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誼 李睿娜
摘 要 媒介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媒介的形態,新的技術帶來新的媒介,媒介的發展改變了信息傳播的特點,新的信息傳播特點帶給播音主持藝術新的前景與挑戰。通過分析新媒體交互性、海量性、即時性的特點給播音主持藝術帶來的變化,探究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的專業化和個性化的特征,更好的促進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 新媒體;播音主持;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2-0028-02
步入21世紀,我們的媒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口語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到現在進入新媒體傳播時代,播音主持藝術也隨著時代的變化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播音主持作為廣播電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播音主持的藝術質量對廣播電視行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探究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的特征,分析其與傳統媒體環境下的異同點。
1 新媒體環境的特點
科技的發展促進社會的改變,麥克盧漢曾指出媒介即信息,可見其媒介環境對社會的巨大影響。新媒體(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國人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體伴隨著互聯網的誕生而誕生,與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相區別。打破了傳統媒體時間和空間上對信息的限制,可以做到全球傳播和即時傳播,消除受傳雙方的隔閡,實現傳播的雙向或多向互動。并且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閱讀不同的信息。
1.1 受傳雙方的交互性
新媒體打破了信息的傳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間的隔閡,實現了受傳雙方的互動,改變了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地位。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與傳播者發生互動,例如評論、彈幕、留言等。而且互動的質量對節目會產生很大影響。在新媒體時代,提高受傳雙方互動的活躍度和有效性是高質量節目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在新媒體時代,受眾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用戶。用戶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且自主的選擇信息,這將意味著在新媒體時代,所有的節目進入優勝略汰。
1.2 信息時空的無限性
新媒體的技術決定了其信息傳播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借助新媒體技術,信息可以瞬間傳播到全球各地。新媒體時代信息的這一特點讓信息的更新更加快速,越及時的信息越有傳播的價值;信息所面臨的受眾也更加廣泛,不再局限在某一地區,對信息的質量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1.3 信息選擇的個性化
新媒體技術可以容納海量的信息,但是受眾并不是對信息來者不拒,無條件的接受。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受眾可以根據自己興趣愛好有選擇的接受信息。新媒體技術讓信息的表達變得多元化,內容覆蓋面廣,可選擇性多。受眾不再接受統一的信息,每個受眾形成自己個性化的信息領域。
2 傳統播音主持藝術的構成
播音主持是廣播電視行業信息傳遞的重要組成,好的電視欄目離不開播音主持。不管是新聞傳播還是藝術欄目,好的主持人是一個好節目的關鍵。主持人是連接編導和觀眾的紐帶,編導通過節目所要傳達的意義需要通過主持人的語言和形象加以表達。
2.1 情感傳遞
播音主持人不僅僅是傳遞信息,更是傳遞情感。好的播音主持員可以帶動受眾去感受語言中所表達的情感。播音主持作為一門藝術,傳遞情感和意義是其基本功能之一。廣播電視中的情感主要通過播音主持人來傳遞。尤其是情感藝術類節目中,沒有主持人的總結和引導,節目所要表達的情感將無法完全傳遞給受眾。
2.2 語言表達
播音主持藝術的很大一部分構成來自與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口齒清晰,普通話標準是基本的要求。讓受眾聽清聽懂是最簡單的要求。但播音主持的作用不僅是將紙稿上的文字轉換成聲音傳遞給受眾,更需要激發受眾的想象,帶動受眾的思維,讓受眾深入思考,理解消化文字背后的情感與意義。這意味著播音主持人承擔著傳遞信息、引發想象、指導思考、鋪墊情感的作用。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地了解社會最新的動態,提高自身的文化內涵,培育播音主持藝術的審美,增強自身的思想覺悟才能提高播音主持的語言魅力。
