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人講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新課標》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目標提出。預習在整個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也要備學,這就是預習。《現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預習:“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顯然,學生的預習和老師的備課一樣重要。
關鍵詞:中學;數學;預習
在2018我開始參加《農村中學數學預習策略的研究》這個課題。其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有關的舊知識,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難點,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也為老師的以學定教提供依據和參考。
一、什么是課前預習?
“預習”乃是“學生預先學習”之意,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梁和紐帶,也是初步發現問題的階段。預習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預習是合理的‘搶跑”。的確,學生一旦掌握了預習方法,一開始就“搶跑”領先,有助于掃清學習障礙,搭建新舊知識的橋梁,拉近學生對新知的認識距離,使學習變為主動,形成良性循環。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品質,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自主、開放的學習。
二、預習的作用
1.預習可以提前消滅聽課中的“攔路虎”。通過預習,必然會有部分內容弄不懂。為什么看不懂呢?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掌握好有關的舊知識,也可以說沒有掌握好新課的預備知識。預習就像“火力偵察”,可以發現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在學習和理解新知識時就會很順利。有的學生之所以聽講效果差,有一條原因,就是沒有準備好聽課前所必需的舊知識,從而給聽課帶來了各種困難,很難做到當堂理解,結果上課時間被白白浪費。
2.預習可以提高聽課的目的性和聽課效率。同一班級的學生聽同一老師講同一內容,但對新課的理解和吸收水平卻有很大的差別。這是因為不同的學生聽課的起點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有的同學課前不預習,上課時匆匆打開課本,對新內容一無所知,聽課完全處于一種盲目被動的狀態。一節課下來,有時聽懂了,有時似懂非懂。遇到知識障礙就得聽天書。而預習過的同學,對新課有了整體的了解,新課要講什么、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心中有數。
3.預習可以提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由于預習,我們對教材的內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和板書所寫的內容,哪些是教材上有的,哪些是老師補充的一清二楚。這樣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聽講和思考上,不至于造成既沒記好,也沒聽好的局面。
4.預習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享受學習的快樂。預習中獨自琢磨通了的知識印象深刻,難以忘記。即使沒琢磨通的內容,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帶著問題去聽課,豁然貫通印象更深刻。預習中理解錯誤之處,在聽課時得以糾正。有了正反兩方面的對比,這比光是聽聽課,在腦子里印象深刻得多,容易記住。
5.預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經常聽到同學們訴苦說,自己明明知道上課要認真聽講,可是總是不知不覺地走神,每次課后都自責、后悔,在桌子上貼提示語也不管用。這個現象非常普遍,大體來說,如果我們在聽老師講課時缺少與本課相關的背景知識,就等于沒有目標牽引或任務驅動,所以就缺少主動性,不能實現雙向互動,注意力肯定會不穩定,溜號便有可乘之機。
可見,學習是一個有序的過程,預習是個必不可少的一環。
三、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預習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不會預習,缺少預習方法。預習需要方法,學生對于預習方法的掌握很欠缺,這時候老師不教給學生教預習方法,學生就不會預習,就達不到預習的效果。
2.預習內容不明確,設計問題過難。預習提綱的設計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要想設計好一節課的預習提綱,必須對學情了如指掌,對本節課的重難點研究透徹,并滲透高頻考點,學生的學習程度要有分類準備,不能全班一個標準,那樣就會是好學生吃不飽,學習后進的學生吃不了,影響預習效果。
3.預習時間無法保證,教師擠占預習時間。農村大多數是寄宿生,所以有晚自習,教師就可以利用晚自習解決預習問題,農村學生的預習時間優于城市的預習時間,可是農村好多學校的晚自習為了升學壓力,老師們都在上新課,所以學生的預習時間被擠占,無法達到預習的效果和目的。
4.預習分工不明確,學生不能齊頭并進。每個班里都有好中差學生的存在,預習沒有明確的分工,預習對于學習吃力的學生來說,也許就是熬時間,湊數,課堂上無所事事,成為別人的看客。
四、問題解決的措施或辦法
1.教給學生預習的步驟和方法。首先要通讀課本,了解課本的主要內容;其次要勾畫出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并把主要知識點進行羅列;再次定位本節課的重難點和高頻考點,并進行記憶或者理解;最后確定本節課學習的方法或者思路,比如對舊知識的回憶和新知識的展望。依據以上步驟,慢慢讓學生進行預習,逐步掌握預習的方法,就會達到預習的效果,課堂教學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教師和學生都會感覺很輕松,學習數學是很有興趣的事情,并不是枯燥無味的數學學習。
2.預習提綱具有針對性和引領性。每一節課前都給學生提煉出本節課的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把這幾個關鍵性的問題研究明白,這樣學生們上課就輕松了許多。
3.明確預習時間,把預習時間真正還給學生。現在的國家要求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只有90分鐘,要想給學生預留出預習的時間,只能是在寫作業的時間進行刪減,其實預習也是一種作業。
4.布置預習任務時,明確任務,分工細化,關注學困生。對于學習吃力的同學更要多指導,多鼓勵,讓他們動起來,自己解決預習問題,這樣所有的學生都有事情做了。
參考文獻
[1]鄭熔虹.對數學課前預習的幾點看法[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03).
作者簡介
胡猛(1986.11—),男,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