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摘 要:雙創教育雖已在高職院校如火如荼的展開,但一直都是以就業的導向的,并未與專業教育形成一個統一的教育整體,教育效率低。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的推動下,只有進行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整合,才能實現高效教育,才能為社會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具備雙創能力、專業基礎扎實的新型人才。本文構建了模塊化的“專業教育+雙創教育”整合模型,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整合體現在知識的整合,技能的整合,表現在知識模塊與技能模塊的整合。重點研究了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整合方式。
關鍵詞:“互聯網+”;模塊化;“專業教育+雙創教育”;整合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與各行各業充分融合,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相互促進,相互交融。新工科背景下,傳統的老牌工科專業面臨著轉型發展,如何培養出適合新時代要求的創新創業人才,成了教育的關鍵。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扎根在專業教育的沃土當中,是機電一體化專業培育新時代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落腳點。
一、“互聯網+”時代特征
什么是“互聯網+”?阿里研究院認為,“‘互聯網+是指以互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過程。”馬化騰認為,“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從而在新領城創造一種新生態。“互聯網+”將對人類經濟社會生活產生巨大且深遠的影響,“互聯網+”時代將呈現出如下新特征:①大數據資源的出現;②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化;③信息的自媒體化;④用戶的中心化;⑤創業的長尾端化。
二、專業教育、雙創教育的區別
專業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與實踐等環節,完成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授、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行業需要的專業性人才,注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更偏重于專業理論的學習與研究。我國的專業教育是根據教育部規定的專業劃分,為大學生提供專門教育。
雙創教育的目的在于通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使學生具有雙創精神、雙創技能和雙創能力。雙創教育特別注重創新創業知識的培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注重學生開創型、主動性的開發和提升,使學生具有雙創能力、實戰能力及敏銳發掘創新點能力,具備創造性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實現自身價值的能力。
三、專業教育+雙創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我國對雙創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一直都是奉行傳統的專業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機制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才開始重視雙創教育。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雙創教育都是作為選修課和網課開展,沒有形成一個完整教育體系,可以說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二者均保持著高度的獨立性且缺乏關聯,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積極實現“雙創教育+專業教育”,即二者整合,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的運用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實現對專業知識認知的創新升華,實現專業教育新的社會價值,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整合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關鍵。
1.專業教育+雙創教育整合是教育效益增長的需求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已經成為人才的競爭,人才是由教育培養的,因此,這種競爭實質上是教育的競爭。我國的教育規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雖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像教育偏離社會、偏離以人為本的傾向,教育效率普遍低下等問題。為了提升教育的價值,借鑒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經驗,在傳統專業教育中增加雙創教育內容,提升創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成為提升教育社會價值,促進教育效益增長的有效手段。
2.專業教育+雙創教育整合是就業的需要
“互聯網+”時代隨著國家間競爭和人才流動的加劇,大量依托專業知識的創業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為全球的經濟發展注人了新的活力。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傳統以提供專業教育和專門人才培養的大學教育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和考驗。培養具備“專業技能與創新創業主動精神”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的責任和義務。“互聯網+”時代畢業生將不再僅僅是求職者,而是工作崗位的創新者創造真。伴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近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大幅增長,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凸顯。大學職能轉變為在研究和教學之外,還要承擔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各專業學生的雙創能力,甚至直接向學生提供創業機會。這就要求轉變單一的專業人才教育目標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四、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整合模型的構建
教育目的是為了傳授知識,培養人才。專業教育的目的是傳授專業知識,雙創教育是為了傳授創新創業知識,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所傳授的是不同領域的知識,為了研究不同領域的知識,根據赫伯特·西蒙的模塊化概念,將不同領域的知識模塊化。模塊化的知識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子知識系統,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的知識系統,必須與其他知識模塊融合以構成更大的知識模塊或知識領域。為了將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整合在一起,將專業教育分為專業知識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將雙創教育分為雙創知識教育和雙創技能教育。構建出的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整合模型如圖1,專業知識與雙創知識在實際的講授過程中,分散于不同的課程,不同的課程又是由不同的知識模塊構成;專業技能與雙創技能也要通過不同的實踐環節來實現,每個實踐環節都有相應的實踐模塊來承載特定的訓練技能。將知識和技能模塊化后,圖1整合模型模塊化后為圖2。
[專業教育] [整合] [雙創教育] [專業知識] [專業技能] [雙創知識] [雙創技能] [整合]
圖1 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整合模型
[專業教育] [整合] [雙創教育] [專業知識模塊1
專業知識模塊X][…] [專業技能實踐1
專業技能實踐X][…] [整合] [雙創知識模塊1
雙創知識模塊X][…] [雙創技能實踐1
雙創技能實踐X][…]
圖2 模塊化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整合模型
五、機電一體化專業“專業教育+雙創教育”的整合
新工科理念,是為應對新一輪科技變革而提出的。新工科專業,是以互聯網和工業智能為核心,包括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工科專業。新工科專業培養的是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傳統工科專業必須進行升級改造才能與時代接軌。
機電一體化又稱機械電子工程,最早出現在1971年日本雜志《機械設計》的副刊上,由機械學與電子學組合而成,是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的一種。機電一體化專業是培養以機械學和電子學為基礎,既懂機又懂電,熟悉現代機械制造的基礎理論、懂得技術裝備,能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具備機電一體化產品和技術的運用能力和開發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傳統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緊密集合的產物,隨著時代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必須烙上“互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等時代印記,才能使冷冰冰的機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面對高校擴招帶來的就業壓力和日新月異的產業發展,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必須進行轉型調整。在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中高效植入雙創教育,是機電一體化專業適應新時代必經之路。依據構建的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整合模型,機電一體化專業要以專業教育為基點開展雙創教育,把雙創教育整合到專業教育的系列環節中,特別是實踐性教學中,將雙創教育貫徹于人才培育過程中。