2.3 形象展示
播音主持不僅局限與聲音的傳遞,畫面的輸出也是播音主持的一部分。受眾不僅可以聽見播音主持人的聲音,還能看到播音主持人的形象。形象也是信息傳遞的一部分。與節目性質相符合的良好形象更加有利于節目意義的傳遞,提升節目的質量。新聞傳播的播音主持人往往形象端莊,情感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往往溫和親切,藝術節目主持人往往優雅大方。不斷提高播音主持人的形象氣質,給受眾更好的視覺效果,也是提升播音主持藝術魅力的一部分。
3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的特點
3.1 傳遞正確價值觀是不變的前提
在新媒體環境下,社會與媒體的關系更加緊密,信息傳播對社會影響更加強大。讓社會信息系統良性運行,創造更好的社會運行環境是黨和國家的要求,也是社會必然的選擇。
新媒體環境的特點決定了信息傳播的海量性和即時性,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受眾面前,并且信息的選擇權更加掌握在受眾手中。但大量的信息不斷更新,受眾更加眼花繚亂。作為播音主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是更加嚴格更加重要的要求。正確的價值觀是播音主持藝術不變的前提。廣播電視是連接人民、國家、社會的紐帶,協調人民、國家、社會關系的潤滑劑。所有的信息傳播都應有利于社會國家的發展,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沒有正確價值觀的播音主持藝術是虛無的空話。更好更有效地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是播音主持藝術不變的精髓。這也是時代要求,21世紀不僅是科技發展的時代,也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緊密相連。良性的社會信息傳播系統促進社會更好的發展。
3.2 播音主持個性化是全新的要求
傳統的播音主持藝術標準趨于統一。受眾對播音主持員的評判也是根據統一的標準。但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與受眾不再是簡單的傳遞與接受的關系。節目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播音主持人的作用也逐漸不同,信息的表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廣播電視也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播音主持人需要面對更加廣泛的受眾和更加復雜的傳播渠道。受眾的廣泛并不意味著播音主持藝術要一味迎合受眾,相反個性化的播音主持在新媒體時代更加受歡迎。例如撒貝寧和朱廣權,這兩位優秀的播音主持人與傳統嚴肅的央視主持人風格迥然不同。撒貝寧活潑的主持風格和朱廣權“一本正經講段子”的風格受到了一批受眾的喜愛。新媒體時代受眾可以接受到無限量的信息,中規中矩的主持風格已經無法讓受眾眼前一亮。要想從海量的播音主持中脫穎而出,靠得就是獨特的個人風格。
3.3 播音主持職業化是必然的趨勢
在新媒體時代,傳播將迎來集團化產業化管理,電視廣播也將迎來市場的競爭。集團化產業化管理也必然決定著電視廣播行業更加規范化。作為電視廣播行業的重要組成——播音主持員也必然更加職業化。市場的壓力讓播音主持員不再是鐵飯碗,專業能力更加強的播音主持員才能受到受眾的喜愛。
制播分離的電視節目制作機制讓電視節目制作更加流程化,每項流程都會更加專業。播音主持員的工作內容更加專業化,對播音主持的要求也會更加專業化。在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員的要求更加高,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滿足節目和受眾的需求。播音主持需要掌握更加專業的語言表達技巧,更好地帶動受眾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也讓播音主持員需要懂得操作運用更加先進和機器。市場的要求讓播音主持員更加具備競爭意識,不斷的學習和提高,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更好的為受眾服務。
在時代的發展中,播音主持創作者們更加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更新自己的觀念意識,讓播音主持藝術在時代的發展中更加專業化。
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依舊展現了自身獨特的魅力,跟隨著時代的發展更新自身的形態。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傳遞信息引導受眾思考的作用不變,但信息傳遞方式卻更加多樣化,引導受眾思考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播音主持藝術在新媒體環境下展現更加個性化專業化的特點。
參考文獻
[1]李萍.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22):133-134.
[2]趙霞.播音主持藝術魅力及創新空間[J].新媒體研究,2016,2(20):182-184.
[3]程勇.傳媒視野下播音主持藝術的要素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6,2(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