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創建高效教學模式是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其出發點是為了提高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發展,而培養、訓練學生的思維與創新能力是高效教學的唯一宗旨。作為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引導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動手實踐與探索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本文主要從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入手,對存在的現狀與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高效課堂;重要性;現狀;策略
高中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創造性與實用性的學科,知識內容呈螺旋式上升,只有透徹理解、掌握其物質結構、性質的組成及變化規律,才能取得好成績,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養成、思維創新等能力,對于成績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構建高效的課堂了模式,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水平。
一、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化學高效課堂是指,在同一時間段內或者相對較短的時間里,比其他人完成了更多的教學任務,且效果與質量的可比性高出一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古話說的是:將既有的學識傳授給他人,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想要永遠有魚吃,就得學會釣魚的方法,教育與學習亦是如此。良好的化學課堂教學,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還要教會他們自學的方法,能夠將知識運用到熟練自然的程度。因而,只有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構建高質、有效的課堂教學,促進他們與課堂融為一體,才能將學生真正的學習水平充分發揮出來。
二、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完成教學內容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該教學注重知識傳授,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而高效課堂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體現出教學的價值,該教學模式有利于發展創造性思維。然而,許多教師習慣傳統思維,為了構建高質量的化學課堂,提出有效性的問題,涉及到本節課的知識范圍。有些問題看似非常的全面綜合,但由于問題覆蓋的范圍廣泛,反而不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容易引起學習的疲勞感;有些問題設置的過于簡單,無法吸引眼球,容易導致學生應付式地思考,最終導致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情緒。
(二)教學流于形式
目前,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理念迅速崛起,引起廣大教師的關注,許多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忽視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的教學內容超出了學生能理解的范圍外,難免會滋生出化學難學的想法,漸漸對學習不上心,造成學習成績嚴重下滑,甚至出現破罐子破摔的現象,在課堂上搞小動作來打發時間,所以便出現了教學效率不高的現象。
三、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有效的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高效課堂或不可缺的環節,啟發性地提問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認真進行課前預習,將不懂的地方標記出來,帶著疑問展開課堂學習,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課,越來越主動地投入學習中,構建適合自己的學習體系,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取、吸收知識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教學《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出“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重要階段?或者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各個階段(道爾頓、湯姆生、盧瑟福、玻爾)對原子結構模型的認識特點”等問題,讓學生帶著思考進行新課預習,并在自主預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后,教師在展開教學時,應先抽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再對構成原子的微粒之間量的關系,以及化學反應中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化合價與得失電子數、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進行全面、詳細講解,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二)運用化學實驗演示
想必許多高中生對廣泛的化學知識內容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學習,對一些化學現象、性質學習的非常吃力,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化學反應的整個過程不熟悉,如果教學中有效滲透化學實驗演示,不僅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化學現象與反應,而且能在動手實踐操作中探求真理,理清學習的思路,逐步養成一定的化學思維,有利于深入理解、記憶理論知識。如,教學《鈉、鎂及其化合物》時,教師準備好金屬鈉、鑷子、濾紙等實驗儀器,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納,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鈉一端的表層,觀察表面的顏色與光澤,將其放置在空氣中后,引導學生觀察表面的顏色變化,根據現象歸納出鈉的性質,教師在加以糾正與評價,通過該實驗有效促進學生在實驗演示中觀察、思考,并從實驗中獲取鈉的物理性質是銀白色、有金屬光澤、質軟的固體等信息,進一步理解鈉的化學性質,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從而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傳統的化學教學都是教師占據上風,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完全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結果是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可教學效果仍沒有太大的收獲。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主要對象,如果沒有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難以調動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就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學《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先在課堂上放一個久置的蘋果與剛削好的蘋果,讓學生觀察顏色有何變化,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與本質的分析,能促進學生掌握根據化合價與電子轉移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會用化合價的變化與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從而提高邏輯推理的抽象思維。
四、結束語
隨著時間的推進,教學更注重學生獨立、全面的發展,因而,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春紅.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4(35).
[2]王曉紅.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求知導刊,2016(11).
[3]郭練明.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高中數理化,2014(4).