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提升礦山救護車的綜合性能和應急救援能力,本文根據礦山救護車的救援實際應用情況,針對該裝備在應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從車輛選型、空間布置、機動能力、通過能力和功能拓展等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就如何提升礦山救護車的救援實用功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提升;礦山救護車;實用功能
礦山救護車是礦山救護隊用于事故救援的特種專項作業車輛,主要功能是運輸救護隊伍和救援裝備,為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提供運輸保障。隨著救護隊伍建設的不斷發展和應急救援工作的不斷深化,對礦山救護車的功能、性能提出了更加廣泛的要求,需要有針對性的對車輛功能進行拓展和提升,充分發揮礦山救護車的運輸和現場救援保障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應急救援隊伍的響應速度和救援行動效率。
1?礦山救護車的應用現狀
目前礦山救護隊投入救援的礦山救護車,基本上以依維柯、全順等品牌的乘用車為原型進行內部改裝而成,車內功能分為救護指戰員乘坐和裝備存放兩部分,在車廂左右兩側分別布置單排座椅,供人員乘坐,準乘人員10至12人,在車廂尾部兩側分別設置分層呼吸柜,用于存放氧氣呼氣器,其他救援裝備放置在車廂中部地板上。在戰備期間,小隊救援裝備存放在救護車內,在救援緊急出動過程中,救護隊伍指戰員攜帶必要裝備上車與預裝在車內的小隊裝備一齊出動,趕赴救援現場開展救援行動。
由于礦山救護車是通過普通乘用車進行簡單的內部空間改造而成,在實際救援應用過程中存在著車輛內部空間不足、救援裝備運輸放置不規范等局限性。
2?現階段救援工作對礦山救護車輛的新需求
2.1對救援裝備運輸存放空間的科學設計需求。應該按照救護小隊基本配備的救援裝備體積、重量、儀器精度、高壓容器等特點合理劃分裝備存放區域,科學設計存放空間,并有針對性采取防磕碰、防震措施。
2.2對礦山救護車統一設計標識和車型的需求。目前全國的礦山救護車輛沒有統一標識和車型,導致各地區由于投入水平不同,裝備水平不一,在車輛空間、性能上差別很大。
2.3對車輛附屬拓展功能的需求。由于礦山救護車出動救援爭分奪秒,不分白天黑夜和天氣狀況,礦山附近路況崎嶇不平,在行車安全輔助功能方面需要加大配置力度,如剎車輔助系統、爬坡輔助、車身穩定性、越野性能、車燈亮度、高低調節等。
2.4在救援現場的救援拓展功能需求。應增加車輛野外供電照明、多用途充電裝置、GPS定位導航、移動通信等功能。
3?礦山救護車實用功能提升建議
目前的礦山救護車輛功能,也不能滿足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針對礦山救護車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救援新的需求情況,應對礦山救護車進行全面的改良設計和功能提升,以提高車輛性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3.1?礦山救護車選型建議
礦山救護車的選型應按照動力充足、機動性良好、安全可靠、車型空間緊湊、經濟實用、地區差異化的原則來考慮。
(1)車輛動力選擇
車輛動力性主要體現在發動機最大功率、最高車速等指標,按照目前救援出動需要,救護小隊一般乘坐9人左右,攜帶小隊裝備重量約400Kg,因此動力選擇應不低于17人的承載能力,考慮到在山路爬坡、惡劣路況等特殊情況,應適當增加車輛動力。
(2)車輛機動性選擇
車輛機動性主要體現在最小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最小轉彎半徑等,根據礦山救護車行駛路況看,經常會到山區、鄉間路面、廠礦自鋪路面行駛,這就要求車輛底盤的最小離地間隙盡可能要大,具備良好的車輛通過性,有一定的越野性能。考慮到救援行進路況的復雜性,車輛不宜過長,合理布置軸距,盡可能控制降低最小轉彎半徑。
(3)車輛安全可靠性及空間選擇
礦山救護車在應急救援行動中行駛路況的特殊性和任務的緊急性決定了車輛必須具備嚴格的安全可靠性,應選擇設計成熟、實際應用可靠的車型,在車輛的剎車系統、安全輔助系統等方面都應盡可能的給予考慮,特別是車輛防側翻性能,礦山救護車行駛的路況會遇到坡陡彎急的山路,作為車輛本身,影響其側翻的主要因素是車輛的質心高度和輪距,質心高度越低且輪距越寬,越不容易發生側翻,但是考慮到崎嶇路況車輛的通過性能,車輛離地間隙往往相對較高,因此在車齡通過性和車身穩定性的選擇上要相互兼顧,確保行駛安全。
在車輛空間選擇方面,應在滿足救護指戰員和救援裝備運輸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合理布局,在車輛長度、高度、寬度方面壓縮車體空間,確保車輛的機動性和通過性能。
3.2 礦山救護車內部結構改造建議
通過以上關于礦山救護車在機動性、通過性、行駛安全性、內部空間等方面的論述,需要針對礦山救護工作的特點,對車輛內部結構進行實用功能提升,以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需求。
(1)在車輛行駛過程人員與救援裝備的分區需求
為保證在車輛應急救援途中指戰員和行駛安全,應將救援裝備與駕駛區、乘員區分區放置,避免在特殊路況或緊急剎車過程中,由于裝備的突然位移對車輛行駛、人員和裝備自身造成安全威脅。
(2)救援裝備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存放需求
考慮到救援裝備類別多、功能各異,應根據裝備的功能和精密程度,分區域、分安全級別進行放置,例如:氣體、溫度、風量等精密檢測儀器應進行良好的防震處理和固定,備用氧氣瓶、空氣瓶、呼吸器等有高壓容器的裝備要求固定牢靠、防止磕碰。因此應在車廂內設置多個裝備存放位置,根據功能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
(3)救援行動的便捷性需求
救援行動爭分奪秒,在救援裝備攜帶上車、救援下車過程中要具備良好的便捷性,可以根據每名指戰員的分工,快速、同時的準備個人救援裝備和小隊救援裝備,提高應急救援行動效率。
(4)車輛整體體積的控制需求
在確保人員和裝備分區放置,裝備攜帶安全和便捷性的基礎上,應考慮到車輛體積不能無限大的擴充,要嚴格控制車輛的高度、長度和寬度,確保有效的機動性、通過性和安全性。
(5)車輛救援功能拓展的需求
根據救援實際工作需要,還應進一步拓展救援車輛的救援服務保障功能,例如:行駛導航定位功能、應急通信聯絡功能、救援現場供電、照明功能等。
4?結論
目前從礦山救護隊伍的建設發展來看,礦山救護車的功能局限性已經影響到了救援行動的效率,亟待解決這一問題,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礦山救護車的功能需求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征集一線救護隊伍的救援需求,形成科學全面的功能設計依據。對車輛的定型、空間布局、性能要求進行規劃,形成整體設計構想。
(2)與產品質量過硬和實力雄厚大型的車輛生產企業對接,在礦山救護車的選型設計、功能實現、經濟性等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廣泛借鑒其他應急救援領域車輛和軍用救援車輛的特點,形成有礦山救護特色的救援車輛型號。
(3)與國家交通管理部門進行溝通,對礦山救護車的統一標識和應急運輸給予政策支持,逐步實現全國礦山救護車的規劃統一和應急救援通行暢通。
以上是關于礦山救護車實用功能提升的一些看法和建議,由于車輛相關專業知識局限,可能會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不準確之處,請多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劉遠(1982年12月),男,河北雄縣,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工程師,開灤礦山救護大隊技術裝備科科長,從事礦山救護工作。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開灤集團礦山救護大隊技術裝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