材存在有一個品種多個名稱的情況,導致醫院沒有辦法對耗材進行精細化管理[2]。
二、在耗材占比的計算中收費和不收費的耗材在現有的系統中統計不出。舉個例子:某公立醫院衛生材料項目的設置沒有能夠做到準確按照出庫項目的名稱錄入收費系統,導致出庫項目與收費項目無法對應,衛生耗材出庫項目為2704項,但實際收費項目僅有728項。
三、科室領用試劑耗材后難以監管其流向,怎么管控試劑的使用量和病人對接,成本難以控制,不同的檢驗試劑使用方法不一樣使用量是不一樣的,做同一項目醫生檢驗結果不一樣,檢驗用量不一樣[3]。
四、高值耗材先使用再辦理入庫手續,起不到監管作用,設備科庫管員根據隨貨同行的單據提供給科室直接使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下,是科室直接向廠家要貨,科室驗收保管,在使用后通知器械管理部門給廠家結賬。但是,其支出是否合理,價格是否符合要求,質量和安全是否有保障,是否真正用到病人身上,醫院物資管理部門都不能及時、準確的掌握情況[4]。
公立醫院耗材管控的對策
一、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二、根據《關于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國衛體改發〔2017〕22號)規定,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醫院根據這一目標,結合各科室的具體業務情況分解指標,制定績效考核辦法。例如某公立醫院的具體做法如下:
各臨床科室衛生材料消耗占比考核分為3分,占臨床科室考核總分的3%。各醫技科室衛生材料消耗占比考核分為10分,占醫技考核總分的10%。各科室衛生材料消耗占比考核扣分標準如下:
1.每月臨床科室衛生材料消耗占比超科室控制范圍1%以內(含1%)扣1分,超1%~3%(含3%)扣2分,超3%以上扣3分。
2.每月醫技科室衛生材料消耗占比超科室控制范圍0.5%以內(含0.5%)扣1分,超0.5%~1%(含1%)扣3分,超1%~2%(含2%)扣6分,超2%以上扣10分。
通過以上考核辦法,該醫院耗材占比與去年同期平均數相比下降了1%,減少耗材支出約40萬元。
三、通過建設醫院檢驗試劑三級庫,使得醫院庫房管理層級分明,職責清晰。有效避免了試劑使用的“以領代耗”的情況,降低檢驗試劑庫存量、避免因有效期過期的浪費從而也降低醫院的資金占用量,更加有效地監管檢驗科試劑的流向與管理。同時,提高檢驗人員操作水平,降低試劑損耗[5]。
四、通過醫院物資管理部門對全院高值醫用耗材的統一管控,及時準確地掌握材料購進、保管和使用情況,實現對高值醫用耗材全過程、專業化、信息化的管理,達到高值醫用耗材統一管理、安全使用、專業服務、支出透明的目標。
建議醫院從物流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系統建設兩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管理體系;對物資進行分類細化管理,設立科室二級庫、引入條形碼支持。依靠二級庫與HIS醫囑收費聯用自動記賬逐步達到高值耗材的實耗實銷,完成一個閉環的管理模式。
五、加強醫保、物價、政府采購等部門的協調溝通,統一規范醫療耗材的名稱。
總之,要想不斷提高公立醫院耗材的管控力度,還需要各部門加強重視,通力合作,醫療機構提高管控意識,相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從而共同減少醫療耗材的浪費,提高提高公立醫院對耗材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公立醫院耗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醫療裝備,2018(14).
[2]劉亮.公立醫院改革背景下醫用耗材管理的困難與策略[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4):194-195.
[3]馬玲莉.縣級公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存在的難點及對策[J].山西農經,2016(14):22-23.
[4]許晶晶.公立醫院高值醫用耗材的精細化管理[J].醫藥,2017(1):00174-00174.
[5]潘家維,蔡玉萍,趙瓊,etal.公立醫院改革背景下高值醫用耗材規范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4):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