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而且也要聯合家長和社會共同做好這項工作。小學生獨立思辨能力缺乏,模仿能力較強,因此,在面向小學生開展德育工作時要抓住這些特點加以展開。
關鍵詞:小學生;德育教育;教育思考
作為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我在班級管理以及語文教學中,對德育教育有一點膚淺的體會和認識,在這里愿意與各位老師探討。
首先,配合學校、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不失時機地進行德育教育。本學期初,學校開展培養學生至少一種好習慣的活動,活動主題結合本班情況,自己確定。我和同學們結合我班衛生區有一棵老梧桐樹,九月份開學時間不長,老樹就開始陸續落葉,如果單憑值日生的力量來保持衛生區的潔凈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我們就此確定“撿儉檢”習慣目標?!皳臁奔慈巳穗S手撿起衛生區的一片垃圾,讓校園更潔凈?!皟€”即不亂花一分錢人人爭做節儉小衛士。
其次,我利用語文課文固有的思想性較強的特點,在授課過程中有機的滲透德育教育。通過語言文字的教學,加深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所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我在教學《我選我》這一課時,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1.王寧為什么選自己當勞動委員?
2.王寧選自己說明王寧是一個什么樣的同學?
同學在老師問題引導下,主動去讀課文。進而讓學生明白勞動委員就應該像王寧那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王寧為什么選自己?學生們就能說出王寧很勇敢,有的同學還說其實我也想當班干部卻不能勇敢的選自己。我說那也是一種責任,愿意為大家服務,為大家做更多的事情。又如,在教學《假如》這一課時,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理解到文中的“我”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大家和老師一起繼續寫寫這首詩歌,同學們一下陷入僵局,那我們就從身邊說起,老師先來:我的媽媽年紀大了眼睛不好,每天都要上眼藥。我就說,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年邁的媽媽,畫一雙明亮的眼睛,讓她把什么都看清楚。我用鼓勵的眼神掃視了一下每位學生,同學們立刻來了靈感,“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奶奶畫一個老伴來陪伴奶奶,讓奶奶不再孤單。”“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媽媽畫一個多功能機器,讓媽媽不再為做家務勞累”,這些發自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沒被點燃時是沉睡的,同學在構思的同時情感也得到的升華。啟發學生心中要充滿愛。這些遠比簡單的說教更容易扎根在學生心靈深處。更勝過學生犯錯后老師對學生單調的批評??傊?,在語文課堂上,德育教育可謂無處不在。
小學生道德教育德育工作我們都知道,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長治久安,關系到國民的安居樂業。因此,作為小學德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真正將德育工作落到實處。當前,受西方價值觀念的影響,我國國民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所以,為了做好小學生的德育工作,為了應對當前復雜多元的德育環境,我們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的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將德育工作切實有效開展。
一、新的形勢下小學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思考
當前德育教育的環境已經與以往不同,所以,面向小學生的德育工作也要以新的思路加以展開。這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否則就會導致學校德育工作無效化的結果。所以,德育工作的創新實際上是一種形勢發展的需要,創新是一種必然,不僅是形式上的創新,更是一種內容和方法上的創新。學校德育工作也要根據新的變化,綜合各方資源,形成道德教育合力,抓住重要的道德教育契機,真正有效落實學校道德教育工作。從創新的角度來看,一定要發揮學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避免傳統的簡單灌輸的方法,而是引導學生們自主思考社會現象,懂得分辨哪些是好行為,哪些是壞行為,哪些值得學習,哪些要堅決遠離。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道德觀念的正確性,才能成長為對社會有益的人。
二、從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入手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毙W階段是人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個人素質養成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好的習慣實際上就包含著正確的道德價值觀的教育,從行為入手,效果更好,這恰好符合小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是小學生德育工作的一條經典而有效的途徑。小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就需要適應新的環境變化,從這些新的行為習慣開始,一點點的塑造自己的性格品質。
總之,在小學生德育工作中,我們要看清形勢,在目前價值觀多元的大環境下,努力創新,有條不紊的搞好小學生德育工作。在工作中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側重行為的塑造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及時識別小學生身上所表現出的言行方面的偏差,用有效的方法加以糾正,幫助小學生學會識別社會中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用正確的思維和觀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成長為一名健康、活潑對社會有益的幸福的人。
參考文獻
[1]李君.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4.
[2]王芹.小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魯東大學,2013.
[3]胡蕎麗.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陳宗慶.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系列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5]楊勇,張詩亞.小學德育課程的校本建設[J].課程·教材·教法,2006,(12):49-53.
作者簡介
鄧益榮(1969—),女,漢族,山東棗莊人,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高莊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