1.把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與雙創業教育的整合納入人才培養體系
人才培養方案建設是高校專業建設的戰略性、統攬性工作,是指導專業人才培養的總綱領。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與雙創業教育的整合,首先要把雙創教育的理念整合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機電一體化專業以創新為主線、以創業為導向、以專業知識為依托、以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為總攬,開展專業教育和雙創教育整合的課程體系建設。要實現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加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整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必須完成以創新創業為導向,以專業技能為核心的專業課程建設,包含課程理念、課程架構,課程內容等。致力于培育集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專業素質、創新思維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使其適應“互聯網+”背景下的產業運行規律和經濟運行方式,做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各種準備,做到即便不創業也能在本職崗位上創新,并充分實現其人生的價值。要將專業教育與雙創業教育整合后內容納入機電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中,必須做到如下三點:
(1)以創新為主線尋找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結合點,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指以新思維、新創作、新發明、新技術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教育的發展更要有創新。只有將大學教育目標定位為培養雙創型人才、將學校辦學定位為創業型大學,將創業基因植入個人人生規劃之中,才能實現教育的創新。雙創教育成為專業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將二者整合好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型人才。
(2)以實踐為平臺嘗試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結合的路徑,雙創教育是一門實戰性教育,不但強調過程,更注重通過能力的發揮與資源的整合并產生實際結果。提高專業實踐能力也已成為專業教育實戰性的重要內容,在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要按照學科、專業大類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尤其是要增加綜合性的實踐項目比例,提高綜合性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社會實踐活動等教學質量,實踐平臺搭建將成為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必經之路。
(3)以課程為載體探索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與雙創業教育的整合機制,課程建設是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最前沿、也是最關鍵的環節。本文在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中加強課程與教學內容的整合,提高課程的綜合化程度,處理好通識教育、科學基礎與專業教育等方面的關系,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尤其要結合國家政策發展與行業發展的實際構建平臺,構建機電一體化專業模塊化的課程體系。
2.將雙創教育內容整合到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大綱中
課程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大綱,整合了雙創內容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大綱才能符合產業和時代的發展需要。因而,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時,要在專業教育中整合入雙創教育內容,課程內容要符合產業發展和學科發展的實際,融入能夠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雙創教育內容,使學生能夠基于專業背景敏銳發現和把握創新創業機會。
3.將雙創元素整合到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建設中
機電一體化專業基礎課程具有實際應用強、與企業聯系緊密、與產業直接對接的特點,將雙創元素整合到專業教育中,更具有可行性。專業教師需要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在課程教學中引入典型的企業創新創業案例,在介紹專業知識同時重點要把學科發展過程中和社會前沿技術可能產生的創新創業點提煉給學生。學生通過整合后的專業課程的學習,能夠具有創業激情和創業意識,能夠發掘出未來將要學習專業的創新創業點。
4.建設機電一體化專業特色創業課程
為了實現學生以創業為起點的高層次創業教育,提高創業成功率,不但要實現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整合,還要增加符合建設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特色創業課程,在該課程中介紹可以觸發創業機會的每一個創新創業知識點和機會窗,把每一個創新創業點整合到專業知識中,實現專業教育+雙創教育同步教育的雙重目的。
5.將雙創教育整合到機電一體化專業實習中
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通過實踐教學環節才能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機電一體化專業實習包括專業課程的教學實習、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三者是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教學實習,可以鞏固、擴大和加深學生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機電一體化專業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進一步熟練技能。學生圍繞畢業設計題目,學習和提高研究設計、數據處理、資料統計、資料總結、論文撰寫等綜合技能,為創業和走向社會做好必要準備。在頂崗實習環節,學生通過接觸企業生產實際,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獨立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雙創教育高效整合到機電一體化專業實習中,將提煉識別的創新創業點整合到專業實習中,并進行重點實踐。
六、結語
本研究課題構建的模塊化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整合模型為職業院校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雙創型人才提供了借鑒,從專業源頭修復了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之間的鴻溝,為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搭建了融合之橋。整合了雙創教育的專業教育提高了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效率,達到了高效教育的目的。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整合是鞏固專業知識、提升專業實踐行動力和專業技術能力的關鍵,是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手段。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整合模型應用到機電一體化專業,實現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雙創教育”的整合,為機電一體化專業發展及培養雙創型人才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阿里研究院.互聯網+:從T到DT[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2015:2.
[2]寧家駿.“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背景、內涵及主要內容[J].電子政務,2015(6).
[3]彭文博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4).
[4]張項民.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耦合研究[M].科學出版社,2016.
[5]邵偉,張蕤.“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多維教學模式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12.
[6]劉陽.高校創業教育校內支持的困境與出路[J].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7,04.
[7]趙瑩,王林桂,姚廣龍,王健,余文剛,宋希強.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耦合性研究——以海南大學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06.
[8]王元卓,于建業.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數據教學體系建設探析[J].大數據,2018,11.
[9]楊濤,楊曉培.民辦高等教育如何走出窘途[J].職教論壇,2012,09.
[10]曾鳴.未來,是“互聯網×”的時代[J].支點,2019,02.
課題來源于“天津市職成教學會、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年度科研課題”,“職業院校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研究”,課題編號XHXB2018B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