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珂馨 洪麗 王崑 朱春福
摘要:風景園林學科是在多學科交叉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具有跨學科的專業特點。美國風景園林教育在跨學科招生、混合空間教學和跨學科協同教學方式上具有成熟的經驗,為中國轉型期風景園林跨學科教育的具體實施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跨學科教育;混合式教學;創新式教學
一、風景園林跨學科教育模式中的創新必要性
當下園林專業知識是以多種已知的知識為基礎,通過思維的聯合、協調、整合、融匯產生新的知識,即跨學科知識與跨學科思維能力的獲取的立體方式。當前面對多樣化的社會需求,教育者也要面對單學科教育與跨學科教育的選擇問題。一般理論認為,單學科教育面向職業化人才的培養,而跨學科教育則面向創新人才的培養。現代跨學科教育、教學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授與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二是培養學生以跨學科的思維方式,最終希望培養創新性人才。由于美國人口和文化是在多元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從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學科間來吸收有益知識和經驗的傳統基因。現代風景園林教育在美國已有百年的歷史,經歷了精英教育、大眾化教育及國際化教育等幾個階段。在這期間,跨文化、跨學科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一直是其主要特點。風景園林專業的內在基因、當代社會的需求、學科發展趨勢及發展的動力,也都要求其在不斷的跨界與融合中,才有可能找到專業發展的未來。
二、風景園林跨學科教育的內在基因與專業需求
1.專業的內在基因
園林專業從出現開始就一直不是一個輪廓清晰的專業,也沒有完整的、體系化的知識構架,往往是以文人、藝術家、工匠等為創作主體,將他們在審美、建筑、人的行為、植物等方面積累的經驗綜合應用,來完成園林環境的設計和建造工作。從現代風景園林專業的知識結構來看,美國早期的風景園林專業是從園藝、農林等專業融合發展而來的,后期在建筑、藝術學院中開辦。如 1904 年,美國康奈爾大學成立風景園林系時,該系就隸屬于公立的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和私立的建筑、設計與規劃學院,屬于橫跨不同的學院和系部的學科。又如在中國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清華大學營建系與北方農學院園藝系聯合創辦“造園組”,也說明該專業的跨學科特質。在風景園林專業的發展過程中,農林、建筑、藝術學科的知識共同起著支撐作用。建筑、規劃學知識,解決土地規劃、空間構成和功能用途方面的問題;農林科學的知識,解決風景園林生態環境、植物種植養護等方面的問題;而藝術學知識,解決了風景園林的形式和觀念創新的問題。以上實例都表明了風景園林學科本身具有跨學科的基因,不重視跨學科教育、教學就難以滿足社會對專業的基本要求。
2.園林專業的學科發展趨勢
在園林專業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次主要的變遷和轉型,園林的專業領域與社會功能的變化也促使園林的行業界限不斷變化。在傳統社會中,園林借鑒藝術、哲學的成就,為皇家和富有階層提供美的精神產品;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對大眾的日益關懷,環境行為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研究成果被引入園林學科,為公眾提供更完善的公共生活的場所;到了后工業社會,風景園林又將生態學、水文學、工程學引入學科內,承擔起修復環境、改善生活質量的責任。同時,在世界范圍內,雖然風景園林專業的美學和藝術教育得到了普遍認可,但在實際應用中,其科學性一直受到質疑,所以迫使風景園林界嘗試去建立一種更可靠、更科學的學科知識體系,以提高風景園林決策的科學性。所以,當代工程技術、生態科學、環境科學、自然地理、計算機分析與評價技術等的研究成果被大量引入,既拓展了專業范疇,又使風景園林的跨學科現象更加明顯。正如耶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羅伯特·斯特恩認為的,在現代主義后期,新的模式沒有形成之前,各種主義和價值取向都活躍在理論與實踐界,教育的方向也只能順應這種模糊性。
3.學科創新的動力需求
跨學科教育不是一個全新現象,在風景園林領域,從產生之初到當代,學科的跨界融合都一直是其發展的主要動力。如生態學、心理學、社會學、藝術學、建筑學、工程學、美學等,都是園林專業在不斷與其他學科的聯結過程中,也使自身專業界限變得模糊、不清晰。一些學者在不斷嘗試弄清楚風景園林專業的范圍、目標和本質,而另一些學者則在不斷嘗試尋求與其他專業的聯合。在過去風景園林的實踐領域在不斷拓展,從花園到區域性景觀規劃;從關注人的行為到關注自然氣候的變化;從審美領域到工程技術領域。
三、美國風景園林跨學科教育的主要方式
為適應專業領域不斷變化和拓展的狀況,美國風景園林教育也在這種跨界的實踐中積累了有效的經驗,在專業內教學和跨界教學之間尋求平衡。美國風景園林跨學科教育主要體現在跨文化和跨學科的學生來源、混合的教學環境和跨學科的教學方式與內容等方面。在嘗試吸收各種外來文化,融匯各種資源和知識體系,甚至在具體的教學環境、師資組織、招生和課程設置等方面尋求并借鑒其他知識體系的成果。
1.跨學科、寬口徑的學生來源
美國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留學生的首選之地,跨文化背景的學生占其學生總數的 20%以上。同時,在研究生招生時,甚至鼓勵不同本科背景的學生申請風景園林碩士學位。其他專業學生轉入風景園林專業的限制條件也比較寬松,如管理學、經濟學、土木工程、歷史學、計算機、藝術學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都可以申請。一般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背景,開設不同的課程,并進行跨學科的研究。目前,美國風景園林碩士學位,通過設置不同專業課程來協調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跨學科、跨文化背景的學生帶來觀念和思維的交流與碰撞,有利于激發創新性,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生來源也為專業教學帶來跨學科交流和拓展專業范圍的可能性。
2.多專業混合的教學環境
跨學科的知識可以通過傳統的注入式教學來完成,但跨學科的思維卻是傳統教學法難以勝任的,只有讓學生通過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以及與其他學科人員的交流才有可能實現。當代美國風景園林教學,不僅通過教師的跨專業教學和學生的跨學科混合交流來拓展專業范疇,而且課程設置也越來越注重跨學科性。
跨學科教育是中國未來風景園林教育改革的要方向,通過與其他各學科的交叉學習、研究與實踐,才有可能找到學科新的生長點,產生具有中國原創性的設計思想和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 弗雷德里克·斯坦納. 風景園林教育在美國. 中國園林,2013.6
[2]祁素萍,王兆騫,陳相強.中美園林專業教育現狀的研究與比較.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5.4
作者簡介:馬珂馨(1980—),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講師,博士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基金項目:文章為黑龍江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研究成果,項目名稱:基于競賽的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模式創新,項目編號:SJGY20180054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