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英
計算是學生學習很多數學知識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今后生活、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因此,計算能力的培養應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它不僅與數學基礎知識密切相連,而且與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響的。
一、注重習慣培養,從基礎抓起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而計算正確的基礎又源于口算。良好的口算習慣是提高口算正確率的保證。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數學教學的一般要求。大量事實證明,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造成學生計算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養成良好的口算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從小學生一入學起,就要把好學生的口算關。根據兒童心理學,學生學習知識時是螺旋式上升的,因此理解和掌握計算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計算訓練。學生掌握了口算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這時加強速度訓練,提高計算能力就很重要。筆者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下鞏固訓練。
1.視算聽算結合訓練。視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兩種基本的形式。視算是通過眼看題目腦算、口說得數;而聽算則要求通過耳聽、腦記和腦算,方能算出得數,難度較大。在口算中經常調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互結合起來,交替使用,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口算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心理始終保持著渴求積極狀態。
2.形式多樣,樂此不疲。如下:①搶答口算題,搶答練習能提高口算速度,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教師可以提前把口算題寫在卡片上,通過快速出示卡片,讓學生搶答;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讓小學生從小就產生強烈的競爭意識;②筆錄口算爭獎章。這種練習可以加大練習量和練習面,教師提前設計一種精美的“小神算”獎章,備用。練習時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或口述提前設計好的算式,全班學生在作業本上將口算結果快速地寫好,前幾名上臺互批,全對的當場獎一枚“小神算”獎章。
二、有效練習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手段
為了促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的技巧,提高計算能力,加強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練習分為基本練習和綜合練習,前者是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后者是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并不是要學生無休止地做一些重復、單調的題目。要想提高練習的效率,練習的內容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和一定的坡度。練習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有趣的數據、新奇的題型、巧妙的算法,都會使學生對枯燥的計算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做計算題的欲望。
三、循序漸進,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小學各個階段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不同,口算訓練要有針對性,低中年級主要在一、兩位數的加法。高年級把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作為基礎訓練效果較好。口算題的難度應當由易到難,要有一個坡度;要求應當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在口算訓練時,首先要求會算,力求準確,然后再要求方法簡便,加快計算速度。訓練時多練一些湊整計算、常用數據的運算。如果學生把這些方面的內容全部裝進自己的腦子里,運用自如,將大大提高計算速度與計算的正確率。
四、重過程,講清算理。提高計算速度
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過程,講清算理,揭示計算的規律,使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講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學教學中的難點,教學中盡可能通過直觀演示等手段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明確算理。
2.學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充分發揮學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學生對20以內加法中“湊十法”的理解有困難,我們就請出小棒來幫忙,讓學生通過對小棒的擺弄學會“湊十法”的計算力法。
3.聯系實際,加深理解。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新知識是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例如在教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時,可以借助學生熟悉的人民幣單位的進率關系,講清小數點必須對齊的算理。
五、正確運用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
1.加法運算定律。如下:①加法交換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用字母表示:a+b=b+a;②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用字母表示(a+b)+c=a+(b+c)。
2.乘法運算定律:①乘法交換律: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用字母表示:a×b=b×a;②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用字母表示:(a×b)×c=a×(b×c);③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a×(b+c)=a×b+a×c。
3.簡便計算。如下:①連減的簡便計算: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減去兩個減數的和(注意這種方法的逆向運算),a-b-c=a-(b+c);②連除的簡便計算: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a÷b÷c=a÷(b×c);③加減法、乘加、乘除法的靈活應用:a-b+c=a+c-b,a÷b×c=a×c÷b。
經過教學實踐,筆者深深體會到培養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是一項平凡而又艱巨的工作,既要注意方法、技巧,又要加強練習。教師應充分認識培養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性,每一節課都要注意這方面的訓練,并要做到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